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君的《甜蜜蜜》唱出了愛情的柔美,而現實中愛情總是充滿遺憾和淚水,誰不曾迷失在愛的旋律裡。
1996年張曼玉、黎明領銜主演,楊恭如、曾志偉參演的愛情題材文藝影片《甜蜜蜜》上映,由陳可辛導演,獲得第1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影片獎,第3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金紫荊獎等18個電影獎項。
此部電影拿獎拿到手軟,奠定了陳可辛在導演界較高的地位,而任何作品無論獲得何種獎項,能走進觀眾內心便是好的,影片不是唯美的文藝片,而是採用了現實主義寫實手法真實的展現上個世紀80年代的香港打工潮的現象,分別展示了香港、美國的繁華街景,代入感很強。
時隔20年重溫,筆者從不不諳世事的少女,到為人妻、為人母的過來人,心境完全不同,對影片傳達的愛情精神與信仰感觸日久彌新,該影片對於戀愛中的年輕人仍具有現實參考意義。
接下來帶大家在愛情理想、真實的愛情以及二者之間的衝突中,站在女性自我成長曆程角度,尋找幸福的答案。
以男主人公自述展開,節奏輕快明朗,觀眾產生對生活期盼的愉悅感
來香港打工賺錢娶媳婦的小軍黎小軍普通的大陸仔,1986年從天津來香港打工,在姑姑那裡房東幫忙找了一份送食材到烤鴨店的工作,騎著自行車送貨跑腿,老實土氣的小夥子,賺錢為了娶家鄉的初戀小婷。
最快樂的事就是寫信給小婷:報平安,對現在的工作和生活很滿意,分享新鮮的見聞,匯報一個月2000元搞運輸的工作,期待與小婷相聚團圓,觀眾的心也跟著主人公的等待與心愛的人修成正果。
小軍愛著小婷,小婷等著小軍,覆蓋了無數簡單、純真的愛情,有人只此一生只愛過一次已經足夠。
來香港打工賺錢給村裡的爸媽蓋房子的李翹麥當勞打工的李翹會講粵語,說自己是香港人,會講粵語不一定是香港人,不會講粵語肯定不是香港人,像人生導師大姐姐一樣為了讓小軍學英語而從中抽取佣金,淨說些勵志之言,也好似在鼓勵自己。
聰明上進的形象展現在小軍面前,小軍內心也依靠了這位有銀行卡「很牛」的朋友,即使被她騙和利用也毫不介意,小軍自己送貨工作的同時順帶替李翹打工的花店做外送,賣鄧麗君磁帶、唱片,炒股徹夜排隊。
時間久了,同樣喜愛鄧麗君的李翹,坦白自己也是大陸妹的身份,只是她來自廣州離香港很近。
轉為女性視角展開,令女性觀眾身臨其境,壓抑而沉重的第三者之戀
相互扶持的兩顆心慢慢打開、為了理想而分離小軍和李翹相遇在麥當勞,到之後的相處中,短短的時間裡,作為觀眾立場不堅定了,無限期待小軍、李翹修成正果,而小軍的猶豫和模稜兩可,小軍也不清楚成全哪一個自己才是幸福?陷入混亂之中,李翹自知是第三者的身份,毅然的以「理想」不同退出了這段感情。
李翹為了賺錢蓋屋的理想而去炒股,賠錢欠債,做了按摩工,認識了混黑社會的豹哥,一個給她物質完成她理想的人。
而再次跟小軍見面是以朋友的身份出席小軍和小婷的婚禮,豹哥知道她徹夜未眠心裡想著小軍,雖然有些醋意但愛的寬厚而深沉,李翹也被深深的打動了。每個女人,都渴望生命中能遇到如豹哥一樣懂自己、愛自己的男人,豹哥是重情重義值得跟隨的,愛誰也許已經分不清楚。
各自實現理想而分離,相愛而再次相聚李翹跟著豹哥輾轉到了美國,一個跟30年前香港麻油地一樣的地方,想著過新的生活,但豹哥意外被搶劫,在混亂中被黑人槍殺。
