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主體是經濟運行最基本的單位,保住市場主體,才能保住就業、保住民生。因此,我們必須盡力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為完成這一任務,一系列政策措施已開始發力,並為我國經濟穩步復甦注入了新的動能——
湖北:
降本減負讓市場主體活起來
「餐飲業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最大,政府免了我們一年的增值稅。算下來,全年可減稅7萬多元,這讓企業更有活力了。」在湖北武漢武昌區經營海鮮餐廳的王志偉說。
像王志偉這樣享受政策紅利的小規模納稅人(含個體戶),武漢共有66萬餘戶,政策受惠面達到95%以上。
「落實政策不能留餘地。」針對企業復工復產中遇到的難點、堵點,武漢市稅務局落實落細有關政策規定,及時出臺了操作性文件,明確了「網上申請、即時核准、後續核查」的簡易辦理流程。截至目前,已減免房產稅6133戶次、城鎮土地使用稅6342戶次,累計減免「房、土」兩稅6.82億元。
與此同時,湖北還將適時降費減租。除高耗能行業外,階段性降低企業用電價格;對承租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的中小微企業,免收3個月的租金,再減半徵收6個月的房租等。
據介紹,今年前4個月,湖北省「減、免、緩、退」稅費總額已達367.8億元,降本減負效果明顯。(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柳潔)
浙江杭州:
數字金融為企業及時「輸血」
「想不到申請當天就得到了反饋,100萬元信用貸很快就到帳了。」浙江杭州阿迪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主營粽子、年糕等產品的小微企業。近來,企業擴大生產急需資金,但苦於缺少合適抵押物,資金一直沒有著落。幾天前,公司總經理孫新志在得知可通過線上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申請信用貸款後,他立即向農業銀行申請了「小微網貸」,一下子解了燃眉之急。
不僅要讓中小微企業能夠拿到貸款,還要拿得快、拿得便利。浙江杭州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同時,藉助數字金融的獨特優勢,不斷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5月30日,「杭州e融」綜合服務平臺正式發布,並完成「首單」業務——通過該平臺,杭州某小微企業從杭州銀行獲得融資授信,利率不到5%,減輕了企業融資負擔。
「藉助數字金融,能夠有效打通銀企信息壁壘,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杭州市金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利用大數據技術對企業精準畫像,可以克服金融服務「晴天送傘、下雨收傘」問題,及時為小微企業「輸血」。
據介紹,杭州將推動更多相關數據向金融機構開放,解決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讓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小微企業。(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柳文)
【編輯:田博群】
編輯:樊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