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引領」是武漢責任,也是武漢機遇

2021-03-04 長江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囑託我們建設大武漢,湖北省委要求武漢擔當「一主引領」責任。加快打造「五個中心」,將大武漢推向強武漢的本質是什麼?武漢如何在「一主引領」中擔起責任,同時也抓住機遇?長江日報記者就這些問題對華中科技大學區域經濟學專家羅勇進行了訪談。

訪談嘉賓: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區域經濟學副教授羅勇。

「大武漢」強起來,不只是為了武漢的發展,更是為了湖北的發展

長江日報:如何理解「五個中心」的定位,又如何理解武漢在「一主引領」中的責任?

羅勇:經濟增長被認為是一個由點到面、由局部到整體依次遞進,有機聯繫的系統。區域經濟的發展往往是以非平衡的方式進行,經濟增長並非同時出現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強度首先出現在一些增長點或增長極上,這些增長點或增長極通過不同的渠道向外擴散,對整個經濟產生不同的最終影響。  

    

經濟增長極作為一個區域經濟發展的新的經濟力量,它自身不僅形成強大的規模經濟,也對其他區域產生極化與擴散效應。極化效應促成各種生產要素向增長極的回流和聚集,擴散效應促成各種生產要素從增長極向周邊地區的擴散。在發展的初級階段,極化效應是主要的,當增長極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極化效應削弱,擴散效應加強。    

從經濟發展規律及歷史實踐來看,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條件較好的少數地區和少數產業帶動,所以應把少數區位條件好的地區和少數條件好的產業培育成經濟增長極。就湖北乃至長江中遊地區而言,「龍頭」非武漢莫屬。在國家和區域期待中,武漢打造「五個中心」,成為一個升級版的中部增長極,才能進一步帶動湖北省、長江中遊成為一個更高量級的增長極,推動全國更加均衡地高質量發展。    

武漢要真正扛起「一主引領」的重任,還需要進一步提升發展量級、城市能級,發揮更強輻射能力和帶動作用。當前武漢正處在加速發展的關鍵期,可謂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支持武漢做大做強,很有必要也相當迫切。    

「大武漢」變為「強武漢」,不僅僅是為了武漢的發展,更是為了湖北的發展。武漢發展不好,缺少了領頭羊,湖北的發展也就難以實現。

羅勇:增長極是個相對長期的概念,是一個城市或者區域較長時期快速增長形成的結果。不管現在的增速夠不夠,也不能否認它經過較長時期快速發展形成的領先格局和結果。武漢當然是一個增長極,至少在湖北乃至中部地區,而且還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極化效應較為明顯。北上廣深是更典型的增長極,它們比武漢發展早,所處的發展階段比武漢要高。前面講過,當增長極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極化效應削弱,擴散效應加強。而北上廣深的擴散效應就在明顯加強。這些地方實施的「退二進三」「騰籠換鳥」,就是一種產業擴散、資源溢出效應。

    

有人認為武漢首位度太高、擴散效應不強,其實經濟發展有其內在規律,培育增長極,激發非均衡發展,最後實現均衡發展,這是有一個過程的。湖北、長江中遊有武漢這樣一座能夠產生極化效應的城市,這其實是區域發展之福。

    

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就是要成為全國範圍內有較強影響力和帶動力的增長極。現在應當善待善用這個增長極,武漢儘快做大做強,把湖北省、長江中遊的資源留在本區域內,力爭在資源存量基礎上形成資源增量,產生更大的資源集聚效應,儘早發揮它的擴散效應和輻射帶動作用。

羅勇:對於加快武漢發展,中央和湖北都還是有不少政策傾斜的。就以此次疫情期間為例,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對武漢、湖北要「搭把手、拉一把」,中央各部委都出臺了扶持政策,目前已有大批扶持武漢、湖北發展的項目落地開工,這對武漢來說,都是機遇。

    

