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節氣
今日冬至
營山人早上起床
看到的都是這樣的場景
打開微信朋友圈
大家都在分享美照
冬至起:
開始「數九」,迎來數九寒冬季節
冬至起,北半球開始白晝日漸增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日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漫長的一日,就北京市區而言,冬至這天白晝僅有9小時20分
夜空星象則完全換成冬季星空,從冬至起開始「進九」
冬至又名「一陽生」,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古人認為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天地陽氣開始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
冬至作為一個傳統節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的一天。過了冬至以後,白天逐漸變長,夜間逐漸變短。
冬至日是「數九」的第一天。關於「數九」,民間流傳著的歌謠是這樣說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 冬至起源 |
冬至的起源於一次國家層面的都城規劃。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測影,在洛邑測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為土中。
據記載,周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也就是說,周公選取的是經土圭法測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長的一天,為新的一年開始的日子。
由周到秦,以冬至日當作歲首一直不變。至漢代依然如此,《漢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
但冬至一直排在24個節氣的首位,稱之為「亞歲」。後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在冬至。
| 冬至節日 |
把冬至作為節日來過源於周代,盛於唐宋,並相沿至今。周曆的正月為夏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於如今的十一月,所以拜歲和賀冬並沒有分別。
漢代,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場流行互賀的「拜冬」禮俗。
魏晉六朝時,冬至稱為「亞歲」,民眾要向父母長輩拜節;宋朝以後,冬至逐漸成為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節慶活動。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
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元旦一樣。
| 冬至民俗 |
祈福
《周禮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於祈求與消除國中的疫疾,減少荒年與人民的飢餓與死亡。
賀冬
《後漢書禮儀》:「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還要挑選「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黃鐘之律」,以示慶賀。所以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祭祀
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元旦一樣。
九九消寒
入九以後,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謂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冬至傳統飲食|
吃水餃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喝羊肉湯
相傳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
江南米飯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
台州擂圓
浙江台州人好美食,冬至是一年中重要節氣,在這一天要做些特色菜餚和食物,全家人歡樂地聚在一起喝酒吃菜。其中吃「冬至圓」,是台州的老傳統,擂圓取圓圓潤潤、團圓之意。
蘇州釀酒
姑蘇地區對冬至這一節氣非常重視,姑蘇地區有俗語云:「冬至如大年」。傳統的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
江西麻餈
麻餈,是江西、浙江特產,也是福建人的傳統小吃。麻滋陰乾後蒸、煎、火烤、砂炒皆宜。
廣東湯圓
潮汕地區漢族民諺云:「冬節大如年」、「冬節沒返沒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這一天無論如何要趕回家敬拜祖宗,否則就是沒有祖家觀念。
合肥南瓜餅
冬至過了眼看年,合肥人到了冬至都要吃南瓜餅,大街小巷瀰漫著南瓜餅的香味,並且還有一句諺語叫做「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就是說過了冬至,就會夜短日常了。
冬至到,他鄉水餃思家母。
古詩有云:每逢佳節倍思親,很多時候我們對家的眷戀,
對家的思念只不過是母親端上的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
氤氳的溼氣,遮住了朦朧的雙眼,
透過這熱氣你看到父母臉上爬滿的皺紋,
那正是歲月雕刻時光的痕跡。
冬天,雖然寒冷,想到家,
想到母親心中還是禁不住的會升騰著熱氣。
所以,冬至的這一天,
人們把將人間最美好的祝福都「包」含在餃子中,
歲月赴湯蹈火,溫情只增不減。
冬至是寒冷的開始,
讓人已有清晨「簾幕卷清霜,
呵手試梅裝」之感,
然而「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仿佛能感受到陽氣從地層下磅礴而來的氣勢,
能聽到地下萬物的湧動,河流潺潺,
草木新芽,春天的腳步也便發出了鏗鏘聲響。
冬至陽生春又來,
一年四季的光臨與輪迴,
不正是我們自己人生經歷的見證嗎?
有嚴冬的光顧,必有春的到來。
冬至拉長了黑夜,變不了對你的思念;
冬至冷卻了空氣,冰凍不了對你的牽掛;
冬至點綴了四季,
再美的日子也不能忘了給你問候。
冬至雪落,寒意脈脈,
天各一方,山遙水闊,
情意不減,思念如昨。
把擀杖插在土裡,希望長出紅花。
把石子丟在水裡,希望長出尾巴。
把紙壓在枕下,希望夢印成圖畫。
把郵票貼在心上,希望寄給遠方的她。
百花開而春至,百川匯而夏至,
百草黃而秋至,問候來而冬至。
冬至,預示著你:
機會將至、好運將至、
成功將至、幸福將至,
健康快樂與你保持一致!
時光悄然無聲,
歲月匆匆,
料峭又一年,
冬至,幸福悄然而至!
編輯|燕子
審核|魏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