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遊的意義是什麼?
是最高效的親子陪伴;
是每次出行的深刻印記;
是自駕時,遊玩中,共同經歷的美好時光;
是每個在一起的最值得珍惜和留戀的瞬間;
親子遊-2018-德國杜塞道夫,亞琛商務之旅
由於這次沒有帶孩子出去,只是商務出行,所以簡單記錄一下
------------------------------------------------------------
2018年的年底,由於需要到德國考察一家合作夥伴,商談一些合作,且就近到亞琛去看幾個老朋友,所以開始了去德國的行程,合計時間比較短,只有一個周,基本以商務活動為主。因為德國也不是第一次去,所以,基本沒有安排旅遊,只是在杜塞道夫和亞琛室內稍作活動。
行程:(以下皆為2018日期)
上海-莫斯科-杜塞道夫 (應該是俄航)
杜塞道夫-亞琛往返
杜塞道夫-杜拜 (或者阿布達比)-上海(伊蒂哈德航空)
從上海出發,乘坐俄航的飛機,由於俄航的傳奇色彩,還是有點擔心的。事實證明,網上的只是傳說,肯定有誇大的成分,俄航的飛機還是非常平穩的。一路平安抵達莫斯科,只能在機場內稍作停留,簡單吃了點東西,就踏上了下一段航程。
莫斯科機場,整體上還是那種完全歐洲的感覺,英語交流沒有問題,歐元都可以使用,也可以信用卡刷卡,由於只在機場內活動,無法感受莫斯科的嚴寒,但是看窗外,多少能感覺到一些的。
到達杜塞道夫的時候,印象中應該是晚上了,在機場租車後,駕車到達酒店休息
Tips1:
* 國內駕照在德國能用,需要提前翻譯,網上有好多提供這種服務的,可自行查找
* 租車可以在國內租好,印象中我們租的是AVIS的,在國內應該是和神州租車合作的,可以諮詢神州租車相關信息
* 在德國,建議租車行動,否則非常不便,尤其是非市中心區域的話,有個車會大大的方便
* 德國租的車,都有導航,完全可用,只是語言問題,需要自己在駕車時多加注意路口等變道的地方
在德國,其實在歐洲很多國家,即使在美國的郊區地帶,感覺都是差不多,沒有咱們國內那麼多人,整體比較安靜,偶爾有行人和車輛通行,但是絕對沒有那種人來人往的感覺-當然市中心區除外。
第一天駕車到合作夥伴處,他們處於一個縣上,所以相當於咱們國內的郊區地帶,雖然已經是冬季,但是還是能看到大片的綠化,零零散散的房子,人煙稀少的感覺。空氣很清靜,天空也是,可以想像,如果是夏天,這大片的草坪和樹木該是多麼的漂亮。
這方面我們國內還是需要多多學習,當然國情不同,我們人口又多,想達到人家的水平,也確實有難度。當然我們也在快速進度,比如長三角地區的整體綠化水平等方面其實都是不錯的,我們也不能妄自菲薄。
杜塞道夫也有不少中餐館,但是中餐館在國外往往價格比較高,也有一些臺灣人開的飯店,鑑於中國人的強大影響力和輻射力,基本上在任何一個地方都能見到中國人,經商的留學的等等。
河邊一景
德國人對啤酒的偏愛是咱們無法想像的,並且他們喝啤酒的方式也不像咱們,咱們一般喝酒,正兒八經的整在飯店裡,而他們就在街邊桌子上,甚至沒有桌子,就那個啤酒瓶就可以喝起來,幾個人湊一起,聊天喝酒;另一方面,咱們總是需要下酒菜的,他們直接啤酒幹喝沒有問題,這真是文化的區別。
提到這裡,我不得不吐槽幾點,另一方面則反映了我們國內的巨大進步,至少在某些方面我們已經大大領先德國
1 街道
德國街道相對國內很窄,就類似咱們老城區那種很窄的那樣子,市裡大部分都是這樣,這可能與歷史傳統以及市政觀念等方面有關係
2 停車
這個和國內簡直就沒法比了,咱們自動抬杆自動付費這種,在杜塞道夫一次都沒有看到過,不少停車場都是先在一個機器上用現金買票,出停車場時再刷票出來,極其繁瑣,習慣了國內的方便,真是受不了這種囉嗦!另一方面,停車場都特別窄小,尤其是入口,車技不好的,極其容易刮擦
3 電子支付
這是最想吐槽的,實在是無語了。我們出去喝酒,現金不夠,楞是轉悠了一個多小時,才取到錢,喝個酒真是太難了!首先電子支付基本不行,信用卡大部分不行,不少銀行不認國內的銀行卡。。。總之,確實各種不便,尤其是習慣了國內這種便捷,你會抓狂的
Tips2:
* 德國停車,本地人絕大部分都是車頭往裡的,這和咱們國內的習慣大大不同
* 德國開車,高速不限速,隨便開,但是要注意安全
* 德國高速上,大貨車真的是守規矩,開了幾天的車,沒有見到一輛大卡車在高速道上的,所以雖然高速上車很多,但是基本沒有碰到堵車,秩序井然
回國是在杜拜(或者阿布達比)經停的,土豪國家還是牛逼的,各種配置比較頂級,能感覺到他們的富有。
另一段行程是去德國亞琛工大,亞琛工大是德國絕對的名校,類似國內的清華的地位,和清華好像也有交換生計劃。亞琛工大也有不少中國留學生,亞琛工大的實業和研發也搞的非常不錯。由於在亞琛停留期間,未待太多時間,也沒有拍照片,所以,此處不做過多描述。
雖然去過德國不止一次,但是每次還是能感覺到德國還是確實是一個各方面都非常發達的國家,這和在法國義大利等國的感受還是很不一樣的,德國人整體也是比較友善和禮貌的,但是也有部分東歐的後裔比較傲慢,比較死板,不太容易接受外界事物,對中國人相對不那麼感冒,不那麼友善。當然,咱們發展強大了,他們不友善也得友善,所以,還得自己好好發展才行。
另外一方面,就是德國人做事情的認真程度,一板一眼,包括房客預約等等這些細節,做的確實還是很到位的,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本次德國商務之行,到此結束
達到了考察目的
見了老朋友
也做了草草的簡單旅行
不虛此行
下次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