小軍與小婷結婚後,無法保持原有的初心,坦白了第三者之戀,二人都回歸到單身,跟著原來燒鴨店的老闆來了美國,一心工作不想感情的事,實則心裡沒有放下李翹。
影片最後在美國街頭一家賣舊電視機的窗前,看到鄧麗君逝世的新聞而駐足的二人,在《甜蜜蜜》的歌聲中相遇。
相愛的人心與心沒有片刻遠離,有情人總是有緣再次相見,導演為了迎合廣大觀眾而大團圓結局,真實作品中二人沒有再相遇。
人們都在理想與現實的衝突,尋找幸福和歸屬
李翹的物質追求是為了表達對一輩子窮苦父母的愛,貧窮在內心精神層面映襯下,形成的理想,黎小軍的成家理想是千百年來人中國人娶妻生子的生命延續的精神追求。她的理想小軍給不了,小軍的理想定位是初戀小婷。
他二人在傳承理想和期望的同時,產生了屬於他倆真實的愛情,是跟著心所向、身所屬實現現階段愛情,又會不會不甘心和後悔,小軍娶了小婷,李翹跟了豹哥,人生理想都實現了,依然不快樂。
內在、外在、精神、物質,的排列組合,價值排序後,要堅定自己的排序,不是過了幾年又忘記了當初的決定。
這幾乎是所有年輕人都會遇到的兩難選擇,大學生畢業季的分手,就是對愛情和擇業的分歧帶來的。有些男士降低自己的理想標準,只要有女孩子願意跟自己結婚就可以無論外貌,而當事業發達,又覺得老婆不漂亮不能滿足自己的理想。
誰人不曾有遺憾,也許遺憾也是一種美和幸福。
影片主線愛情是團圓的結局,暗線兩段愛情是悽慘的
小軍姑姑是職業妓女,但愛情不分貴賤小軍在香港投靠唯一的親人是姑姑,姑姑年輕時非常漂亮,也經歷過戀愛般的甜蜜,在破舊的髒兮兮的牆壁上掛著年輕時的戀人William,曾經請她去香港高端地區的半島吃飯的外國人,姑姑讓小軍叫自己:Rosie,這是William與她的愛稱。
時常跟小軍說:好好學英文啊,學會了幫我寫信給William,現實中與老房東同居在一起,不過William只出現姑姑的嘴裡和老房東的罵聲裡,現實世界再也沒出現過,但姑姑堅信那是愛情,還期盼William會來取自己落下的西服。
女人在年輕貌美時都有過自己的輝煌,而輝煌只是一剎那,想延續一生很難,作為女性觀眾,即使同樣懷戀姑姑愛情的浪漫,但並不認同姑姑的人生,畢竟一個人的職業和身份要在更優秀的圈子,受到傷害的可能性越小。
懷念那一朝一夕、一時一刻的溫存,只能證明她人生的悲涼,沒有比那點幻覺更可惦念的證明自己存在過的事物,過份緬懷和停滯不前的人生悲慘,何談擁有幸福。
一名泰國妓女與英文老師的愛情小軍的英文老師和與泰國女孩的愛情,泰國女孩與小軍姑姑同是妓女居住在一起,開始時也分不清她們是嫖客與妓女的關係還是在戀愛,直到英文老師陪著想家的泰國女孩回泰國,說是女孩想爸爸、媽媽了。
小軍與之道別時不經意得知女孩換上了愛滋,兩個人要一同回女孩泰國的老家等待死亡,英文老師是個酗酒潦倒只會教髒話外語的英國人,但他們也遇到了愛情,一同赴死的愛情。
我們認為一同赴死的愛情會驚天動地,而實際上只是為年少無知買單,毀於無知、貧窮或是不良嗜好。
結語
理想是過去經歷沉澱下來的人生追求,是兒時的夢想,指導著人的一切行動,若不實現人生不圓滿,實現了人生理想, 幸福卻變了味道,將二者統一起來或做出取捨,遵守內心的誓言和承諾,是成長。
不止是俊男美女的人生才幸福,內在的精神追求和外在的現實愛情是否能融合,在不違背社會倫理道德底線基礎上,最大限度的尊從自己內心,成就了長久的婚姻和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