中國江蘇網9月25日鹽城訊 (程光 張天鵬 吳堅)警力有限,民力無窮。一個位於鹽城城北204國道邊、曾經頻繁發生盜竊案件的村莊,僅僅花了兩年的時間,案發量便持續下降,截至目前,未發生一起可防性案件。成績的背後,鹽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新洋派出所59歲的社區民警雷興富付出了很多,在他的組織帶領下,警力不足的劣勢得到彌補,而「護村聯防、鄰裡守望」已成為了村民們的自覺。
組建「紅袖標義務巡防隊」
「問題村」成了「無案村」
自從警之初便沒有離開過城北的老社區民警雷興富還有1年就要退休了,21年的從警生涯讓他對新洋的一草一木都爛熟於心。眼下,轄區圩洋村和包含汽車客運北站在內的幾大人流密集場所的治安防控是由老雷負責,用新洋派出所教導員榮海東的話來說便是:「這個區域算得上轄區治安管控的重中之重,而老雷的經驗正是我們需要的。」
誠然,這個緊靠老204國道邊的村莊一度曾是盜竊案頻發的「問題村」,由於道路交通便利,加上人員往來密集,這給外地不法分子流竄作案帶來了可乘之機。早幾年前,甚至發生過年內10多起的盜竊案件,雖然案值都不大,犯罪嫌疑人也被抓住,可是如何有效地壓降案件的數量?這成為包括雷興富在內的新洋派出所全體民警們的心頭大事。
城鄉結合部情況複雜,派出所民警人手不夠,就拿圩洋村來說,一共十個組,共有2970戶,靠一個民警的力量遠遠不夠。雷興富想到,將村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同時在民警的指導下參與巡防,這或許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就這樣,一支由12名青壯男村民組成的「紅袖標義務巡防隊」在老雷的主導下建立,白天在村裡的各個路口有專人值守,晚上在民警的帶領下村裡各個路段都有人巡邏。「鄰居家邊的都比較熟悉,一有陌生人進來很快就會被發現。」參與巡邏防範的圩洋村治保主任花玉兵告訴記者,就在兩天前,「紅袖標義務巡防隊」還發現了一個可疑人員。當時是晚上9點多鐘,一個年輕男子在一戶人家前徘徊時引起隊員們的警覺,面對詢問,男子自稱是過來租房子的,可是當隊員進一步盤查時,男子說話語無倫次,只能藉口離開。
「護村聯防、鄰裡守望」,這支「紅袖標義務巡防隊」建立兩年以來,已經成為新洋派出所一支重要的補充力量,而圩洋村也從過去的盜竊頻發的「問題村」蛻變為「無案村」,據統計,今年以來,圩洋村未發生一起可防性案件。「前三年經常有小偷小摸的情況現在已經沒有了,我們村民真正感到了安全。」十組村民王偉和雷興富較為熟知,他告訴記者,白天夜裡經常能看到老雷領著巡防隊員在村裡巡邏,「哪家遇到點什麼事,一個電話就能把他呼來。」
採訪中,雷興富告訴記者,除了組織人力巡防外,目前,派出所正在積極會同地方部門增加鄉間道路視頻監控的數量。「傳統和現代方式的結合下,犯罪分子就沒有作案的機會。」雷興富說。
梳理案發規律對症下藥
商戶遭竊案件得以遏制
新洋派出所轄區地處市區北大門,近年來,隨著城市規模的日益擴大,一個個大型商貿市場接連出現,人多了,事也就多了,治安防範既要立足農村又要兼顧城市,這是新洋派出所面臨的特殊現狀。如果說,「發動民力配合」是雷興富處理農村治安防範的有效經驗的話,那麼,這對於轄區新興的商貿地段來說同樣適用。
就拿雷興富本人來說,除了圩洋村外,他還負責白馬、義烏、明珠等5個商貿市場的日常安保,曾經一段時間內,這幾家市場的商戶頻遭小偷的光顧,不是櫃檯上的手機被人「順」走,就是錢包被盜。商戶遭受損失,第一時間埋怨市場的保安不盡責,而保安卻認為自己每天按時值勤,是商戶自己疏於防範。為此,雷興富主動採取措施應對,經過他的梳理,發現小偷的作案時間基本都是在中午時分,而那個時候,多數商戶在午休的同時並不會關上店門,加之保安正值交接班,很容易讓小偷趁虛而入。
漏洞被發現,必須及時進行彌補。很快,在雷興富的主導下,由派出所特勤和市場內保安組成的76人聯防隊伍迅速組建完畢,而巡防的重點時間段鎖定在中午12點至下午2點間。5人一組,各個樓層不間斷巡邏,哪家商戶疏於防範便及時提醒。從那以後,此類的盜竊案件便銷聲匿跡。
「老傳統發揮新成效。」這是新洋派出所教導員榮海東對雷興富的評價,作為一個紮根基層派出所21年的老社區民警,得益於他熟悉群眾、善於溝通,社區治安防範才會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