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內支持保釣的朋友們都聽說過日本有個日本青年社,在釣魚島上建起燈塔的就是他們。日本青年社是日本三大黑社會之一的住吉會的下屬團體。1978年,日本青年社8名成員成功登島,在釣魚島上建起一座高5.5米的燈塔。
本文來源:《老年生活報》2012年9月12日第8版,作者:王小波,原題:《日本是怎麼搶奪釣魚島的》
在19世紀末爆發中日甲午戰爭前,日本沒有對中國擁有釣魚島諸島的主權提出過異議。可是,釣魚島為何卻在日本的實際控制之下?
日冒險家最初想採鳥毛
正因為日本堅持釣魚島是無主地,那麼日本歷史大吹特吹第一個登上釣魚島並進行開發的冒險家就不足為奇了。此人便是古賀辰四郎,生於1856年,福岡縣人。據說此人生性不安分,喜好冒險。古賀辰四郎在石垣市做生意的時候,聽別人說起了釣魚島的事情,便在1884年首次登上釣魚島,發現島上信天翁成群,正值產卵期。他想大量採集島上羽毛以獲取高額利潤,便向衝繩縣官府申請開拓釣魚島。然而,古賀辰四郎的申請被打了回來,原因是日本政府當時搞不清釣魚島的歸屬,擔心引起鄰國的不滿。但很快,日本政府便褪下了那份虛偽的謹慎。1895年1月14日,日本內閣會議通過決議,把釣魚島納入了衝繩縣的管轄範圍,並在島上豎立標牌。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隨著北洋艦隊失利,中國戰敗。1895年中日籤訂《馬關條約》,中國割讓臺灣、澎湖及附屬島嶼給日本。釣魚島是臺灣的附屬島嶼,當然也在條約的範圍之內。而日本竟不等條約籤字,就佔有了這些島嶼。
1941年12月9日,中國對日本正式宣戰,宣布廢除包括《馬關條約》在內的一切中日條約。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國在開羅發表宣言,堅持日本無條件投降,剝奪日本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在太平洋上奪得或佔領的一切島嶼,把日本侵佔的中國領土如東北、臺灣、澎湖及其附屬島嶼歸還中國,其中自然也應包括釣魚島。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臺灣回歸了祖國,但釣魚島等島嶼卻被美軍佔作靶場。1951年,美、日背著戰勝國中國,非法籤訂了《舊金山對日和約》。該和約第二條雖然載明日本放棄其對臺灣及澎湖列島的一切權利、名義與要求,但第三條卻錯誤地把日本所竊取的釣魚島等島嶼歸在美國託管的琉球管轄區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