但發展不能「等靠要」,武漢的發展要以我為主、自主規劃、主動爭取。即使是中央扶持,也需要武漢做好前期項目規劃論證,主動與中央有關部門匯報、溝通和對接。武漢的發展還是要立足自我,這方面武漢是有基礎和條件的。雄厚的產業基礎、豐富的科教資源、千萬級的人口規模和得中獨厚的區位優勢,都是進一步提升武漢發展水平的底氣。    

武漢當前處於一個快速發展的關鍵期和機遇期,就好比一輛剛剛加速的火車,只要動力足夠,將會越跑越快。武漢要發展,經濟是基礎,產業是支撐,人才是抓手,項目是載體,創新是根本。而這些條件,武漢都基本具備,需要沿著這些方向,進一步提升能級。這就需要武漢提高效率,搶抓機遇,搶佔先機。同時敢於爭先,勇於領先,進一步通過改革推動政策創新、制度創新、機制創新,有效激發內生動力。

長江日報:國內區域發展態勢是千帆競發,武漢如何強化五大中心功能,自己能做什麼?市場能提供什麼機遇?    

羅勇:武漢發展目標是力爭到2025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4萬億,同時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62%左右,工業增加值佔比達27%左右,數字經濟佔比超過50%。總的來說,就是產業高端化。武漢的目標和發展路徑已經非常明確,武漢也具備實現這些目標的基礎條件和資源優勢。如果舉措有力,落實到位,武漢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未來可期。

    

在發展的過程中,要更加注重市場力量的發揮。五大中心,最終都是要靠市場說話,靠數據說話的。有大量在行業內有話語權的上位企業,有在國內甚至國際上有競爭力的產業,我們才敢說是經濟中心。有大量的科技人才、創新型企業和原創性成果,我們才敢說是科技創新中心。有良好的交通基礎設施、高效運作的物流體系和繁榮的商貿行業,我們才敢說是商貿物流中心。有大量的外商投資企業、境外遊客和留學生以及與國外的經貿、產業、文化等交流互動,我們才敢說是國際交往中心。有相當數量的金融機構、足夠多的上市公司和發達的金融業,我們才敢說是區域金融中心。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也是為了調動市場的力量,讓市場在這些中心的形成中發揮基礎性作用。只有這些中心得到市場認可,我們才有底氣說我們是真正的國家中心城市。

