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什麼時候最脆弱?顯而易見,是生完孩子之後。
那時候女人的身心發生巨大變化,無論是內裡激素分泌還是外在改變,都需要女人具有極強的適應能力。
中國人講究坐月子,一來是希望產婦能夠好好的恢復身體,二來是為了孩子有充足的母乳吃,基於這兩點考慮,大部分的家庭,會有在此期間從飲食、生活環境等各個方面加以改善。
有些沒有條件的家庭,如果無人照顧女人坐月子,則會選擇月嫂、月子會所等地方,進行產後休養。
總的來說,坐月子這件事女人一生不過是一到兩次,值得被家人重視,反而那些趁此期間刻意刁難的人,才真是壞到家了。
讀者周晴就坐了一個十分堵心月子,險些跟丈夫鬧離婚。
周晴懷孕後期,就開始尋找合適的月子會所,因為丈夫工作性質問題沒辦法請陪產假,所以周晴只好請專業人士來幫助自己。
但是遠在老家的婆婆自告奮勇,說自己可以照顧周晴坐月子,尤其當她聽說周晴找的月子會所一個月需要八千元時,更加堅決地反對周晴去住。
「八千塊啊,幹什麼不好,咱不去花那冤枉錢」婆婆心疼錢,忙不迭地讓周晴退訂。
周晴不太願意:「媽,人家是專業的,而且八千已經不多了,這還是打完折之後的,我身邊有人坐月子,都花好幾萬呢。」
「哎喲,造孽啊,坐月子花好幾萬,真當錢是大風颳來的?」婆婆不敢相信,一再強調:「不許住那個什麼會所,你就老老實實在家等我去照顧你就行了。」
幾番爭論下,周晴還是聽從婆婆的提議,不去住會所,也不請月嫂,讓婆婆來照顧自己。
其實她內心是極其不情願的,因為她跟婆婆不太熟,自結婚後就沒交流過幾次,再者自己的口味對方也不清楚,育兒觀念顯而易見大相逕庭,兩個人共處一室肯定會有矛盾。
周晴也曾想過去自己媽媽家坐月子,但是媽媽擔心「你婆婆會有意見」,所以周晴只好坐等婆婆的到來。
沒想到等生完孩子,周晴才發覺苦日子在後面呢。
婆婆凡事都往粗糙裡做,對周晴一點也不愛惜,嫌棄家裡熱水器開著,說浪費電。
周晴攔住:「哎,媽,我得用熱水洗手,您關了它不就涼了嗎?」
婆婆不以為然:「我們那個年代,哪有什麼熱水,有水用就不錯了,還是你們年輕人嬌氣。」
一聽這話,周晴不高興了,心想:「我自己的身體自己愛惜有什麼錯,水費電費也都是我自己交,輪得著你在這兒秀優越感嗎?」
更可惡的,是婆婆給周晴做的月子餐也很簡陋,說是「月子餐」,其實連尋常飯菜都算不上,早飯只有兩個雞蛋跟一碗小米粥,中午飯還是如此,一盤炒雞蛋,一盤水煮雞蛋,連個蔬菜跟肉都沒有。
周晴提議:「媽,我現在應該多補充營養,增加蛋白質和維生素」,言下之意就是需要肉跟蔬菜。
但是婆婆很顯然「聽不明白」:「吃雞蛋,雞蛋好,營養充足。」
一來二去,周晴心裡又委屈又添堵,給丈夫打電話,丈夫也懶得管:「媽是過來人,她怎麼說你就怎麼辦,還能害你不成?」
後來,周晴實在忍不住跟婆婆大吵:「媽,您真的太過分了,這是故意欺負我嗎?」
都說月子仇不共戴天,她打心眼裡覺得婆婆就是來給她添堵的,說什麼照顧孩子照顧她,實際上,孩子哭了她不抱,孩子睡覺她不哄,做幾頓飯用著兒媳的錢,卻不做兒媳想吃的。
所以她一想,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不在這兒受窩囊氣了。
周晴抱著孩子回娘家了。
這一下,婆婆可不願意,直接給兒子打電話告狀:「兒子來,小晴這樣做不是打我的臉嗎?坐著月子回娘家,別人得怎麼看待我。」
可見這婆婆心裡,只有面子工程,一點不從實際出發,為何兒媳要逃到娘家去,只知道埋怨,不知道分析自己的問題。
周晴更加費解,自己的身體應該自己負責,原本自己要花錢進月子會所休養,被阻攔沒去;
找月嫂也不讓找,甚至在自己家連點熱水都不能用;
吃也吃不好,這種情況下,為什麼不能回娘家?
難道就要頓頓吃雞蛋,任婆婆用老思想,老觀念擺布嗎?
以個人角度來講,周晴確實做得沒錯,老年人有時候有些出發點也許是好的,但是跟不上時代的變化。
她們不懂,原本能花錢解決的事,就該花錢解決,別為了省幾個錢,鬧出矛盾來大家都不高興。
說實話,我一直勸誡老年人不要太管年輕人的生活,尤其是婆婆,更不要管兒媳婦的生活方式,坐月子這樣極度私人的事,就應該讓年輕人全權處理。
而不是拿著老思想,老一套去給對方添堵。
8000元的月子會所,看起來貴,但是這錢能緩解家庭矛盾,免得一次仇,一生怨,這樣一想,你覺得,這錢花得還不值嗎?
今日話題:你認為女人生完孩子要去月子會所嗎?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