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線零售商紛紛開實體店?三大好處

2020-12-17 聯商網linkshop

在線零售商Birchbox和Frank&Oak開設線下店,就連一直堅持網絡零售的亞馬遜前不久也開設了實體店,對於在線零售商,開實體店的好處有三方面:包括多重感官消費體驗、更好的物流和消費者服務、強大持久的品牌關係。

  

如今,在新技術和不斷增長的純在線零售商背景下,行業分析師一直在質疑實體店的未來。在線零售商又在做哪些事情來確保成長企業和獲得市場份額?開設實體店成為一種越來越流行的方式。

隨著全渠道零售戰略的興起,移動端和PC端體驗逐漸成為實體店內客戶體驗的補充而非競爭。零售商需保持自身原本的競爭力,並想辦法在各種銷售渠道上提供無縫的用戶體驗。Birchbox和Frank&Oak就是其中的兩例。

根據最新的消費者調查,78%的消費者更喜歡在實體店內購物,而且去實體店的次數是在線購物的6倍還多。這反映了一個事實——大多數主要的銷售行為仍發生在實體店。在2013年,美國人口普查局報告就表示,94%的零售行為是在實體店中進行的,網上達成交易的只有6%。

那麼對於在線零售商,開實體店的好處則可以總結為三部分:包括多重感官消費體驗、更好的物流和消費者服務、強大持久的品牌關係。

多重感官消費體驗

沒有什麼比直接把產品放在手上感知質地、觀察細微更帶感,而這些觸覺感受絕對是線上店鋪無法做到的。我們發現73%的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前會想要摸到材料質感並試穿,而實體店就是提供了這樣的一個場所。客戶還可以將一系列的產品放在一起對比參照,以便自己更好做出購買決策。

此外,實體店一直在提升店內空間,使店內客戶體驗更加周到完善。同時,實體店也有效地消除了線上店鋪會面臨的猜測猶豫——尺碼、剪裁是否合適?合身之外,哪種顏色我更喜歡或更適合?——這些都是必須在實體店才可以解決的問題。

BaubleBar時一家專注服裝和珠寶品類的在線零售商,像一些其它投資線下實體店的在線零售商一樣,了解直接接觸產品的獨特體驗,發現實體店內客戶感受的重要性。在經過幾次對實體店的調查試驗後,BaubleBar開設了一個固定地點商鋪,並且還打算繼續增加。這些實體店鋪的體驗不僅能夠轉化為更多的銷量和減少退貨量,而且容易增加回頭客。

更好的物流和消費者服務

通常,在線零售商在開始階段,會把一個實體店作為產品展示空間,也是存儲和運輸中心,以支撐線上業務,完成網上的訂單。因為有了實體的存在,也減少運輸上耗費的時間和成本,對消費者和商家雙方尚且都是有利的。

就在這個月,Amazon宣布在紐約市中心開設實體店,作為一個有著20年歷史的在線零售巨頭公司,這倒是一種突破。這家店將坐落在先驅廣場(Herald Square),靠近著名的梅西百貨商店和帝國大廈,是紐約人流量最大的地方之一。Amazon在聲明裡也強調了全方位策略的重要性,當然可能會對房地產的零售業務起到顯著的正面影響。

一項實體商鋪研究發現,實體店提供方便快捷的取貨和退貨可以促進銷售增長。網上交易、遠程退貨,商家可以預期淨銷售77%;而網上銷售實體店退貨,會促進額外18%銷售,預期導致淨銷售95%。

強大持久的品牌關係

當我們從一個基於交易的零售業的時代轉向基於關係的零售業時代,美國消費者正在尋找購買的已經不僅僅是產品本身,他們更多的是期望通過交易與公司品牌文化建立起融洽和諧的長久關係。而這種需求對於在線零售商來說並不是一項容易的任務,因為他們的主要交互方式依舊還是通過電腦屏幕或智慧型手機。這就是為什麼在線零售商正在尋找實體店鋪作為途徑去吸引客戶,再進一步建立強勁、信任和持久的關係。

Warby Parker是一家在線眼鏡零售商,其成功的將線下實體店集成於線上店鋪,以便更好的維護客戶的完整體驗。在這個美麗時尚的實體空間裡,客戶可以自由試戴各種眼鏡,可以做眼科檢查,還可以給自己戴眼鏡的樣子照大頭貼。Warby Parker給了消費者一個完整有趣的體驗空間,於此同時逐漸增近了與客戶之間長久的信賴關係。

那麼未來零售產業該如何持續?

