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盛《山丘》:花了10年不停想,想用音樂溝通自己的人生經歷!

2020-12-17 不搭調的娛樂

2014年3月15日,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56歲的李宗盛身穿白T恤,在全場的Encore聲中快步跑回舞臺。3首唱罷,全場燈光點亮,投影屏幕開始播放演職員表。背景畫面是大叔的哼唱,未見歌詞,曲調隱約熟悉,仔細分辨,竟是《山丘》的雛形。

關注華語流行音樂的人,很難不知道《山丘》。具有標杆意義的臺灣金曲獎,將2014年度的最佳年度歌曲和最佳作詞人兩項大獎授予《山丘》。評審團的依據是,《山丘》「寫出每個人心裡深藏甚至尚未發現的部分,一舉擊中人心」。

但未必為人了解的是,《山丘》這首歌,李宗盛寫了10年之久。而這10年,恰是命運跌宕、感喟頻出的歲月。

2003年,李宗盛開始創作《山丘》,用他自己的話說,「當時是個悲傷的夏天,一個旋律進入腦海。」

從臺灣北投遷居上海已近2年,日子稱不上精彩。在為《生活》月刊撰寫的文章《我的三個家》裡,李宗盛回憶說:「所有的線索顯示,上海時期的我,是個擁有大量時間卻無所事事的人。我跟那些蹲在桂平路上,吃西瓜解渴等待工作機會的民工並無二致。「

是年,李宗盛事業上的亮點,或許只有兩筆可寫:擔任梁靜茹《美麗人生》和周華健《忘憂草》的專輯製作人。《山丘》的曲調初具,歌詞卻懸而未決。和文字同樣未露跡象的,則是情感關係即將到來的暗影。

2003年10月,李宗盛舉家離開上海,紮根北京。不久之後,和林憶蓮的婚姻,走到了盡頭。

弄不清東西南北,幾乎沒有朋友,盤桓在「大得讓人心慌」的北京,李宗盛過得並不好。「奄奄一息的婚姻招來周刊的狗仔隊,架起相機在小區院子裡守著」,他則「躲在工作室,望著錄音室全新的器材發愣。」

歷經這個「糟透了的開始」,戲劇性的高潮終於到來。2004年7月12日,李宗盛口中的「一個尋常午後」,兩人協議離婚。李宗盛說,「雖然我對即將發生的事已經早有準備,可是當我籤了字離開酒店,走進炙熱陽光的那一刻,我仍然打了一個冷顫。」

《山丘》的歌詞仍付闕如,像樣的創作也依舊成空,兩度離異、育有三個女兒的李宗盛,做回了單身父親。

他決定留在北京,「看看人生能把我怎樣。」原先投注在臥房的精神和體力,轉移到了廚房。給孩子做飯,是樂趣,也是不至於垮掉的寄託。每周總有幾個午夜,李宗盛會開一瓶酒,耐著性子「和需要時間的菜徹夜周旋」。

而他心中最神聖的「法器」,琴與筆,也逐步展示出命運豐厚的美意。李宗盛的制琴事業開始了。在北京豆各莊的作坊裡,他待的時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長,「世事越不確定,讓我越想定下心來做琴。」原因很簡單,制琴是李宗盛的「一次自我完成跟修復」。

李宗盛寫過一段煽情的文字。14歲那年開始彈吉他,學著用吉他和歌聲表達心中的話,「琴在我14歲救過我,我肯定它在我46歲也能救我。」

寄居北京的這些年,李宗盛把母親接來同住,眼看著女兒離家念大學,「經過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人生,但是也走過來了。」但他還是沒有填詞。直到2010年,縱貫線巡迴演唱會臺北站,才推出《給自己的歌》。

不寫的理由也很簡單:「我不知道幾年顛簸的生活,要怎樣去表達?又會怎樣被理解?所以我打算再放一放,不著急寫。直到哪一天也許更通透,更圓熟了,再下筆也不遲。」

時針撥到2013年,「花了10年不停想,想用音樂溝通一下自己的人生經歷」的李宗盛,終於完成了《山丘》。綿長時光裡的積累,漸次流淌開來: 想說卻還沒說的還很多 攢著是因為想寫成歌 讓人輕輕地唱著淡淡地記著 就算終於忘了也值了 終於忘了或者是美好的願望,而一生的涓滴意念,也未見得就有匯成河的僥倖。可成與不成,總要學會嬉皮笑臉面對,人生的難。

