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2020-12-13 中國政府網

第一條 根據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和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准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是國務院直屬機構,為正部級。對外保留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牌子。

第三條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市場監督管理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市場監督管理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主要職責是:

(一)負責市場綜合監督管理。起草市場監督管理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有關規章、政策、標準,組織實施質量強國戰略、食品安全戰略和標準化戰略,擬訂並組織實施有關規劃,規範和維護市場秩序,營造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二)負責市場主體統一登記註冊。指導各類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個體工商戶以及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等市場主體的登記註冊工作。建立市場主體信息公示和共享機制,依法公示和共享有關信息,加強信用監管,推動市場主體信用體系建設。

(三)負責組織和指導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工作。指導地方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隊伍整合和建設,推動實行統一的市場監管。組織查處重大違法案件。規範市場監管行政執法行為。

(四)負責反壟斷統一執法。統籌推進競爭政策實施,指導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制度。依法對經營者集中行為進行反壟斷審查,負責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和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等反壟斷執法工作。指導企業在國外的反壟斷應訴工作。承擔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日常工作。

(五)負責監督管理市場秩序。依法監督管理市場交易、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的行為。組織指導查處價格收費違法違規、不正當競爭、違法直銷、傳銷、侵犯商標專利智慧財產權和製售假冒偽劣行為。指導廣告業發展,監督管理廣告活動。指導查處無照生產經營和相關無證生產經營行為。指導中國消費者協會開展消費維權工作。

(六)負責宏觀質量管理。擬訂並實施質量發展的制度措施。統籌國家質量基礎設施建設與應用,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重大工程設備質量監理制度,組織重大質量事故調查,建立並統一實施缺陷產品召回制度,監督管理產品防偽工作。

(七)負責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管理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控、國家監督抽查工作。建立並組織實施質量分級制度、質量安全追溯制度。指導工業產品生產許可管理。負責纖維質量監督工作。

(八)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綜合管理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監督工作,監督檢查高耗能特種設備節能標準和鍋爐環境保護標準的執行情況。

(九)負責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綜合協調。組織制定食品安全重大政策並組織實施。負責食品安全應急體系建設,組織指導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重要信息直報制度。承擔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日常工作。

(十)負責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建立覆蓋食品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的監督檢查制度和隱患排查治理機制並組織實施,防範區域性、系統性食品安全風險。推動建立食品生產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的機制,健全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組織開展食品安全監督抽檢、風險監測、核查處置和風險預警、風險交流工作。組織實施特殊食品註冊、備案和監督管理。

(十一)負責統一管理計量工作。推行法定計量單位和國家計量制度,管理計量器具及量值傳遞和比對工作。規範、監督商品量和市場計量行為。

(十二)負責統一管理標準化工作。依法承擔強制性國家標準的立項、編號、對外通報和授權批准發布工作。制定推薦性國家標準。依法協調指導和監督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制定工作。組織開展標準化國際合作和參與制定、採用國際標準工作。

(十三)負責統一管理檢驗檢測工作。推進檢驗檢測機構改革,規範檢驗檢測市場,完善檢驗檢測體系,指導協調檢驗檢測行業發展。

(十四)負責統一管理、監督和綜合協調全國認證認可工作。建立並組織實施國家統一的認證認可和合格評定監督管理制度。

(十五)負責市場監督管理科技和信息化建設、新聞宣傳、國際交流與合作。按規定承擔技術性貿易措施有關工作。

(十六)管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知識產權局。

(十七)完成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任務。

(十八)職能轉變。

1.大力推進質量提升。加強全面質量管理和國家質量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完善質量激勵制度,推進品牌建設。加快建立企業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強制報告制度及經營者首問和賠償先付制度,創新第三方質量評價,強化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推廣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全面實施企業產品與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培育發展技術先進的團體標準,對標國際提高國內標準整體水平,以標準化促進質量強國建設。

2.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改革企業名稱核准、市場主體退出等制度,深化「證照分離」改革,推動「照後減證」,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加快檢驗檢測機構市場化社會化改革。進一步減少評比達標、認定獎勵、示範創建等活動,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大幅壓減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促進優化營商環境。

