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香記
01《寂靜之地》,無聲的遺憾
恐怖片《寂靜之地》,雖然故事有些硬傷,但是導演營造的氛圍非常好,在無聲中繼續生存還是在發聲中等待死亡的懸疑設置,令人全程緊張。
電影裡讓我映象最深刻的是親人之間那種深厚的愛,非常感人,恐怖片竟然看出了淚。不由感慨親人要把愛表達出來,尤其是親人之間因為誤會而產生的隔閡一定要說出來的
故事的發生背景設置在2020年,人類遭遇神秘生物的威脅,這些生物會根據獵物發出的聲響採取行動,所以人們必須在生活中禁聲,否則就會被神秘生物捕殺。就是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主人公一家五口前往鄉下避難,在一片死寂中,一家人無聲前行,天真無邪的小弟弟走在最末,弄響了手上的玩具,所有人都驚懼地回過頭來,神秘生物瞬間就擄走了弟弟。姐姐後悔自己給了弟弟會發聲的玩具,母親後悔自己沒能照顧好弟弟,父親和二兒子也陷入無盡的悲傷和懷念,父親變得更加沉默。
父親擔心本就聽力有問題的姐姐被傷害而不讓她到地下室,姐姐以為父親是責怪她所以不讓她介入,青春期的姐姐敏感而脆弱,疲憊的父親無暇顧及女兒的感受。就這樣,在沉默中,父女倆似乎越走越遠。
儘管世界依然是無聲的,日子仍將過下去,母親即將誕下新的寶寶,無處不在的神秘生物不知何時會出現,恐懼依然密布於每個人的心裡。
二兒子感受到了姐姐的自責無助以及對父親的不滿,他問父親「你怪他害弟弟被抓走嗎?」並且告訴父親,姐姐一直覺得那是自己的錯而自責不已,當明確了父親沒有責怪姐姐,依然愛姐姐時,提醒父親應該把對姐姐的愛和關心表達出來。
在姐弟倆遇險的時刻,神秘生物就在周遭,欲救孩子的父親遠遠地用手語告訴女兒:「我愛你」「我一直都愛著你」,在一片靜寂中,女兒感受到了父親對自己深深的愛,終於釋然。而父親也因為表達出了對家人的愛,無悔地吼出了最大的聲音,父親瞬間被抓走,姐弟倆得以脫險。
那一刻,電影裡對愛的表達到達高潮,但也讓人感慨,如果早一些說出來,儘管是無聲的,在父親活著的時候,他們父女倆會過得幸福很多。
儘管世界無聲,愛也必須表達出來,這是電影裡父女倆的遺憾,在生活中,沒能及時表達的愛也成了許多人心頭永遠的痛。
02極力想掙脫的家庭枷鎖
由於儒家傳統文化的影響,國人表達情感都比較含蓄,很多家庭都具有典型的「中國式家庭」特徵:沒話說,溝通少,暗湧多。
許多父母的愛很濃烈,不惜失去自我,為孩子付出全部,而子女受著這般濃烈沉重的愛,有的受著受著就覺得是枷鎖了,於是想掙脫,不屑於去理解父母那般濃烈的愛。我的朋友秦舒就出生在這樣的家庭。
秦舒的母親是一位中學教師,個性要強,早年一心撲在工作上,後來秦舒出生了,母親只休息了三個月,又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既要照顧幼小的女兒,又想在工作上出成績,分身乏術,自然就無暇顧及丈夫,和丈夫漸漸產生了矛盾。
從秦舒記事起,她印象最深刻的家庭生活就是父母之間的抱怨、指責、吵鬧......成了她很不願記起的回憶。終於,六歲的時候,父母離婚了,她被判給了媽媽。
她以為沒有了夫妻吵鬧的家裡應該會快樂起來了,可是另外一種愛的枷鎖開始套在了她的頭上。母親痛定思痛,自我反省,認為是自己對女兒的教育疏漏導致家庭破裂,於是她決心把女兒教育得出人頭地!
母親給秦舒制定了一系列的培養步驟,鋼琴、舞蹈、圍棋、畫畫、書法,一樣都不少!並且在學習上對秦舒要求極嚴,如果在班裡成績低於十名就會進行嚴厲的懲罰。
因為擔心後爸對女兒不好,她決定不再找對象,除了工作,所有精力和時間都花在女兒的教育身上,由於她很嚴厲,母女之間幾乎很少有溫情的對話,只有公事公辦似的交流,秦舒特別憎恨這樣的成長環境,對母親充滿了抱怨,並且也沒有如母親的願考入名牌大學,而是去了北方一個二本學校,走得那天,她特別歡快,覺得終於可以掙脫牢籠了!
後來秦舒在北方找了男朋友,把家安在了那裡,母親非常不舍,可是已經擰不過長大的秦舒了。生了孩子,母親去照顧了一段時間,可是倔強的二人矛盾頻出、沒住多長時間母親就回去了。
丈夫很忙,秦舒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的日子,忙碌而甜蜜,天然的母愛傾注在自己孩子身上,這個過程也讓她漸漸想起小時候的一些事情,想起母親對自己全心全意的愛,身為母親,她也開始有些理解母親了,可是倔強的她從未想過和母親聊一聊對她的理解。
直到有一天接到一通電話,母親因為車禍突然離世,秦舒哭得死去活來,後悔沒有及時說出對母親的愛,後悔因為無知和誤會而沒能向母親表達過愛。
秦舒和她的母親,在一起的時候,雖然日日對話,其實也似無聲的世界,和電影裡的父與女一樣,秦舒和母親雖然曾在同一個空間,但也似隔了個世界,父親差點錯過告訴女兒他的愛,而秦舒和母親卻永無機會表達出理解和牽掛,這成了秦舒人生最大的痛。
03向家人表達他們的愛和關懷
「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很多人都是在有了自己的孩子,為她付出幾乎所有的時間、精力,傾其所有對她進行陪伴愛護後,才更深刻地體會到父母含辛茹苦將孩子養育成人的艱辛和不易,可是很多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能及時表達出對親人的愛。
無論有聲無聲,說出口是最重要的,去做,去表達對親人的愛和關懷,如果做過了,那麼人生該會是無憾的!
有一則孔子對學生教育的故事,也會給人們很多啟迪。
有一次孔子帶著弟子出行,聽到有人哭得十分悲傷。孔子說:「快,快,前面有賢人。」走近一看是皋魚。他身披粗布,抱著鐮刀,在道旁哭泣。孔子下車對皋魚說:「先生家是不是有喪事?為什麼哭得如此悲傷?」
皋魚回答說:「我有三個過失:年少時出去求學,週遊諸侯國,沒有照顧到親人,這是過失之一;自視清高,不願為君主效力,沒有成就,這是過失之二;朋友交情深厚,可很早就斷絕了聯繫,這是過失之三。樹想靜下來可風卻不停吹動它,子女想要好好孝敬的時候老人卻已經不在了!過去了不能追回的,是歲月;逝去後想見而見不到的,是親人。就讓我從此離別人世吧。」說完就辭世了。
孔子對弟子們說:「大家要引以為戒,這件事足以讓我們明白其中的道理!」 於是,有許多弟子辭行回家贍養雙親。
弟子們紛紛歸家向家人表達他們的愛和關懷,學而有道,他們該是無憾了。
愛是理解、愛是包容、愛是陪伴,而那些沒能說出的愛,會是悔恨和痛苦,大聲說出想說的愛,會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之一。
作者簡介:朱香記,和孩子一起玩著長大的媽媽。愛生活,愛電影,從電影裡觀察世界,思索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