《山丘》是李宗盛另一首《給自己的歌》,言辭切切,都有現實的對應。但就像《給自己的歌》觸動太多人的情事款曲,《山丘》也像投在波心的石子,激起對生命共通的感喟。

「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喋喋不休,時不我予的哀愁」,既是告慰心裡活著的那個年輕人,也是給所有凡人的情書:無知地索求,羞恥於求救,不知疲倦地翻越,每一座山丘,恰是崎嶇的跋涉。咒罵人生太短,唏噓相見恨晚,也在多少次的無醉不歡裡,成了回憶的章節。

但那又如何呢?很多事,人力難以左右。甚至可以說,浮遊天地間,能掌握的唯有自己。縱使如此,也要「不自量力地還手,直至死方休」。

明白寫《山丘》的十年裡,李宗盛經歷過什麼,才更能領悟這首歌的真意。可資印證的,是《我的三個家》裡的另一段話。

李宗盛說: 如今我喜歡將上海的生活解釋成一種試探,當我事過境遷往回看,它揭發了我不願承認的懦弱,或提醒了我從不自知的堅強。

只是我當時不知道,這兩者對我都是好的。

相關焦點

  • 李宗盛看過人生風景後的力作《山丘》
    李宗盛,我相信沒有幾個人不知道,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經常有人說「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足以說明其作品的深奧,他傳達的感情或許只有我們自己經歷了很多事情之後才能體會的到,這也是其作品吸引人的地李宗盛,自稱「小李」,哈哈哈,
  • 「還是那個寫歌的小李」 李宗盛唱《山丘》緬人生
    臺灣音樂人李宗盛曾說:「我還是三四十年前那個寫歌的小李。」 中新網1月6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李宗盛《既然青春留不住》演唱會歲末在天津體育中心舉行。他曾說:「我還是三四十年前那個寫歌的小李。」當天的演唱會上,李宗盛以一首《山丘》在壓軸環節與觀眾見面,讓歌迷們與這位樂壇老將一起體會了「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的人生起伏。
  • 為你讀歌 | 李宗盛《山丘》— 越過山丘 才發現無人等候
    這裡是MIXFM1039音樂廣播「世界讀書日」特別奉獻《為你讀歌》,MIXFM1039的主播用聲音為您解讀歌曲背後的故事,分享那些曾打動我們心靈的歌詞。《山丘》收錄在李宗盛2013年發行的同名專輯《山丘》中,這首歌曾獲得第25屆流行音樂「最佳年度歌曲獎」和「最佳單曲等獎項」。2013年「花了10年不停想,想用音樂溝通一下自己的人生經歷」的李宗盛,終於完成了《山丘》。綿長時光裡的積累漸次流淌開來,讓人明白,成長就是學會忍耐,咬牙堅持,適應孤獨。
  • 李宗盛上海唱「青春」 十年一曲《山丘》壓軸
    李宗盛坦言,演唱會更像是一場心靈分享會,和歌迷聊聊人生、懷懷舊。從已經演出過的臺北站、北京站來看,「既然青春留不住」演唱會將分為五大篇章。第一章「夢醒時分」主打李宗盛個人自傳體歌曲,從《愛情有什麼道理》開始歷數他創作過的歌曲和經歷過的人生上坡下坡;第二章「愛的代價」則是被李宗盛捧紅的女歌手的代表作品集,比如《漂洋過海來看你》、《問》、《領悟》等;第三章「愛欲浮世繪」則是帶有譏諷地總結自己寫給其他人的「公式型情歌」,寫的時候套用了俗氣老套的情歌公式,卻意外受到歡迎,比如《愛如潮水》、《別怕我傷心》;第四章就是萬眾矚目的《山丘》真身版演繹
  • 李宗盛翻越人生一個又一個的《山丘》,一起翻越人生每一個山丘
