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地攤經濟突然火了,各地政府開始出臺政策引導,網上的各種段子也層出不窮,很多人開始躍躍欲試,想著能去哪擺擺攤,增加點收入。
擺地攤,曾經的貶義詞,一下子貌似被提高了地位,成了褒義詞。
擺地攤,一旦下雨、生病、或者遇著什麼事,都不能出攤。只要不出攤,就沒有收入。假如擺攤一天,可以賺200塊,理論上每個月可以賺6000塊。但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如果你只出攤了10天,那那這個月就只有2000塊的收入了。
因此很多人,會一時起興去擺個攤,最後到手的收入,可能還不如去打份工賺得多。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去擺地攤,攤位是流動的,顧客也是流動的,顧客沒事瞎逛逛,逛到哪買到哪。最後,他也記不清從哪買的,下次想買,可能找不到原來那家攤位了。
怎麼辦?唯有搭建私域流量池,把顧客加到微信裡,每天加30個微信,一年下來,在這個城市沉澱下來的顧客,也幾千上萬了。那如果3年,5年呢?
凱文凱利說過一句話,每個人擁有1000個鐵桿粉絲,足以保證你衣食無憂。
好,接下來,我們說幾個點:
1,做流量池的意義。
2,為什麼要做流量?
3,流量的本質是什麼?
4,怎樣搭建流量池?
【1】
先說下流量池的意義,流量可以說就是人流量。我們去擺攤,從你攤位前路過的人,就是流量。每天有很多人買了你的產品,就走了,也沒有留下電話什麼的。
顧客消費之後,如果不能與他產生長久的連結,損失是比較大的,你需要不斷地去獲得新客戶。從這個角度看,你需要建立自己的流量池,這就是做流量池的意義。當然建流量池,最好方式就是加微信。
【2】
然後,是為什麼要做流量?
根據萬能的銷售公式:銷售額=流量*客單價*轉化率。
你的產品再好,你的銷售能力再強,如果流量為0,客單價和轉化率再怎麼高,銷售額還是為0。
所以擺攤者,都知道要選個人流量的好位置。要想擺攤收入高,除了位置,還是位置。假設每天路過你的攤位有3000人,轉化率1%,就有30個客戶成交。
如果,你加了顧客微信,每天就多30個客戶。這樣累計下來,你很快會加滿微信,會有成千上萬的客戶。然後,你可以發朋友圈和建群,銷售你的產品。這樣,朋友圈就是電視臺,微信群就是賣貨大廳。
【3】
說完流量之後,我們分析一下流量的本質是什麼?
我們去擺攤,很多人路過你的攤位,大部分人可能不需要你的產品,這些人還不能算你的流量。
我們都會呆在很多微信群裡面,這些群的人,也不能算你的流量。因為,只要你一發廣告,群主可能立即就會踢掉你。還有,群裡的人,也不一定會對你的產品感興趣。
我們需要的流量,是真真實實的消費者,要麼是產品的受眾群體,他有能力消費,也願意購買,只是可能今天還不需要。要麼是購買過我們產品的客戶。可見,精準受眾和顧客,才是我們需要的流量。
了解完流量的本質後,我們再也不用到處在群裡暴力加粉了,真正的顧客,他一定會主動找你的。試想一下,你無緣無故在群裡加一堆人,他們需要你的產品嗎?他們會認可你嗎?
那麼擺攤加來的顧客,都是很精準的。他們認可你的產品,才會購買。而且,你的產品和價格合適的話,下次還會找你購買,這就是我們要找的流量。
【4】
最後,我們來聊一下,如何搭建流量池?
可以分為3個步驟:
1,流量池搭建。
2,引流。
3,維護流量。
先看流量池搭建,微信具備的功能太強大了,溝通又特別方便,當然首選微信。我們把攤位前路過的人,比喻成一條條的魚,擺攤的地方就是魚塘。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魚從這個魚塘釣到自己的魚塘來。而且要找精準用戶最多的魚塘去釣,這就是魚塘理論。
流量池搭建好之後,按照魚塘理論,我們需要把魚引到自己的魚塘來。我們在擺攤銷售的產品,就是魚餌,通過有吸引力的產品,促成顧客成交,添加微信。這類產品,可以稱為引流品,如果你是奔著引流目的去的,不一定非得賣利潤款。
這可以很好的解釋,為什麼很多做微商的人,喜歡晚上到廣場發氣球加微信了。
如果你是做保險的,你可以去擺攤賣水果;如果你是做學生培訓的,你可以去擺攤賣玩具;如果你是修汽車的,你可以去擺攤賣汽車裝飾品。雖然你賣的產品,不是你真實想銷售的產品,但是顧客還是這個顧客啊。
最後一步,維護流量。當你微信加了很多顧客之後,你不能簡單粗暴地每天瘋狂地發各種硬廣。你的朋友圈就像個電視臺,從早到晚都是廣告的電視臺,是不會有觀眾喜歡的。
我們來總結一下:銷售額=流量*客單價*轉化率,流量越大,銷售額越大。如果你的產品好,服務好,轉化率更高,銷售額就更大。
假設,每個顧客1年能給你帶來100元的價值,當你有1000個顧客的時候,年收入是10萬;當你有1萬個顧客的時候,年收入是100萬。
這樣擺攤,讓擺攤不只是擺攤!看懂的老鐵,可以開始愉快的去擺攤了!
我是社群成交一哥,不斷分享關於做社群的思考,歡迎連結,請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