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衛生組織近期發布的關於2019年全球菸草流行報告,對加熱菸草製品與電子尼古丁輸送系統產品進行分析與解讀,前者以IQOS模式為代表,後者數量眾多,如在美國火熱的JUUL以及國內諸多電子菸創業產品。
報告內容肯定了霧化型電子菸釋放的有毒物質的確低於傳統菸草產品。但同時,世衛組織在報告中強調稱,「雖然就電子菸觸發的具體風險還沒有作出結論性評估,但毫無疑問,電子菸有害,應當加以管理」。
至於該份報告是否會影響到國內目前正如火如荼的電子菸創業風口?深圳市無煙城市項目技術官員熊靜帆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影響有限」。
電子菸確實「有毒」
目前國內市場流行的電子菸主要系由電池、加熱蒸發裝置和裝有煙液的煙管組成,可通過霧化手段將含有尼古丁的煙液變成蒸氣讓用戶吸入。主打「無焦油」「低毒性」特徵受到年輕人追捧。
該份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以菸草巨頭美國菲利普·莫裡斯國際公司為例,該公司通過所謂的「不燃燒香菸」運動企圖樹立大眾健康夥伴形象,但實際是在推銷其電子菸等產品。世衛組織控煙官員潘潔蘭表示:「沒有證據表明電子菸可以幫助人們戒菸,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電子菸生產銷售廠商能夠向其當局提供足夠的證據證明電子菸可以幫助戒菸。另外,禁止對電子菸進行虛假宣傳,監管規範電子菸的營銷宣傳非常重要。」
報告指出,加熱不燃燒菸草製品(HTPs)是在加熱菸草或激活含有菸草的裝置時產生含有尼古丁和有毒化學物質的菸草製品,這些氣霧在使用者吮吸或抽相關裝置的過程中被吸入,含有高度成癮性物質尼古丁,無菸草添加劑,並且通常是調味的。菸草的形式多種多樣,可能經過專門設計的香菸(如「heat sticks」, 「Neo sticks」 )或是小煙、板煙條的形式。
根據現有證據,報告稱,HTPs產生的許多有害化學物質與傳統捲菸產生的有害化學物質相似,但通常水平較低。然而,也有一些證據表明,HTP中存在新的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在常規捲菸的排放物中不存在,並且可能具有某種程度的毒性和相關的危害。
另外,針對電子菸廠商主打的「戒菸」噱頭,該報告也予以否定,稱HTPs是菸草產品,因此即使菸草使用者將常規捲菸轉換為HTPs也不會構成戒菸。關於吸菸者從傳統捲菸轉向只用HTPs的說法沒有事實根據需進一步的獨立研究來收集更多信息和提供政策依據。
尼古丁鹽發明人、電子菸品牌喜霧創辦人邢晨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電子菸是是相對的「無害」,而不是絕對的「無害」。所以喜霧一直強調產品是面向成熟菸民,禁止向未成年和孕婦銷售。
鉑德電子菸方面對第一財經記者回復稱,世衛組織報告表述「ENDS相關的具體風險水平尚未最終估算「,「ENDS無疑是有害的,因此應當受到監管。」但同時,報告也指出:相對於捲菸,從這些產品中接觸到的有害和潛在有害的化學物質可能更低,但與電子尼古丁傳送系統(ENDS)相比更高。具體產品排位是:香菸>IQOS類加熱不燃燒菸草製品>Juul類電子尼古丁傳送系統(電子霧化煙)。因此鉑德表示,電子尼古丁傳送系統類電子菸的危害最小,提倡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電子霧化煙不是完全無害的產品,鉑德方面表示,但相比傳統菸草、新型菸草(加熱不燃燒)而言,電子霧化煙的危害更小。相比於菸草,電子霧化煙是減害的產品。
政策落地前求生
多位投資界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政策將成為對國內電子菸行業造成』一刀切「打擊的最大懸念。
7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表示,鑑於電子菸具有不安全性,對青少年健康行為習慣的形成會存在影響,所以必須嚴格加強電子菸的監管,按照我們成立的控煙履約部際協調領導小組的工作安排,目前國家衛生健康委正在會同有關部門開展電子菸監管的研究,計劃要通過立法的方式,對電子菸進行監管。
邢晨悅稱,目前世界各國對電子菸的態度不一,有的態度尚未明朗,有的傾向於禁止,有的則積極支持,比如英國和紐西蘭,英國公共衛生部PHE曾明確表示電子菸的危害性比傳統香菸低95%,甚至將電子菸稱之為"公共衛生必需品」;紐西蘭政府為了宣傳電子菸,專門開設了一個電子菸網站,因為「電子菸有潛力幫助菸民,為紐西蘭的2025年無煙目標做出貢獻」。
雖然美國有些城市對電子菸態度相對比較「強硬」,邢晨悅表示,比如舊金山就頒布了針對電子菸的禁售令,但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網站一直以來都公開表示「完全使用電子菸為替煙產品可能會對健康的未懷孕的成年菸民有好處」。CDC最新研究顯示,沒有證據證明抽電子菸的菸民會逐漸成為傳統香菸的菸民,相反,日常使用電子菸的菸民比不使用電子菸的菸民,在未來兩年內戒菸的可能性高77%。
邢晨悅強調稱,喜霧從未說過電子菸無害,但的確比抽菸少攝入了很多致癌物,也減少了二手菸危害;第二,電子菸含尼古丁,所以不建議非菸民嘗試,但在使用含尼古丁產品時,電子菸相對香菸產生的有害物少;第三,電子菸作為新型菸草產品,相關研究和數據還較少,對於它是否危害大這一點來下結論為時過早,所以我們支持對這個市場進行監管。
關於電子菸產品的毒性問題一直是該類賽道頗受詬病的癥結,不同廠商採取自建實驗室驗成分、強調毒性低於傳統菸草、不向青少年兜售等說辭進行應對,也有廠商直接避開爭議性物質,如雪加推出電子換彈霧化咖啡產品,拓展非尼古丁品類,雪加品牌創始人王颯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團隊將雪加定性在「咖啡類科技硬體」品類中,通過天然咖啡提取物增加霧化咖啡層次,且咖啡因含量符合相關標準要求。
即使去除焦油與尼古丁,霧化電子菸在加熱過程中不可避免產生毒性物質,對此,雪加合伙人李澤堃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電子菸為產生大煙霧,通過加熱達到幾百度高溫,高溫造成分子裂變產生大量的甲醛,是不健康的。但目前質量更高的電子菸產品可以以較少煙霧量滿足菸民對尼古丁的含量需求。
另外,雪加內部人士補充稱,針對電子菸產品的新國標對甲醛技術與重金屬含量提出非常高的檢測標準,該類產品如果滿足國標要求的話,便會打消消費者對安全的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