3.嚴守安全底線。遵循「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要求,依法加強食品安全、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強化現場檢查,嚴懲違法違規行為,有效防範系統性風險,讓人民群眾買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

4.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加快清理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加強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統一執法。強化依據標準監管,強化風險管理,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和「網際網路+監管」,加快推進監管信息共享,構建以信息公示為手段、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體系。

5.提高服務水平。加快整合消費者投訴、質量監督舉報、食品藥品投訴、智慧財產權投訴、價格舉報專線。推進市場主體準入到退出全過程便利化,主動服務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積極服務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和辦事群眾,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十九)有關職責分工。

1.與公安部的有關職責分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與公安部建立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工作銜接機制。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發現違法行為涉嫌犯罪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移送公安機關,公安機關應當迅速進行審查,並依法作出立案或者不予立案的決定。公安機關依法提請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作出檢驗、鑑定、認定等協助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予以協助。

2.與農業農村部的有關職責分工。(1)農業農村部負責食用農產品從種植養殖環節到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者生產加工企業前的質量安全監督管理。食用農產品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者生產加工企業後,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監督管理。(2)農業農村部負責動植物疫病防控、畜禽屠宰環節、生鮮乳收購環節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3)兩部門要建立食品安全產地準出、市場準入和追溯機制,加強協調配合和工作銜接,形成監管合力。

3.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有關職責分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負責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工作,會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部門制定、實施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對通過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或者接到舉報發現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應當立即組織進行檢驗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並及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通報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對於得出不安全結論的食品,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應當立即採取措施。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監督管理工作中發現需要進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應當及時向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提出建議。

4.與海關總署的有關職責分工。(1)兩部門要建立機制,避免對各類進出口商品和進出口食品、化妝品進行重複檢驗、重複收費、重複處罰,減輕企業負擔。(2)海關總署負責進口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進口的食品以及食品相關產品應當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境外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可能對我國境內造成影響,或者在進口食品中發現嚴重食品安全問題的,海關總署應當及時採取風險預警或者控制措施,並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通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應當及時採取相應措施。(3)兩部門要建立進口產品缺陷信息通報和協作機制。海關總署在口岸檢驗監管中發現不合格或存在安全隱患的進口產品,依法實施技術處理、退運、銷毀,並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通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統一管理缺陷產品召回工作,通過消費者報告、事故調查、傷害監測等獲知進口產品存在缺陷的,依法實施召回措施;對拒不履行召回義務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向海關總署通報,由海關總署依法採取相應措施。

5.與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有關職責分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制定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監管制度,負責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研製環節的許可、檢查和處罰。省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生產環節的許可、檢查和處罰,以及藥品批發許可、零售連鎖總部許可、網際網路銷售第三方平臺備案及檢查和處罰。市縣兩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藥品零售、醫療器械經營的許可、檢查和處罰,以及化妝品經營和藥品、醫療器械使用環節質量的檢查和處罰。

6.與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有關職責分工。國家知識產權局負責對商標專利執法工作的業務指導,制定並指導實施商標權、專利權確權和侵權判斷標準,制定商標專利執法的檢驗、鑑定和其他相關標準,建立機制,做好政策標準銜接和信息通報等工作。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負責組織指導商標專利執法工作。

第四條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設下列內設機構:

(一)辦公廳。負責機關日常運轉,承擔信息、安全、保密、信訪、政務公開、信息化等工作。組織協調市場監督管理方面重大事故的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工作。

(二)綜合規劃司。承擔協調推進市場監督管理方面深化改革工作。組織開展相關政策研究和綜合分析。擬訂市場監督管理中長期規劃並組織實施。承擔重要綜合性文件、文稿的起草工作。承擔並指導市場監督管理統計工作。

(三)法規司。承擔組織起草市場監督管理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和規章工作。承擔規範性文件以及國際合作協定、協議和議定書草案的合法性審查工作。承擔依法依規設計執法程序、規範自由裁量權和行政執法監督工作。承擔或參與有關行政複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賠償工作。組織開展有關法治宣傳教育工作。

(四)執法稽查局。擬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及稽查辦案的制度措施並組織實施。指導查處市場主體準入、生產、經營、交易中的有關違法行為和案件查辦工作。承擔組織查辦、督查督辦有全國性影響或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大案要案工作。指導地方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工作。

