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訊(通訊員 廖芷藝)溫泉,巴南的第一張名片。隨著重慶大力建設"中國溫泉之都"的步伐,擁有世界唯一恆溫的溫泉熱洞,歷經千年的溫泉裸泳民俗特色的巴南區,也傾力打造"中國溫泉之鄉",今日下午,重慶市巴南區"中國溫泉之鄉"評估工作匯報會在巴南區行政中心召開,經國土資源部評估組相關領導和專家的綜合評定,巴南區以平均分94分通過了"中國溫泉之鄉"的申報條件,符合命名"中國溫泉之鄉"的條件。
國土資源部評估組石小林在會議上表示,巴南區是重慶市地熱資源最豐富的區縣,其中以東溫泉、南溫泉、橋口壩溫泉最為著名,區內溫泉的水平均溫度是47.3度,這是一個最適合於洗浴和療養使用的溫度值範圍,而且巴南區已初步形成三片溫泉景區的格局,帶動了區域相關產業的發展,並為地熱資源的管理保護而明確管理機構,嚴格了管理辦法,推行了資源規劃,加強了動態監測,符合"中國溫泉之鄉"的申報條件。
與此同時,石小林也指出,巴南區對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有待提高,對溫泉水的綜合利用水平還偏低,建議進一步強化管理體制,堅持動態監測,推進資源規劃,做好後備資源地的勘察和評價工作,進一步完善地熱開採利用的規範管理。
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田大佑副司長提到,94分的分數在全國所有的溫泉之鄉當中排名前列,這也說明巴南的開發利用工作做得相當好。但是仍要進一步提高勘察工作的程度,多邀請一些國內外知名專家,進一步打造好"溫泉喀斯特"的特色,積極做好國家地質公園的申報工作。
巴南區區委書記李建春出席了匯報會,並著重強調巴南區溫泉梯度開發的理念,將養生養老做成主導產業;以熱洞為主,充分發揮溫泉的療傷治病的功效;進一步開發溫泉文化,把溫泉的藝術享受與溫泉本身結合起來,並利用溫泉良好的保溫系統來發展溫泉的科普。
據介紹,巴南區自07年成為西部第一重慶唯一的溫泉之鄉以來,全區傾力打造以"中國溫泉之鄉"的品牌為主線,著力打好"溫泉、生態、濱江、宜居、觀光農業"五大特色牌,推動巴南旅遊業,特別是溫泉旅遊業的跨越式發展。從2007年到2010年,全區的溫泉旅遊接待人次從148萬上升到238萬,綜合收入也從6.8億元增長到13.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