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點球大戰的創始人尤西-達根去世,讓足壇掀起了一股「統計知名球員點球成功率」的潮流。義大利時間3月24日,梅西與C羅職業生涯至今的點球命中率統計結果出爐:梅西的球員生涯比較好統計,因為他只效力過巴薩一家俱樂部,自從他進入巴薩一線隊以來,算上國家隊(包括國家青年隊)中,梅西在114個點球進了88個,其點球的命中率為77%。由於梅西在巴薩生涯的開局階段不是第一點球手,這個數據還是可以的。
C羅正式職業球員以來(從他進入裡斯本競技一線隊算起,也算進了國家隊比賽),他總共在144個點球中,罰進了121個,點球的命中率為84%。根據統計結果來看,C羅的點球命中率,比梅西高了七個百分點,這兩位頂級球員在心理素質上的高低已經分出來了。眾所周知,點球主要比的已經不是技術,而是心理素質,除非遇到一個「撲點球專家」的門將。不過遇到「撲點球專家」的概率太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尤西-達根就在自己的自傳中,表達過他提議點球大戰的最初看法:點球大戰比的就是心理素質,而非足球技術(當然前提是要會踢球)。點球是一項看上去的「必進球」,一個業餘球員面對世界頂級門將,只要這位球員有著過硬的心理素質,他仍舊能夠將點球穩穩罰進。那些所謂的「撲點球專家」,筆者球後看過相關集錦,發現他們通常都是用自己的「演技」或者威懾力幹擾罰球者,從而撲出或者讓對手的點球踢飛。
縱觀那些職業球員沒有進的點球,大部分都是自己踢飛的,這就是關鍵時刻心裡出現了波動。被守門員撲出來的點球已經屬於小部分,有些是守門員判斷對了方向,但主要原因還是這些沒有進點球的人,「送」出的球太軟面無力了。經常看球的球迷們都知道,只要罰球著的球速以及力量還好,即使門將判斷對了方向,基本上還是無法將球撲出來。所以說點球大戰正如尤西-達根預期的那樣,比的就是心理素質的高低。
心理素質是一個球員很重要的一項指標,從C羅的點球命中率,比梅西高了七個百分點,就足以分出當今足壇「雙驕」的心理素質高低。在C羅比梅西高的七個百分點中,他們進入一線隊的年齡差不多,所以比較的時間還算公平。在他們都是年輕球員的時候,他們都不是球隊的第一點球手。不過他們對點球所表現出的態度是不同的,據說梅西剛出道的時候「不敢看點球大戰」,同時他也不在當時巴薩的點球手範圍內。
C羅在裡斯本競技的時期,大家不知道什麼情況。不過當他效力曼聯的時候,我們從弗格森紀錄片中得知,老爵爺一開始沒有把C羅排在球隊的點球手的行列中,因為弗格森認為年輕人需要一定的心理素質磨練,才能夠成為合格的點球手。不過C羅強烈要求成為曼聯的前三位點球手,並且在訓練中特別加入了點球的練習,最終打動了要求嚴格的弗格森。所以說從點球的欲望來說,C羅在年輕球員階段就領先於梅西。
當這兩位巨星紛紛成為了球隊的第一點球手之後,就是比較他們心理素質的高低了。筆者球後認為,梅西自從進入職業生涯以來,他的環境一直比較穩定,畢竟他沒有離開過巴薩,他也不用去適應新的體系,所以在心理素質的鍛鍊上,不是很多。而C羅在歐洲五大聯賽中的三個聯賽都取得過輝煌,從他成為職業球員的第一天起,他就要不斷適應新環境,這是兩人心理素質一分高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