(五)登記註冊局(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專業市場黨建工作辦公室)。擬訂市場主體統一登記註冊和營業執照核發的制度措施並指導實施。承擔指導登記註冊全程電子化工作。承擔登記註冊信息的分析公開工作。指導市場監督管理方面的行政許可。扶持個體私營經濟發展,承擔建立完善小微企業名錄工作。在中央組織部指導下,指導各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配合黨委組織部門開展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專業市場的黨建工作。

(六)信用監督管理司。擬訂信用監督管理的制度措施。組織指導對市場主體登記註冊行為的監督檢查工作。組織指導信用分類管理和信息公示工作,承擔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建設和管理工作。建立經營異常名錄和「黑名單」,承擔市場主體監督管理信息和公示信息歸集共享、聯合懲戒的協調聯繫工作。

(七)反壟斷局。擬訂反壟斷制度措施和指南,組織實施反壟斷執法工作,承擔指導企業在國外的反壟斷應訴工作。組織指導公平競爭審查工作。承擔反壟斷執法國際合作與交流工作。承辦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日常工作。

(八)價格監督檢查和反不正當競爭局(規範直銷與打擊傳銷辦公室)。擬訂有關價格收費監督檢查、反不正當競爭的制度措施、規則指南。組織實施商品價格、服務價格以及國家機關、事業性收費的監督檢查工作。組織指導查處價格收費違法違規行為和不正當競爭行為。承擔監督管理直銷企業、直銷員及其直銷活動和打擊傳銷工作。

(九)網絡交易監督管理司。擬訂實施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監督管理的制度措施。組織指導協調網絡市場行政執法工作。組織指導網絡交易平臺和網絡經營主體規範管理工作。組織實施網絡市場監測工作。依法組織實施合同、拍賣行為監督管理,管理動產抵押物登記。指導消費環境建設。

(十)廣告監督管理司。擬訂廣告業發展規劃、政策並組織實施。擬訂實施廣告監督管理的制度措施,組織指導藥品、保健食品、醫療器械、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廣告審查工作。組織監測各類媒介廣告發布情況。組織查處虛假廣告等違法行為。指導廣告審查機構和廣告行業組織的工作。

(十一)質量發展局。擬訂推進質量強國戰略的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承擔統籌國家質量基礎設施協同服務及應用工作,提出完善質量激勵制度措施。擬訂實施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制度、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強制報告制度、缺陷產品召回制度,組織實施重大工程設備質量監理和產品防偽工作,開展服務質量監督監測,組織重大質量事故調查。

(十二)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司。擬訂國家重點監督的產品目錄並組織實施。承擔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風險監控和分類監督管理工作。指導和協調產品質量的行業、地方和專業性監督。承擔工業產品生產許可管理和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承擔棉花等纖維質量監督工作。

(十三)食品安全協調司。擬訂推進食品安全戰略的重大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承擔統籌協調食品全過程監管中的重大問題,推動健全食品安全跨地區跨部門協調聯動機制工作。承辦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日常工作。

(十四)食品生產安全監督管理司。分析掌握生產領域食品安全形勢,擬訂食品生產監督管理和食品生產者落實主體責任的制度措施並組織實施。組織食鹽生產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組織開展食品生產企業監督檢查,組織查處相關重大違法行為。指導企業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

(十五)食品經營安全監督管理司。分析掌握流通和餐飲服務領域食品安全形勢,擬訂食品流通、餐飲服務、市場銷售食用農產品監督管理和食品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的制度措施,組織實施並指導開展監督檢查工作。組織食鹽經營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組織實施餐飲質量安全提升行動。指導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組織查處相關重大違法行為。

(十六)特殊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司。分析掌握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和嬰幼兒配方乳粉等特殊食品領域安全形勢,擬訂特殊食品註冊、備案和監督管理的制度措施並組織實施。組織查處相關重大違法行為。

(十七)食品安全抽檢監測司。擬訂全國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並組織實施,定期公布相關信息。督促指導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召回。組織開展食品安全評價性抽檢、風險預警和風險交流。參與制定食品安全標準、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承擔風險監測工作,組織排查風險隱患。

