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的孩子讀世界名著,感受世界文化的時候,爸爸媽媽們有沒有思考過:是否真正的將中國五千年文化積澱下的歷史精粹,正是擺在了孩子們的眼前?
有人說:文化界古有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今有民國大師的文化璀璨,而浸泡在其中的孩子為什麼成為了語文學習中的困難戶,甚至會對語文學習完全喪失了興趣呢?深究其原因,會讓每個人都感同身受,即興趣與熱愛。
歷史精粹變成分數門檻,孩子學習起來沒頭腦沒興趣,很多爸爸媽媽深覺頭疼之後,是否有深究過孩子學習詩詞難的原因呢?其實原因有二,第一是入門的方法出現問題,一首首古詩詞不是詩人眼中的秀麗山河,而是孩子眼中晦澀難懂,無法連續的文字;第二便是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導致古詩詞背誦數量增多,讓孩子壓力倍增!
難點一:你是否有方法讓孩子愛上語文?
我們常聽到兩句話:「萬事開頭難」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習語文的道路中,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興趣,愛上語文,對於父母而言是非常難的事情。而在很多孩子的眼中,古詩詞如同蜀道之難,難上青天;閱讀理解如置身雲裡霧裡,全然不知所言;更遑論那晦澀難懂的文言文,更如一道高聳雲天的門檻,將孩子隔在興趣的門外。
所以,在文化浸潤的中國,很多土生土長的孩子對語文失去了興趣,亦感受不到古詩文言之美,而很多父母對此毫無對策,只能強制記憶,加重習題練習,靠死記硬背的方法讓孩子重複記憶語文。
難點二:你是否知道古詩詞在語文中的重要地位?
早前在央視的一檔節目《中國古詩詞大會》中,年僅16歲的才女武亦姝震驚四座,小小年紀滿腹經綸,2000餘首詩詞的存儲量餵養出一張秀口,而河北衛視的《中華好詩詞》,又一次讓我們見證了少年的才華與強大,這讓所有觀眾為之鼓掌叫好的同時,也讓所有家長們既驚豔又無奈:為什麼我們家的孩子寧願打遊戲消磨時間,也不願多看一首古詩!
18年在全國改版的教材中,古詩詞的數量猛增,佔總體數量的30%左右,而此後教育部又出臺了重要政策,高中語文科目中,孩子的背誦科目竟然比之前增加了58首,增加到72首!
無論是政策指引還是輿論導向,無不在向家長傳遞一個重要信號,古詩詞的學習在語文科目中佔比越來越大,國家也越來越重視這些傳統精粹的培養!所以,讓孩子熱愛語文,愛上古詩詞,已經成為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二.古詩詞晦澀難懂?要學之有道!
三. 在教育界中有這樣一個案例,即當你用不同的方法去教孩子知識時,不僅會影響孩子知識的吸收程度,更會決定孩子是否會愛上這門學科!在抖音上曾看到過這樣兩組家庭,同樣是背誦古詩,但是家庭氛圍和課堂效果卻截然相反。
四. 第一組家庭教孩子背誦時,哭著說作者是李白,而爸爸則瀕臨崩潰,說這首詩哪有李白!而第二組家庭則是進行了一組小遊戲,爸爸和女兒作為對手,媽媽是裁判,進行古詩詞的飛花令遊戲!在這種遊戲的氛圍中,孩子不僅掌握了古詩詞的知識,也能夠感受到詩詞的浩渺與樂趣!
1. 找到敲門磚,入門古詩詞事半功倍!
在邁入一門學問時,要用興趣敲敲門!而對於中國古詩詞的學習中,「飛花令」成為了一種既高雅又有趣的學習方式!
前段時間帶著孩子看《中國好詩詞.飛花令》這本書,細細品讀後才發現其中的精巧之處。一首古詩都會有一段小故事,更貼合孩子的視角,也為這些晦澀難懂的文字注入了細膩的情感,加之名人視角下去解讀這些名家名作,趣味頗多。
家裡的小朋友看得津津有味,偶爾還會主動為我們講上一段。因為理解,所以喜歡,而因為喜歡,所以閱讀與背誦都不再是一件難事。所以,想要行之有道的去學習語文,學習古詩詞,需得找到一塊有趣又實用的敲門磚,而《中國好詩詞.飛花令》這本書帶給孩子的絕不僅僅是單純的詩詞合集,而是一場有趣又有溫度的文化之旅。
2. 「飛花令」:遊戲與學習相結合,讓孩子體會詩詞樂趣!
無論是《中國好詩詞》的節目上,還是現實生活中的小段子裡,「飛花令」儼然成為一種備受推崇的古詩詞學習方法。
詩詞背誦更像是一場文化盛宴,以「花」為令,父母與孩子絞盡腦汁,搜尋記憶中有關花的詩句,然後進行作答,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將單向被動學習轉化為雙向主動求索,將遊戲與背誦相結合,碰撞出的火花會讓孩子更快樂,也更熱愛!
如果你全然沒有方向,不知道該如何帶領孩子進行飛花令的遊戲,一定要看看《中華好詩詞.飛花令》這本書,一方面它的詩詞內容與語文教材中的內容有機結合,讓孩子背誦的詩詞更貼近校園教育,另一方面,書籍中將各種文字整理歸類,爸爸媽媽們只需要閱讀後,就知曉該如何與孩子進行遊戲!
中國有句古話: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而一本能夠敲開孩子興趣,並願意深入其中去了解學習的好書更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爸爸媽媽而言,未必每個孩子都要培養才華橫溢,出口成章的詩詞達人,但是在這些文化精粹面前,至少要給孩子一個機會,讓他有更好的方法去嘗試熱愛和產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