我們已經看到人們在全方位體驗的商店裡購物更頻繁,是其它購物類型的3.5倍。我相信,零售將在我們看到的這條路上持續走下去。今天的消費者希望的購物是自由、沒有約束的,是隨時隨地以他們想要的方式去實現購物。PC和移動渠道已被認為是能夠有效增強實體店的體驗,而實體店無疑會繼續發展,繼續鞏固自己的卓越的零售渠道。
  (
億歐網 朱文敏)

相關焦點

  • 什麼樣的實體店有未來 實體店要這樣轉型
    與此同時,線上起家的一些品牌,從行李箱零售商Away到眼鏡製造商沃比帕克(Warby Parker),都成功從線上挪到線下,開了快閃店、展示廳和全方位門店。電商鼻祖亞馬遜也不甘人後,開起實體書店,風傳未來十年計劃開2,000家亞馬遜生鮮店。簡而言之,有的線下店已經消亡或奄奄一息,但有的線下店充滿生機,日漸興盛。原因何在?
  • 沃爾瑪等多家零售商紛紛宣布:「黑色星期五」集體不開門
    來源:央視確定了,沃爾瑪等多家零售商紛紛宣布:這一天,集體不開門!咋回事?據美國媒體報導,受疫情影響,感恩節當天購物人數減少,美國沃爾瑪、塔吉特、百思買等多家零售商紛紛宣布將在感恩節當天關閉線下實體店。
  • 線上家具品牌紛紛開了實體店,這對它們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
    楊熙黎 2013 年在淘寶上開了一家網店,做原創家具設計品牌吱音。那時她常聽到的一個問題是:「你們為什麼在網際網路上賣家具?」這在當時不難回答。在 2013 年雙十一大促「住宅家具類「排行榜上,排名第一的林氏木業成交金額已經超過 1 億,共賣出 7 萬多件商品。
  • aj實體店和毒哪個便宜 為什麼很多aj實體店沒有賣
    舉報   air Jordan旗下的鞋款應該是現在最熱門的鞋款之一了,目前入手的渠道也很多,網上,實體店以及代購
  • 巨頭紛紛回歸線下,那麼實體店到底該怎麼運營?
    開一個實體店需要選一個鋪面,相應的需要承擔房租水電,但這些都是小錢,最大頭的應該是店鋪轉讓費,這也是開實體店成本最高的地方。 例如商場、超市、飯館、酒店、KTV、休閒足浴、美容美髮店、美食店、生活館等,各行業有真實店鋪經營的都可以統稱為實體店。 在網絡上開設銷售的,沒有在線下開鋪經營的,這些就統稱為虛擬店或叫網店。
  • 如今大量網店紛紛退出平臺,又要回去開實體店,該何去何從
    如今老闆們坐不住了,隨著電商的發展,人們都開始在網上購物了,實體店已經很少有人去了,老闆們開始坐不住了,現在顧客很少,每天的收入少於開支,這樣下去以前掙得少都得倒貼出去,覺得是電商讓他們經營不下去的。如今實體店經營困難紛紛開始把店鋪從線下搬到線上,不用交高昂的租金和人工,還有其它一筆費用。入駐網店其實也很簡單,首先要有自己的商標,企業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交點保證金就可以擁有自己的一家店了。不用討價還價,固定價格,想買的直接下單就行。
  • 美國最高法院裁定向網際網路零售商徵收消費稅
    稅收紅利時代結束6月21日,美國最高法院以5比4的投票推翻了1992年的一項裁決——如果網際網路零售商在某個州沒有實體店,就不用交稅了。此外,此次最高法院裁決還維持了南達科他州法院2016年通過的一項法律,這項法律規定州外的網際網路零售商如果在該州的年銷售額達到10萬美元,或者是進行了超過200項涉及該州的交易,就必須要向該州交稅。美國當年的裁決使電子商務從業者基本上享受到了免徵消費稅的特別待遇。在美國,消費者在實體店購物都要付消費稅,每個州的稅率不同,通常在6%-10%之間。
  • 沃爾瑪高福瀾:實體店不會被網購取代
    聯商網消息:「對於我來說中國是一個新鮮的市場,我過去8個月在中國走訪了150多家零售店,也看到了很多優秀的內資零售商。」在今天開幕的「中國連鎖經營協會2012中國零售領袖峰會」上,沃爾瑪中國區總裁高福瀾向聯商網記者表示。
  • 實體店購物的好處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網上購物,因為網上購物便宜又方便,但是實體店也有實體店存在的必要,那麼在實體店購物有什麼好處呢,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觀點。在實體店購物,我們可以看到真實的商品,網上購物可能發生食物與描述不符,或者商品存在色差等情況。吃的東西也無法保證來源,假冒偽劣產品和不合格產品眾多。
  • 小紅書實體店開業 為何巨頭紛紛回歸線下?
    如今,新零售當道,巨頭們紛紛回歸加碼實體商業,曾經專注在線上市場的品牌們開始走向線下,掘金實體店。線上線下的融合是否成為新的趨勢?又將對市場格局帶來怎樣的改變?小紅書首次走入線下平時在小紅書APP上「剁手」還不夠過癮?
  • 蒙格斯智庫:網店與實體店的選擇