長江日報出品 採寫:記者楊於澤 編輯:曹欣怡 校對:張瑩瑩


相關焦點

  • 從「一城」到「一圈」 「一主引領」共舞荊楚未來
    其中,作為區域發展戰略之一的「一主引領」,不再局限於武漢「一城」,而是既充分發揮武漢的龍頭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又充分發揮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對湖北全域的輻射帶動作用。從「一城」到「一圈」,從「單點」到「塊狀」,武漢「龍頭」地位,更加凸顯。新起點、新使命。
  • 強化「一主引領」!市委全會明確「十四五」新目標:打造「五個中心...
    全會認為,今年是武漢發展史上極不平凡、極其艱難的一年,也是攻堅克難、奮發有為的一年。全會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武漢、參加湖北代表團審議時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認真總結我市「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深入分析新發展階段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提出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明確「十四五」時期武漢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和主要目標。
  • 應勇宣布武漢城市圈大通道、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開工,強調更好...
    湖北日報訊(記者周呈思)12月7日上午,武漢城市圈大通道、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工程正式開工建設。省委書記應勇宣布工程開工並現場調研。應勇強調,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著力構建「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的區域發展布局,武漢既要加快資源聚集、功能培育,做大做強,也要更好發揮龍頭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與武漢城市圈其他城市深化要素整合、產業對接等,加快同城化發展,進而帶動湖北全域發展。
  • 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今日在漢開幕
    按照「主題分類布展」的原則,本屆農博會分A、B館兩層布展,一樓A館主要為脫貧攻堅、全省鄉村振興、精緻農業展區,並布置了100平米的援疆援藏、長江十年禁捕主題展覽。攝影:高勇、苗劍啟動儀式上,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正式揭牌。今年6月,農業農村部批覆同意湖北武漢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武漢成為繼南京、太谷、成都、廣州後全國第五個,也是華中區域唯一一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 應勇強調更好發揮武漢龍頭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12月7日上午,武漢城市圈大通道、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工程正式開工建設。省委書記應勇宣布工程開工並現場調研。應勇強調,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著力構建「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的區域發展布局,武漢既要加快資源聚集、功能培育,做大做強,也要更好發揮龍頭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與武漢城市圈其他城市深化要素整合、產業對接等,加快同城化發展,進而帶動湖北全域發展。
  • 助力鄉村振興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開幕
    12月16日,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開幕,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於同日揭牌,金融服務「三農」授信等33個農業招商引資項目現場籤約。15日,武漢市委副書記、市長周先旺與原農業部黨組成員、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會長、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張玉香等出席開幕式的嘉賓座談。
  • 推進區域協調發展 打造武漢城市圈同城化核心區
    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提出,優化區域發展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發展要求,著力構建「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的區域發展布局,加快構建全省高質量發展動力系統。  應該說,推進區域協調發展,鄂州下了先手棋,並探索出了一定的經驗與路徑,武鄂同城化便是其實踐篇。  新徵程,譜新篇。
  • 武漢「走狗屎運」的城中村,地理位置偏僻,卻迎來3次好機遇!
    武漢「走狗屎運」的城中村,地理位置偏僻,卻迎來3次好機遇!武漢又名江城,位於特大城市江漢平原東部,也是長江經濟帶的核心城市。 是辛亥革命的發源地,這裡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溼地資源、淡水資源和生物資源。武漢近年來經濟發展也很快,特別是第二產業,武漢發展了一個區域一體化的幾個老城中村,進入了改造拆遷範圍。 有些城中村的改造條件還很好。近年來,許多城市迎來了城中村的拆遷改造,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永豐大街上有這樣的貧困村。 這裡偏僻,交通不便,經濟發展暫時落後,被當地人稱為「漢陽的西伯利亞」。
  • 武漢「十四五」新目標: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