    歌曲簡介:《山丘》是李宗盛2013年的同名專輯主打歌,詞曲都是由李宗盛自己寫的。這首歌翻唱的歌手也很多,但是能把人生歷練的味道唱出來,也就李宗盛了。旋律李宗盛在2003年的時候就已經寫好了,在經過10年的不斷打磨,才有了最終的這首《山丘》。
  • 李宗盛的一首《山丘》,到底在說什麼?為何聽到最後卻已淚流滿面
    比如說,很多人對於他的這首《山丘》並不是真正的了解。他從2003年開始將旋律做好,到2013年的時候將詞完成,中間花了真正10年的時間。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在這10年的時間中,他到底經歷了什麼?或許能夠真的從《山丘》這首歌中找到真正的答案。
  • 李宗盛新歌《山丘》劉若英力薦 虧徒弟白安沒見識(圖)
    李宗盛、白安李宗盛心直口快,昨和愛徒白安出席金曲講座談,白安談到以往對音樂的「偏食」現象,問說:「我以前是不是很自閉?」沒想到李宗盛回答:「對,沒見識!」金曲音樂節昨天落幕,李宗盛和白安以《從一把吉他開始的音樂旅程》為主題對談。李宗盛談到,他會籤下白安,是因為她的歌聲有特色,「我籤的人,一張嘴就要能有讓人辨認的聲音。」白安入圍金曲最佳新人,可惜無緣得獎,她和李宗盛都以平常心看待,李宗盛對她唯一要求是:「多吃點,不要太瘦。」
  • 韓紅要在歌手巔峰會唱李宗盛的《山丘》?其幕後故事會讓林憶蓮尷尬
    音樂詩人李健與蕭敬騰領銜的獅子合唱團率先出場,不僅氣場十足,還與粉絲們進行了親密的互動。而前天不小心摔斷腿的張碧晨還得坐著輪椅去參加紅毯,連彩排都要坐輪椅...另外推著她的是袁維婭。然後就是「父子」組合了,情歌王子林志炫「林爸爸」帶著進口小哥哥迪瑪希的亮相也是十分惹眼。
  • 在領悟中越過山丘,李宗盛用平凡的的歌詞詮釋自己的人生
    他的歌詞沒有華麗的辭藻,只是最平凡普通的話語,只有經歷過傷痛的人,才會喜歡他的歌,才會明白他的歌,他的歌是經歷與思考,是對時間和生活的感悟,在他的歌聲裡充滿了苦情的味道,想說卻還沒有說的還有很多。才發現無人等待,而自己已經白了頭,已經不記得,上次是誰給的擁抱。
  • 李宗盛推新歌《山丘》 劉若英:他總走在我們前面
    「越過山丘,卻發現沒人守候」,「還未如願見著不朽,就把自己先搞丟」……這樣的詞句和李宗盛式的獨有唱腔,擊中許多人的心弦。    這首《山丘》也成為李宗盛繼《給自己的歌》之後,又一首感人至深的作品。很多樂迷、歌手都表示,在當下還能聽到這樣誠懇的作品,感觸至深。    「想說卻還沒說的還很多,攢著是因為想寫成歌」,這是《山丘》的頭兩句。
  • 越過山丘李宗盛
    無知地索求 羞恥於求救 不知疲倦地翻越 每一個山丘 越過山丘 雖然已白了頭 喋喋不休 時不我予的哀愁 還未如願見著不朽 就把自己先搞丟 越過山丘 才發現無人等候 喋喋不休 再也喚不回溫柔
  • 李宗盛新單曲《山丘》:無關舊情的喋喋不休
    《山丘》歌詞所指其實非常空泛,及不上《給自己的歌》真實的十之一,對於一個真正想說話的中年人來說,《給自己的歌》更是一種實際的口氣,而不是被捧上天的《山丘》,對於李宗盛來說,《山丘》更像是為當年的《阿宗三件事》做中年照應。
  • 李宗盛一首山丘,唱盡人生,只有經歷過才能更好的懂得!
    李宗盛一首山丘,唱盡人生,只有經歷過才能更好的懂得!都說年少莫聽李宗盛,其實第一次聽山丘的時候對它的印象僅停留在「向命運的左右,不自量力的還手,至至死方休」或許聽多了,或許好久沒聽了,又或許突然覺得它和蘇軾很像。
  • 聽懂李宗盛的《山丘》,聽到人生的五味雜陳
