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唐燁
編輯:俊熙
二戰結束以後,基於《波茨坦公告》日本不再享有完整的軍事權利,其軍事行動僅限於自衛,並且不得擁有正規部隊。但時過境遷,日本想突破這一桎梏的野心昭然若揭,近期日本議會上就"自衛權"的界定進行了激烈的爭論,依照日本內閣的意思,自衛不代表束手就擒,日本在特定條件下將擁有主動攻擊的權利。
日本欲行使攻擊權利
據參考消息網報導,日本議會就憲法規定的自衛權的範圍進行了辯論,提出這一命題的主要原因在於以首相安倍為首的自民黨想要通過重新定義自衛權來獲取打擊敵軍基地的權力。
按照國際條約以及日本憲法,只有在受到敵對勢力攻擊時日本自衛隊才能夠有針對性地實施反擊,但很明顯現在的日本政府並不滿足於在被動挨打時還手。自民黨此次提出要將規定當中的相關措辭更改為"自衛反擊能力",這樣能夠使日本自衛隊在檢測到敵軍有攻擊意圖時就採取反擊行動。
文字遊戲
事實上這只是日本玩的一個文字遊戲,雖然看上去是"自衛"和"反擊",但實際上日本希望做到的是在敵軍為飛彈填充燃料或者艦艇飛機出動時就對其基地進行直接打擊,也就是說只要雙方進入對峙狀態,日本就可能基於不確定的偵查結果而有權率先攻打鄰國,而非在受到緊迫威脅時才採取自衛行動。
"主動自衛"並非易事,能否施行未可知
雖然日本自民黨此次提出了"自衛反擊",但眾多在野黨表示強烈反對,因為這樣擴大自衛權不符合國際法的規定,必然會使日本陷於不利的境地。還有右翼分子指出,保衛日本必須擁有正規軍,這顯然也是目前國際社會所不能容忍的,但實際上日本早就開始了自衛隊正規部隊化的進程。
除了提議遭到反對外,日本目前的硬實力還不支持其對敵基地進行打擊,如果日本想要通過獲取的敵軍行動信息來實施主動攻擊,那麼就需要日本有優秀的偵查能力和先進的飛彈制導技術,否則敵軍是否出擊、敵軍出擊的方位在哪裡、如何對移動目標進行打擊,都會成為日本難以解答的問題。
但是日本畢竟有著深厚的軍工基礎,想必假以時日對日本來說要擁有這些能力並非難事。因此還是要提高警惕,堅決防止日本軍國主義的抬頭。
免責聲明:本文由《大漠軍武》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