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輕紡城錢清輕紡原料市場,從初創時的村辦小市場起步,走過了14載春秋,如今已成為年交易額達198億元的公共營銷平臺,成為亞洲最大的原料批發專業市場。
市場因產業而誕生又引領著產業前行
正如嬰兒的誕生,是因為有偉大的母親。在紹興縣正因為有數千家化纖紡織企業,才孕育了錢清輕紡原料市場。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紹興縣遍地開花的鄉鎮企業,生產化纖織物的企業需到全國各地尋求化纖原料,同時紹興縣也吸引了全國各地化纖供應商的眼球。為此,敏銳地嗅到了其中商機的錢清方家橋村村民積極藉助產業和地理優勢,於1993年把村內幾間集體房改建成簡陋的營業房和倉庫,促成了錢清輕紡原料市場的雛形。之後,與快速發展的紹興紡織產業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經過幾次量的擴張,該市場已發展為擁有五大交易區,共有1800餘套營業用房、百餘幢配套倉儲、800多家經營戶,主要經營滌綸長絲、短纖、棉紗等5000餘品種,產品輻射全國各地及世界1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化纖原料集散中心。從起初的年16萬噸成交量、30億元成交額,經過市場人10多年的共同努力和磨鍊,去年全年實現銷售量160.95萬噸、成交額198億元,今年上半年成交額又創新高,實現103.4億元,同比增長19.4%。
輕紡原料市場的持續繁榮,有力地推動紹興縣紡織產業快速發展,促進塊狀經濟的迅速形成,其化纖原料價格趨勢成為紹興、蕭山地區乃至全國化纖原料價格的「風向標」。中國輕紡城錢清輕紡原料市場,目前已發展成為了一個集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的集合體,發揮著特殊的產業配套作用。
從量的擴張到質的提升
經過10多年的培育和發展,錢清輕紡原料市場已形成別具一格的市場發展格局,實現了由量的擴張到質的提高的轉變,經營模式、市場業態等不斷創新,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隨著國內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市場主辦者緊緊抓住資訊時代脈搏,率先於1998年出資200萬元建立了市場信息網絡中心,並於1999年,開通了市場網站。2000年4月,又開設了旨在為企業提供電子商務租賃服務的「在線商廈」,使化纖紡織企業和流通公司能以較低的投入就擁有集貿易、競價、拍賣、招標、運輸等於一體的商務網站,基本實現從有形市場到無形市場的過渡,2006年市場網站日均訪問量350人次,通過網絡開展交易的經營戶362戶,通過網際網路達成交易額2.05億元。如今又積極創建E-MARKET PLACE(電子商務),實現輕紡原料市場信息的收集、分析與共享,降低市場營銷成本,引導價格發布。與此同時,市場業態也在不斷創新,市場經營戶隨市場壯大而做大做強,並實現質與量的同步發展,從一般門市部經營向公司化管理方向發展,提高經營者組織化程度,鼓勵走工貿一體化的新路。
打響「輕紡原料採購在錢清」品牌
為打響「輕紡原料採購在錢清」品牌,推進輕紡原料市場的升級發展,今年5月中國輕紡城錢清輕紡原料市場正式改名為「錢清·中國輕紡原料城」。其實,改名只是整個市場升級改造工程的一小部分,為保持在國內外市場中的領先地位,經過縝密分析和精心籌備,敢於創新的中國輕紡城錢清原料市場承前啟後,2005年起就啟動了全方面的升級改造工程,並納入中國輕紡城升級改造工程。
該升級改造工程將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功能配套齊全的要求,堅持「完善配套、降低成本、促進繁榮」三項原則,把原料城打造成紡織原料市場升級的綜合服務平臺和國際窗口,繁榮市場,帶動產業升級,加快國際化的進程,打造「中國輕紡原料第一市場」。目前,該市場按照「邊拆邊建」思路,加快改造提升原料市場傳統交易區建設,共計新建改建營業房11.8萬平方米、倉儲2.5萬平方米;以「大錢門」為標誌的新型業態交易區,計劃總投入15億元,用3年左右時間,建成商貿配套、展示中心為一體的商務中心,積極發揮「大錢門」國際貿易區核心和龍頭帶動作用,提升輕紡原料市場整體形象和業態創新水平。與此同時,在紡織服裝產業集聚區內,規劃建設佔地150畝、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的延伸配套市場,主要功能區塊包括倉儲物流中心、輕紡原料研發中心等。
改造升級後的錢清·中國輕紡原料城定位成為一個國際化的專業輕紡原料交易市場,一個全球性的輕紡原料採購和物流中心。
【版權聲明】秉承網際網路開放、包容的精神,紡織網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要嚴格註明來源紡織網;同時,我們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將版權疑問、授權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yuln@netsun.com,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