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提出一個產品的概念的時候,往往你會發現有多個因素也需要考慮進來,這個時候需要通過嗅探測試(Sniff Test)的方式來進行選擇
簡單通過以下5個維度進行打分:
·疼痛度:你的產品是否有人願意付費購買。也就是選品,假如你是攤主你要選擇什麼作為你的商品呢?是選擇小孩用的吃奶的嘴還是老頭樂?
·自適度:這個產品的方向和你自己相關的程度。不是說男的賣女裝相關程度就低,而是你最門清的貨源、最了解的商品、最信得著的供應商來決定的。這是你的資源和你的擅長方面。
不能你賣口紅,一個女孩子過來「小哥哥,現在最流行的斬男色有嗎?」你不知道啥是「斬男色」,以為人家要對你行兇,那就很尷尬了。
·可持續度:產品在未來的時間是否持續有需求。雖然說地攤不會囤太多貨,一個攤也可以賣多種商品。
但是總不能說這今天我聽說口罩比較掙錢,我賣口罩。結果過兩天社區給每戶都發足夠的口罩了,你又得琢磨新的東西來賣。這對自己是不利的,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可驗證度:產品是否可以通過比較快捷的方式進行驗證。就是說我們的商品不能選得太不容易銷售出去,市場必須要剛一有你這個產品,馬上對你的這個商品有個Yes or No 的反應。
假如你擺攤賣蘋果電腦,我想肯定是問得多沒人敢買吧。問的人越多,你驗證市場耗費的時間就越長,對你越沒好處。
·進入壁壘:潛在競爭對手複製該產品的難度。一條街上賣的東西難免有重樣的,你要想辦法掌握獨特的商品貨源,儘可能保持獨特性。
在選好自己擺攤的商品之後,接下來要做的不是直接進貨,而是要去打聽一下市面
上同行都在賣什麼產品,並且找到最優秀的同行。
通過分析競品的方式來對比自己的商品還存在哪些不足、並且完善。判斷出自己商品的獨特點,既要兼顧又要區別於市面上的同其他產品,這樣賺錢的可能性性就越大。
用戶驗證是也是你與用戶近距離接觸的環節,這個時候你就已經出攤了。
在通過與用戶的溝通交流中獲悉用戶需求,可以更好的完善你的商品選擇。
一般訪談的步驟都遵循5步:
①了解用戶痛點問題:你日常逛地攤都會買些啥?
②他們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前邊那些攤看過了嗎?
③他們對現有解決方案的評價:我這攤的東西你看咋樣?
④引出你的解決方案:看看我這,東西也挺全,質量也不錯的。
⑤他對你的解決方案的評價:不買,就看看。嗯,不錯,再便宜點就買了。
這個環節不僅可以驗證我們產品的用戶需求,還可以挖掘用戶更多深層次的需求,
能夠測試出用戶是否對你所選的商品感興趣,也能看出用戶是否會有使用或者購買意向。
有人說地攤經濟最好的地方在於它可以極其有效降低試錯成本,以最低的代價,認清這個市場的真相。
比如說開個飯店,有的人砸鍋賣鐵、賣掉房子,再借錢,弄個一百萬,租房子、裝修、僱人,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悲慘的是東風沒有來。
那麼,為什麼不能先租個三輪車呢,先推個三輪車賣給別人嘗一嘗,什麼時候你的車前排起了長隊,火爆得不行,再去考慮租店面的事情也不晚。
可惜並非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這麼做,但至少它可以驗證想法,驗證執行力,驗證復盤能力。
其實還沒等驗證想法,先在能不能丟臉這個事情上,大多數的人就已經輸了。
千萬不要總想著去當個大老闆,先看能不能從地攤開始做起。
一個能控制好成本的人,再輸也是有下限的。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啦,喜歡的小夥伴點個在看,支持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