    網購時代,買東西不僅要精挑細選、貨比三家,還要對比線上、線下價格,由此英語中還有了showrooming(展示廳現象)的術語,專指消費者在線下店內查看商品後,卻在線上網店購買,使得線下實體店淪為商品的展示空間的現象。然而網店與實體店所售商品價格差異有多大,其價格走勢又是否一致呢?
  • 社區團購不是大資本獨佔的賽道,零售商要群起
    實體零售商進入社區團購賽道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四個提醒今年第三季度各大頭部電商紛紛宣布進軍社區團購賽道,阿里巴巴、拼多多、美團、滴滴……大資本進入社區團購賽道意味著什麼呢?這種高補貼政策直接導致原本去菜場和超市買菜的顧客紛紛湧入社區團購群裡,菜場超市生鮮食品銷量下跌。 零售商要群起性跨入社區團購賽道零售商們,不管你是傳統的實體零售商還是線上線下全渠道的新零售商,都應該群起性地跨入社區團購賽道!因為它不是大資本獨佔的賽道!
  • 沃爾瑪將在感恩節關閉實體店 線上提前開啟「黑五」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沃爾瑪最新資訊 > 正文 沃爾瑪將在感恩節關閉實體店 線上提前開啟「黑五」
  • 盤點全球12家頂級在線零售商,淘寶和天貓的年度總交易額達3萬億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12家徵服了世界的在線零售商:1.淘寶網——超過了所有美國零售商和電子商務網站的總和淘寶網上線於2003年,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之一,也是全球訪問量最大的前10大網站之一,月活躍用戶數超過5.8億。
  • 深度|旅行社開實體店是「燒錢」?真正的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行業人士表示,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絕大多數的在線旅遊商都是在「燒錢」佔領市場,虧損很大,實體門店的這些成本相比網際網路「燒錢」的程度,並不算厲害。對於旅行社本身,一個開在黃金商圈或大型商場的實體店,本身也是一種品牌展示,這一點也毋庸諱言。 對於實體店,王麗婷強調的則是遊客的「安全感」。
  • 實體店轉型機會,務必關注這三個方向
    臺灣誠品書店中國臺灣敦南誠品書店,開書店業24小時營業先河,曾被美國CNN評選為「全球最酷書店」,被《時代》雜誌評選為「亞洲最佳書店」,早已成為「臺灣文化地標」。詩人博爾赫斯說:如果這世上真有天堂,那一定是書店的模樣。
  • 近幾年大量實體店關停並轉,什麼商機又會崛起呢?關注三大商機
    首先,我國近幾年的大量的實體店面臨關停並轉,確實對實體門店有非常大的衝擊近幾年,我國出現了一些特別詭異的經濟現象,比如社會消費持續增長但實體店卻越來越生意慘澹;社會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越來越大,但實體商業門店的日子卻過得越來越艱難,甚至大量的實體商業門店關停並轉?
  • 購物中心、百貨專家王瑋:實體店依然不可替代
    購物中心、百貨專家王瑋:實體店依然不可替代來源:王瑋2017-10-29 14:262017雙11即將到來,不知不覺雙11已經走過9年,對中國零售商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下面是澳大利亞澳瑞姆公司中國戰略顧問、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地產學會副秘書長王瑋的看法:我早就說過,再過十年實體店有50%都要關門。
  • 開實體店賣什麼最賺錢?
    不少實體店因為電商衝擊過於強烈,紛紛倒閉轉行,無數實體店經營者也因此血本無歸。一時間不少從業者哀嘆「實體店已亡」。然而事實上,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當初電商紅利的勁頭一過,線下流量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實體店也因此成為了眾多電商巨頭以及創業者眼中的「香餑餑」。對於個人創業者而言,現如今開一家實體店賣什麼最賺錢呢?
  • 美國最大運動鞋零售商Foot Locker在香港開旗艦店,不只是集合店...
    不過,目前亞洲最大的多品牌運動鞋集合店仍是日本的鞋業巨頭ABC Mart,而市值將近50億美元的北美市場老牌運動鞋零售商——Foot Locker,從去年開始也重回中國市場,TA為何能45年屹立不倒?      老牌連鎖球鞋零售商,專注高端球鞋   對於Foot Locker,球鞋迷們應該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