    楚天都市報12月19日訊(記者李月媛 通訊員陳雅嵐)12月18日,中共武漢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召開,分析了新形勢新任務,審議通過了《中共武漢市委關於制定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規劃建議》)。12月19日,中共武漢市委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中共武漢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精神。
  • ...學家熱議武漢「反彈力」 「不服周」的武漢人打不倒、站得直...
    武漢綠色網絡信息服務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葉志鋼:在復工復產戰疫中,光谷企業挺起創新脊梁武漢綠色網絡信息服務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葉志鋼對疫情後「不服周」的武漢人的衝勁、拼勁和韌勁,特別有共鳴。他說:「光谷這一批新武漢人是新武漢精神的代表,從草根做起、在民居創業,打不倒、站得直、跑得快。在復工復產戰疫中,光谷企業挺起創新脊梁。」
  • 武漢城市圈大通道開工建設,全長約360公裡
    為響應國家發改委《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關於「超大城市積極推動產業和人口向一小時交通圈地區擴散」的相關要求,根據《湖北省疫後重振補短板強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的目標要求,結合武漢的城市功能定位和疫後重振需要,今年12月,武漢適時啟動武漢城市圈大通道建設,打造武漢城市圈「1小時通勤圈」核心架構。
  • 臺灣康寧大學武漢聯絡處揭牌儀式在湖北武漢舉行
    臺灣康寧大學武漢聯絡處揭牌儀式在湖北武漢舉行 2016年06月21日 10:1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6月21日武漢訊 日前,臺灣康寧大學武漢聯絡處揭牌儀式在漢舉行
  • 武漢佰鈞成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耿標:第三態的營造對武漢有獨特...
    記者胡冬冬 攝)長江日報-長江網10月24日訊(記者陳潔)「第三態既不是工作態,也不是生活態,第三態的營造對武漢有獨特的價值。」佰鈞成董事長耿標稱,隨需而動、隨創而動,未來,全球將進入轉型發展期。大眾消費將向小眾消費、個性消費轉變,三者並存,小眾消費和個性消費會越來越多。
  • 「時間的朋友」智囊團 談「本土時代」的武漢機遇
    2020年,他們心牽武漢——何帆:疫情時坐著卡車就來武漢了著名經濟學者、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何帆,有著20多年政策研究和市場諮詢經驗,曾出版《變量》《大局觀:真實世界中的經濟學思維》等多部專著,也是得到App上的多門熱門課程主理人。從2018年開始,何帆就決定要用30年時間記錄中國的經濟變遷。跨入2020年,自3月他就啟動了今年的調研。
  • 除去武漢大學外,在武漢華中農業大學本身實力也是直逼「985」
    武漢作為我國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當地的教育發展在我國也是比較前列的,在我國每年的高考生中都有著很多人希望自己能夠報考上武漢的大學在武漢眾多的大學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當屬於武漢大學,這所全國知名的985高等院校,在我國所有的985院校中也是排在前幾的行列中,學校本身除了自身實力強勁外,學校的環境也是被列為我國最美大學之一,正是因為武漢大學這種種美譽的耀眼光芒,將在武漢的其他大學全部遮蔽了,使得很多人都以為武漢只有武漢大學這一所牛逼院校。
  • 新漢陽火車站命名為「武漢西站」武漢東武漢南武漢北還會遠嗎?
    7日,《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將開工建設「武漢西站」,加快推進武西高鐵武漢樞紐直通線,沿江高鐵武漢至合肥段、武漢至宜昌段等項目。長江日報記者注意到,這是在漢陽規劃建設的這座火車站第一次以「武漢西站」的名稱正式亮相,也是武漢現有、在建及規劃的火車站中唯一一座以方位命名的火車站。
  • 信義魯商在漢高質量發展合力推動武漢重振
    公司董事長宮明祥表示,在他看來,武漢正在建設的「數字經濟一線城市」,這是加大投資的極好機遇。   浪潮集團是國內領先的雲計算與大數據服務商,深耕武漢20年,浪潮早已融入湖北。與政府合作的「一網通辦」業務備受好評,現在又在探索推出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一貸通」;與東風公司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合作,也已經結出碩果。2016年,浪潮集團與湖北籤訂發展雲計算大數據產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目前在鄂投資超過20億元。
  • 社會各界熱議建設現代化大武漢:新目標振奮人心,我們感覺責任在肩
    『十四五』時期武漢發展新藍圖徐徐展開,我們感覺責任在肩!」「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打造國際地標性商圈,很有信心!」「弘揚『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的精神特質,推出廣泛傳播、直抵人心的文藝作品。」明年8月前,整個武漢國際廣場將會進行新一輪升級,「很多消費者期待已久的華中首店首發、重磅級品牌都將在武漢國際廣場亮相」。「一個商圈做到國際知名,光憑蓋房子、進品牌是遠遠不夠的。」武商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正與奢侈品巨頭深度交流,繼今年路易威登全球巡展首站落戶武漢國際廣場後,12月22日我們將迎來寶格麗燈光藝術裝置首次點亮武漢。
  • 杜淵泉出席華僑城武漢歡樂谷開業慶典
    2012年4月28日,華僑城集團公司舉行武漢歡樂谷開業慶典。國資委黨委委員杜淵泉出席發布會並致辭。杜淵泉首先肯定了華僑城集團公司取得的成績,他指出,華僑城集團作為少數以文化產業為主營業務的中央企業,始終堅持市場導向,注重文化產業創新,履行社會責任,積極推動國家文化產業發展,在長期的探索與實踐中,走出了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之路。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全國戰略布局調整,華僑城集團拉開了文化產業面向全國發展的序幕。
  • 武漢大學社會學院揭牌
    武漢大學副校長李建成主持儀式。竇賢康回顧了社會學學科在珞珈山近百年的發展歷程,對近幾年來社會學院堅持以學生培養為本不動搖、堅持科學研究強院不動搖、堅持師資隊伍尤其是青年教師隊伍建設不動搖的發展舉措表示高度肯定。他希望社會學院全體師生搶抓機遇,奮力拼搏,開啟武漢大學社會學學科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