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福建泉州市生態環境局消息,近期,《泉州市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要點》(以下簡稱《規劃要點》)已通過生態環境部太湖東海局和福建省生態環境廳的審查。
據介紹,早前泉州市生態環境局已先行委託福建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開展《泉州市「十四五」重點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形勢分析及重點任務研究》。在經過多次資料收集、調查研究、現場踏勘和走訪座談,2020年8月底基本完成《泉州市「十四五」重點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形勢分析及重點任務研究》,形成各控制單元的「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問題清單,並在此基礎上提煉生成該《規劃要點》。
《規劃要點》按照「一點兩線」「三水統籌」「四個在哪裡」的要求,開展「十四五」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系統謀劃,初步謀劃了119個規劃項目,約177億元。
該《規劃要點》針對泉州流域特點,一是確定以「兩江一灣」(兩江:晉江、洛陽江,一灣:泉州灣)為保護重點,兼顧其他入海諸河和閩江、九龍江源頭地區,建設「山水融合、人水和諧」的生態泉州之「大美兩江」。
二是提出「三水統籌」規劃總目標。在水環境上,重點改善西溪流域和梧垵溪、壩頭溪等沿海獨流入海流域水質,鞏固提升洛陽江和山美水庫水質,確保全流域水質優良比例和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持續提升,黑臭水體長制久清,實現「水淨河清」的目標;在水資源上,大幅提高節水效率,持續降低萬元GDP用水總量,改善晉江幹流、東溪幹流、西溪幹流、湖洋溪水系連通性,全面保障最小下洩流量和石礱斷面河流生態流量,實現「有河有水」的目標;在水生態上,強化山美水庫、惠女水庫、泗州水庫等重點湖庫水生態風險防控,加強各類魚類、水鳥等棲息地保護,推進河道生態修復和河口溼地恢復,分類分批補建仿自然通道,逐步恢復鰻魚等魚類洄遊通道,深化桃溪流域水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打造福建省「美麗河流」樣板的目標。
三是明確水生態環境保護分區重點。西北部溪流涵養區實現「山水融合、有河有水」的目標;中部溪流實現「人水和諧」;東南部溪流實現「陸海統籌」「白鷺飛翔」。
四是構建「法、治、集、節、通、控、修」任務體系。在水環境上,推動《泉州市晉江洛陽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泉州市市區內溝河保護管理條例》等條例落地落實,強化依法治水;並開展千噸萬人以上飲用水水源地綜合整治,完成「千噸萬人」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改銷號,逐步開展縣級、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等。在水資源上,深化國家節水型城市建設,全面推動工業節水、城鎮節水、農業節水,提高生態用水量,並繼續推進江河湖庫水系連通建設。在水生態上,針對湖庫富營養化風險問題,以山美水庫、惠女水庫等重要湖庫以及氮磷濃度較高的「千噸萬人」湖庫型水源地為重點,強化湖庫控藻和庫區周邊控源截汙;推進萬裡安全生態水系建設,計劃建設和恢復自然生態河道、河床、護坡840.6公裡,同時推進23條河流清新流域建設等。(劉燕婷 林青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