(十八)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局。擬訂特種設備目錄和安全技術規範。監督檢查特種設備的生產、經營、使用、檢驗檢測和進出口,以及高耗能特種設備節能標準、鍋爐環境保護標準的執行情況。按規定權限組織調查處理特種設備事故並進行統計分析。查處相關重大違法行為。監督管理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和檢驗檢測人員、作業人員。推動特種設備安全科技研究並推廣應用。

(十九)計量司。承擔國家計量基準、計量標準、計量標準物質和計量器具管理工作,組織量值傳遞溯源和計量比對工作。承擔國家計量技術規範體系建立及組織實施工作。承擔商品量、市場計量行為、計量仲裁檢定和計量技術機構及人員監督管理工作。規範計量數據使用。

(二十)標準技術管理司。擬訂標準化戰略、規劃、政策和管理制度並組織實施。承擔強制性國家標準、推薦性國家標準(含標準樣品)和國際對標採標相關工作。協助組織查處違反強制性國家標準等重大違法行為。承擔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管理工作。

(二十一)標準創新管理司。承擔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企業標準和組織參與制定國際標準相關工作。承擔全國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相關工作。管理商品條碼工作。組織參與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電工委員會和其他國際或區域性標準化組織活動。

(二十二)認證監督管理司。擬訂實施認證和合格評定監督管理制度。規劃指導認證行業發展並協助查處認證違法行為。組織參與認證和合格評定國際或區域性組織活動。

(二十三)認可與檢驗檢測監督管理司。擬訂實施認可與檢驗檢測監督管理制度。組織協調檢驗檢測資源整合和改革工作,規劃指導檢驗檢測行業發展並協助查處認可與檢驗檢測違法行為。組織參與認可與檢驗檢測國際或區域性組織活動。

(二十四)新聞宣傳司。擬訂市場監督管理信息公布制度,承擔新聞宣傳、新聞發布管理工作。組織市場監督管理輿情監測、分析和協調處置工作。協調組織重大宣傳活動。

(二十五)科技和財務司。擬訂實施相關科技發展規劃和技術機構建設規劃,提出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等重大科技需求,承擔相關科研攻關、技術引進、成果應用工作。承擔機關和直屬單位預決算、財務審計、國有資產、基本建設和各類資金、專用基金及制裝管理工作。指導市場監督管理系統裝備配備工作。

(二十六)人事司。承擔機關和直屬單位的幹部人事、機構編制、勞動工資和教育工作。指導相關人才隊伍建設和基層規範化建設工作。

(二十七)國際合作司(港澳臺辦公室)。承擔市場監督管理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工作,承擔涉及港澳臺的交流與合作事務。承擔有關國際合作協定、協議、議定書的籤署和執行工作。承擔技術性貿易措施有關工作。承擔機關和直屬單位外事工作。

機關黨委。負責機關和在京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離退休幹部辦公室。負責機關離退休幹部工作,指導直屬單位的離退休幹部工作。

第五條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機關行政編制805名(含兩委人員編制2名、援派機動編制3名、離退休幹部工作人員編制15名)。設局長1名,副局長4名,司局級領導職數120名(含食品安全總監1名、總工程師1名、市場稽查專員4名、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1名、離退休幹部辦公室領導職數2名)。

第六條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所屬事業單位的設置、職責和編制事項另行規定。

第七條 本規定由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負責解釋,其調整由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按規定程序辦理。

