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遺留下的風險問題即便見到了IPO的曙光,也仍不乏「暴雷」的可能性。
出品|每日財報
作者|鄭新
近日證監會官網披露了愛瑪電動車滬市主板上會通過的信息,根據該資料顯示,其主要的承銷商為中信證券,擬發行數量為650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16.10%,其籌集的資金將用於江蘇愛瑪科技研發中信的項目建設、補充流動資金、天津愛瑪車業整車及配件加工製造等多個方面。
作為一家成立於1999年的企業,愛瑪科技早在2004年開始其旗下業務就已經覆蓋了電動自行車、電動摩託車等,相比於其他同行此時上市稍晚一步。作為後起之秀的小牛早已登上了資本市場,愛瑪科技此時才成功過會,背後有什麼鮮為人知的原因呢?
起個大早趕個晚集的愛瑪電動車在上市後真的就能順風順水了嗎?曾經遺留下的風險問題即便見到了IPO的曙光,也仍不乏「暴雷」的可能性。
八年坎坷上市路
愛瑪電動車的上市之路用「一波三折」來形容都不為過。《每日財報》注意到,在2012年愛瑪電動車就已經準備上市,但最後無疾而終。在愛瑪內部人士看來,無疑是兩個股東之間的鬥爭摧毀了這次的上市進程。
從這次的招股書中可以看到,張劍是愛瑪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和控股股東,佔公司本次發行上市前股份總數的83.36%,而在2012年他與公司前副總、董事顧新劍之間的糾葛亂鬥導致了後者在2016年以2.95億的敲詐勒索罪被逮捕,同時也引發了外界對張劍涉嫌利益輸送的質疑。
顧新劍指出無錫愛瑪存在約五六十億的帳外帳,但後者目前已經被註銷,對於帳外帳的結果目前也並沒有任何消息可考,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愛瑪電動車的IPO之路劃上了休止符,直到2018年才重新提上日程。
在這次的IPO申請中,證監會針對愛瑪電動車的招股書提出了58問,其中就包括資產重組利益鏈的問題。2015年愛瑪將全資子公司愛瑪體育49%的股權轉讓給三商投資,將51%的股權轉讓給天津富士達;2018年富士達又將其持有的51%股權轉讓給三商,也就是當年愛瑪又收購了愛瑪體育的土地、房屋建築物等資產,此後愛瑪體育被註銷。這裡面的種種操作,很難讓人不聯想到其中是否會存在相關的利益問題?
針對證監會的此次詢問,愛瑪電動車彼時也並未及時回復,此次的上市也就不了了之。而在此次的招股書中,愛瑪電動車所籌集資金的用途多達13個,其中終端店面營銷網絡升級、電動自行車生產線技術改造以及流動資金的補充是其需要用到資金最多的幾個地方,其實從這幾點或許也能夠看出目前愛瑪電動車所面臨的問題。
增收不增利,重品牌輕技術
從2016年到2019年1-6月,愛瑪電動車的主營業務收入分別是64.44億元、77.94億元、89.90億元和44.56億元,營收基本處於上升階段,但其對應的淨利潤分別是4.49億元、2.63億元、4.28億元和2億元,未見明顯的增長趨勢,波動幅度較大。這種增收不增利的「倒掛」現象對於企業的長遠發展來說並不見得是好事。
從報告期內看,愛瑪的主營業務分別為電動自行車、電動輕便摩託車、電動摩託車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其在2016年度到2019年1-6月分別佔總營收比重的99.16%、99.19%、98.90%和98.95%,佔比較大。但是受《新國標》實施影響,對電動自行車市場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行業集中度的提高也意味著企業之間的競爭力度將會是強者與強者之間的對決。
在毛利率方面,愛瑪電動車的競爭力也低於同行上市企業。從2016年年度到2018年,愛瑪電動車的毛利率分別為16.94%、13.05%、13.12%,而行業平均值分別為19.16%、15.07%、15.80%,就這一點來看,愛瑪與競爭對手之間還有很大的差距。
一直以來,愛瑪電動車最為人所熟知的是周杰倫作為品牌形象代言人的影響力。曾經愛瑪的總經理曾表示「周杰倫一年的品牌價值可以達到20億元。」的確,明星為愛瑪電動車帶來的效果是明顯的,但愛瑪在廣告及宣傳方面也是真金白銀的投入。根據招股書數據,2016年到2018年在該方面的花費分別為1.4億、2.1億、2.2億,而相對應的研發費用卻為0.96億、1.16億、1.50億。從這裡不難看出,愛瑪對技術的研發投入力度不足,而過度注重品牌投入輕視技術生產或許會導致愛瑪跟不上市場的發展,消費者對其產品質量的不信任等多方面問題。
質量頻上黑榜,經銷風險大
歷來資本市場的眼睛都是敏感而尖銳的,能否討好投資者最重要的並不是利用品牌代言人提高知名度進行粉飾,其真實存在的能力和數據才是決定投資者是否投資的關鍵。而作為電動車行業的頭部企業,愛瑪顯然不能夠滿足市場應有的期待。
去年2月份愛瑪就被廣州市場監督管理局檢測出其2018年度流通的電動自行車商品質量檢驗不合格;隨後在北京市市場監督局的電動車抽檢中,天津愛瑪生產的電動車同樣存在不合格的情況;在未上市之前,這些問題或許不會完全被暴露在市場之下,但資本市場就好像一面放大鏡,細微的問題都會被顯露無疑,更何況質量問題也與消費者自身的利益息息相關。
《每日財報》注意到,在招股書中披露了四起尚未了結的以其為被告、訴訟金額在100萬元以上的訴訟案件,分別是1起施工合同糾紛案和3起侵權及交通事故質量糾紛案。值得注意的是,3起侵權及交通事故質量糾紛案中,2起致人死亡、1起致殘。
天眼查也顯示,愛瑪科技的司法風險高達176條,涉及產品瑕疵、凍結、商標侵權、侵權產品等方面。今年11月27日,就有媒體報導稱愛瑪科技遭遇了專利訴訟,原告浙江一企業近期將愛瑪科技等公司訴至杭州中院,後者已於11月26日正式立案,案由為「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
除此之外,經銷商也是愛瑪科技所隱匿的風險。根據數據限制,截止到2019年6月末,愛瑪科技共有經銷商超過1900家,經銷商的收入佔總體收入的90%。但對愛瑪科技來說,其與經銷商是不同的主體,在實際經營中經銷商的控制權較大,如果經銷商一旦做了與整體品牌形象不符的行為,將會直接對愛瑪科技的經營業績、品牌美譽度等造成不利的影響。
兜兜轉轉,愛瑪科技終於拿到了上市的入場券,也是成為繼新日、雅迪等之後的行業內的第四家上市企業,但如何能夠在更新迭代的周期下獲取持續向上的動力,如何更好的得到資本的認可,對愛瑪電動來說也是一場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