    這些年聽音樂的品味在不斷變化,從小虎隊開始,走過周杰倫,路過陳奕迅,才聽懂李宗盛。我最喜歡的挺音樂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帶著耳機坐在書桌邊忘記周邊環境,還有一種就是開著車,關上車窗一路狂奔時聽。李宗盛以說唱的方式來訴說自己的經歷和想法,低沉的語氣,直白的歌詞,與其說是在唱歌給你聽不如說是在講故事給你聽。
  • 李宗盛的《山丘》唱出了多少人的坎坷經歷!
    我覺得默沒什麼評論李先生的山丘的,第一次聽是胡彥斌唱的,聽了一半聽不下去了覺得這是唱的什麼,到後來聽李先生的山丘真的聽出了味道,聽出了他這些對人生的感慨,對人生的態度,對許多我們都會經歷的事的抒情。 喜歡這首歌的,都有與李先生歌裡唱的有相似之處,所以他唱自己,相對的也是我們。慢慢欣賞把。
  • 李宗盛談《山丘》:老男人寫給歲月的歌
    李宗盛闊別樂壇3年,重新出山的《山丘》,距他創作第一首《結束》足有30年。可作為唱片發行公司的臺灣「相信音樂」,僅僅在當天中午,通過官方微博「全球首發」李宗盛10年唯一一首錄音室作品。1975年出生的黃先生,對李宗盛屹立樂壇30年不倒的能力很認可並直言:「《山丘》,就是一個無奈但又不斷成熟地面對生活的過程。」  商人劉先生今年剛滿五十歲,他表示:「這首歌就像你跟一個老朋友在對話。」
  • 越過《山丘》,是否還有人在等候?你聽懂了嗎?
    越過山丘,雖然已白了頭喋喋不休,再也換不回溫柔《山丘》是李宗盛親自創作的一首歌,其實這首曲子的旋律李宗盛早在2003年就寫好了,但是詞是到2013年才真正完成的。李宗盛說:2003年我初抵上海,當時是個悲傷的夏天,一個旋律進入腦海,我花了10年不停想,我想用音樂溝通一下自己的人生經歷。「越過山丘,才發現已白了頭。喋喋不休,時不我與的哀愁……」創作完成《山丘》時,李宗盛也感嘆,終於寫了一首「等著」歌迷的歌,不管是等到了午夜夢回,還是中年危機,終有一天,《山丘》裡的故事,能被聽懂。
  • 55歲的李宗盛為何唱了《山丘》?人生可見盡頭,內心卻更自由!
    向來以情歌見長的李宗盛,在知天命之年用一首《山丘》打動了所有聽者的內心。年輕人或許不能從這首歌中找到全部的共鳴,但55歲的李宗盛卻向每一個聽者展示了歲月的深刻。在幾近能看到人生盡頭的年紀,《山丘》或許沒能完全擺脫情愛的束縛,但歌裡卻展現了「老李」自由的內心和豁達的人生態度!
  • 中專未畢業 試唱得0分,十幾年後他寫的歌一曲難求,這就是李宗盛
    李宗盛1984年進入滾石音樂,幾十年裡,他提攜了很多歌手,打造了很多金曲,比如陳淑樺和《夢醒時分》、趙傳和《我是一隻小小鳥》、梁靜茹和《勇氣》等等。但如果要問哪一首金曲是李宗盛專有,一定是集大成的音樂作品《山丘》!《山丘》雖是2013年發布的,但李宗盛從2003年就開始構思,並把曲子譜好,歌詞等10年後才寫好。
  • 「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李宗盛《山丘》
    李宗盛的《山丘》。歌詞:越過山丘 雖然已白了頭喋喋不休 時不我予的哀愁還未如願見著不朽就把自己先搞丟越過山丘 才發現無人等候喋喋不休 再也喚不回溫柔「有朋友問我李宗盛《山丘》中[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是什麼意思我說就好像 你匆匆忙忙手機終於充上電,開機了才發現,她沒有回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