第八條 本規定自2018年7月30日起施行。

相關焦點

  • ...印發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國辦發〔1998〕9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經國務院批准,現予印發。
  • 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更名為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仍由應急管理部管理。應急管理部的非煤礦山安全監督管理職責劃入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
  • ...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各盟市委,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區各部、委、辦、廳、局和各人民團體: 《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經自治區黨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審核後,已報自治區黨委、政府批准,現予印發。
  • 海關總署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第一條 根據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和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准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海關總署是國務院直屬機構,為正部級。
  • 內蒙古廳級單位公布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下)
    內蒙古自治區體育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第一條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的《內蒙古自治區機構改革方案》和自治區印發的《內蒙古自治區機構改革實施意見》,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內蒙古自治區體育局是自治區人民政府直屬機構,為正廳級。
  • 中國人民銀行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第一條 根據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和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准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中國人民銀行是國務院組成部門,為正部級。
  • ...管理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 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
    (十七)職能轉變。市林業和草原局(市園林管理局)要切實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程,加強森林、草原、溼地監督管理的統籌協調,大力推進國土綠化,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加快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統一推進各類自然保護地的清理規範和歸併整合。
  • 遼寧省林業和草原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第一條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遼寧省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遼寧省林業和草原局是省自然資源廳的部門管理機構,為副廳級。必要時,可以提請省應急管理廳,以省應急指揮機構名義,部署相關防治工作。  (十二)監督管理林業和草原中央及省級資金,提出林業和草原預算內投資、財政性資金安排建議,按省政府規定權限,審核省政府規劃內和年度計劃內投資項目。參與擬訂林業和草原經濟調節政策,組織實施林業和草原生態補償工作。
  • 商城縣政府辦公室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商城縣政府辦公室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第一條第五條  縣政府辦公室設下列內設機構:(一)綜合室負責聯絡金融管理部門、金融機構及其駐我縣分支機構,引導、協調和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力度;促進全縣資本市場改革、培育和發展;負責小額貸款公司和融資性擔保機構的監督管理;統籌協調全縣防範、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承辦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 科學技術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第一條 根據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和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准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科學技術部是國務院組成部門,為正部級,對外保留國家外國專家局牌子。
  • 印發廣東省教育廳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印發廣東省教育廳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各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省府直屬有關單位:  《廣東省教育廳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已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現予印發。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二○○○年四月十八日廣東省教育廳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根據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廣東省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粵發[2000]2號),設置教育廳。
  • 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_「三定...
    第五條 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設下列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應急管理辦公室)。負責機關日常運轉工作,承擔政務運行、政務信息、政務公開、督查督辦、安全、保密、機要、檔案、信訪、平安建設、綜合治理等工作;負責承辦綜合性會議;承擔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工作;組織協調全省市場監督管理方面重大事故的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工作。
  •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林業和草原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
    各縣市黨委、政府,州委和州級國家機關各部委辦局,各人民團體,州屬有關事業單位: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林業和草原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經州委機構編制委員會2019年第1次會議研究、八屆州委常委會第95次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霍邱縣文化旅遊體育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十)負責全縣各類出版物的出版發行,初審並報批出版、發行、印刷和著作權管理代理機構;管理全縣著作權(包括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監督管理從事出版活動的民辦機構。(十二)統籌文化旅遊體育市場發展,開展全縣文化旅遊體育市場綜合執法,組織查處全縣性、跨區域文化旅遊體育市場的違法行為,督查督辦重大案件,維護市場秩序;指導推進文化、旅遊、體育、廣電、新聞出版版權行業意識形態工作、法治宣傳和信用體系建設;依法規範文化文物和旅遊體育市場;依法監督管理文物市場;配合開展「掃黃打非」行動;負責旅遊安全綜合協調和監督管理,指導應急救援工作;負責對文化旅遊體育經營單位的審核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第一條 根據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和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准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是國務院組成部門,為正部級。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家林業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國辦發〔2008〕9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國家林業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已經國務院批准,現予印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廳    二○○八年七月十日 國家林業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根據《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2008〕11號),設立國家林業局
  • 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國辦發〔2008〕7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文化部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已經國務院批准,現予印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廳                          二○○八年七月十日 文化部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根據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准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和《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主要職責和人員編制
    新華網北京5月15日電(記者 張晉龍)中國機構編制網今日公布了有關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設17個內設機構,總局機關行政編制為345名,其中:局長1名、副局長4名。
  • 印發廣東省林業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印發廣東省林業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廣東省林業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已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現予印發。
  • "三定"是對各部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簡稱
    2008年10月16日15時,中央編辦副主任黃文平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就「落實國務院部門『三定』規定,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與網友在線交流。    [網友 小兔子不乖]中央編辦是個什麼樣的機構,能否請黃主任先給網友介紹一下?因為對於絕大多數的網友來講,這個機構還是比較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