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大家喜提七天國慶長假!相信各位寶爸寶媽都已經在想帶孩子去哪裡玩了,出行技術的發展已經降低了出行的時間成本,出遊選擇的範圍也相應變大。
出國遊,一覽異國的山水和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的同時,增加孩子的視野。
國內遊,讓孩子了解國家的幅員遼闊,體會不同的生活形態。
周邊遊,整天窩在家裡絕對不是一個好選擇,去一趟附近的公園也有點辜負這個假期。
針對附近遊,下面我們推薦幾個好玩又具有教育意義的地點供大家參考:
1. 周邊古蹟:
古蹟,是先輩們給我們留下的財富,各種古蹟中涵蓋政治、防禦、宗教、祭祀、居住、生活、娛樂、勞動、社會、經濟、教育等多方面領域。
歷史教育非常重要,歷史並不是我們讀的那些歷史課本,而是在整個歷史發展過程中,政治、經濟、文化、人文、生活等等的發展過程和規律。
在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需要對社會發展的各種預判,那麼依據從何而來,我們可以看到社會的發展並沒有出現斷代式發展,而是很好的把新的理論、技術、實踐融合進了社會發展當中,延續著歷史在前進。
歷史的學習會讓孩子更加的能從根本上看問題,做到明古識今看未來。
2.博物館:
博物館裡的展品包羅萬象,很多內容是日常生活中不具有的資源。很多展品按著一定的規律橫向和縱向展示,是世界萬物更為具體化的總結和發展規律展現。
博物館能增加孩子的認知、探索和求知的欲望。
3. 科技館:
科技時刻的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科技本來就是這個自然界存在的,更多的是我們努力去發現和利用的過程。
科技館讓孩子親身經歷那些「不可思議」的事情,一定會在他那小小的心靈中留下印記,只要調動他去探索,未來的一個科學家就這樣誕生了。
4. 圖書館:
書籍是最好的記錄和表達的形式,書裡裝著整個世界,也有詩和遠方。當下網際網路上的內容也有很多,網際網路內容的結構化和系統化目前還沒有完善的很好,這也是未來網際網路內容發展的必然趨勢。
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並不是拘泥於內容表現形式,不適合長時間在電子產品前閱讀的孩子來說,書籍是養成閱讀習慣的最好方式。
準備工作:
首先是選擇,即使選擇了去博物館,那麼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博物館,如:自然博物館、歷史博物館、人文博物館、革命史博物館等等。所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和喜好選擇對應的博物館。
其次是預習,相信去上面任何一個地方,孩子都能提出十萬個為什麼,為了讓這次旅行不是走馬觀花,也讓孩子有所獲得,我們需要補充對應的知識,做好孩子的導遊。
結束語:
這幾個地方不僅僅是長假,平時也應該多帶孩子去。未來的世界有著很大可以想像的空間,真正能改變和參與未來的是這些孩子們,他們需要的是更加綜合的素質來適應和改變未來。
最後希望所有的孩子和家長度過一個完美且快樂的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