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塵器對於我現在是一個剛需,我和吸塵器的故事,前後使用過3款家用吸塵器,1款車載吸塵器,把我感受過的那些那些坑全部告訴你,絕對對你選購吸塵器有幫助。
看完這篇你會知道
買了吸塵器能做什麼
怎麼讓吸塵器不吃灰
選購吸塵器的幾個關鍵點
高性價比的吸塵器推薦
關於吸塵器,我其實是個重度用戶,前後買過3臺吸塵器,都有不滿意的地方,第一臺買的500多的,隨著使用的時間越來越長,吸力越來越小,最後吸個瓜子殼都費力。
第二臺是1000多的,使用時間1年多,各方面都還不錯,有娃後家裡加了地毯,發現吸地毯有點費力。
第三臺是618買的,真香,為什麼香,後面告訴你。
我買過的這三臺吸塵器,價格從500-2000多,如果你考慮入手一臺吸塵器,請認真看完,保證對你有幫助。
也許你想問,我為什麼是個重度用戶,因為我媳婦灰塵過敏...別笑,真事!
文章有點長,麻煩您先收藏點讚,避免後面找不到了。
用了那麼多吸塵器,我先說結論
1、100平左右的房間,2000以內絕對夠用了
2、國產的吸塵器現在很好了,不一定非要某森
寫到這裡想先吐槽兩個關於吸塵器選購的誤區,看了很多文章推薦,都很雷同,十分懷疑是不懂的人在寫。
誤區一:馬達轉速≠吸力
現在動不動就10萬轉,你上京東,隨便搜一個無線吸塵器,基本上都是10萬轉起,很多商家,重點宣傳的也是轉速多少,給你感覺很厲害的樣子。但其實,馬達不產生吸力,而是馬達+葉輪才能成為一個風機,才能產生吸力,而且影響吸力的還有風道等其他因素。
誤區二:吸力大≠吸的乾淨
都在說吸力越大越好,在我使用了多種場景之後,我發現,想要吸的乾淨,其實沒那麼簡單
影響吸塵的因素除了吸力,還有地刷,地刷非常關鍵,一個好的地刷需要有很強的地面附著力,強勁的地面附著力才能把地面細小的灰塵帶出,關鍵點來了,但這個「強」的同時還要考慮轉向的便利性,以及不同的使用場景,舉個身邊的真實案例,戴森V11頂配版本,高扭率地刷強不強,朋友5000多買的,最後拿到家吸地毯,完全不走道,因為他家是長毛地毯,這就是使用場景不合適。
怎麼讓吸塵器不吃灰
重點說下這個問題,記得很久以前,我還買過一個除蟎儀,好幾年了,到現在只用過不到5次,完全想不起來用,每次想起來都是我媳婦說身上有紅疹才拿出來用,苦了這個「娘們」 我自己總結了下原因,主要是這麼幾點:1、除蟎儀用完就裝到柜子裡了,平時根本想不起來用。2、當時買的是用線的,每次還要找個插座接,很煩。
所以選購吸塵器,我希望各位避開這個坑,買無線的, 並且擺放在經常出現在視野範圍之內的,我現在吸塵器就在電視機櫃旁,隨拿隨用,方便的很。
這裡強烈建議買支架的,而不是掛牆的,這樣你就可以根據自己合適的位置擺放。
買吸塵器一定要慎重買到不適合自己的吸塵器,直接讓你抓狂,買到適合自己ID吸塵器,會讓你愛上清潔。所以,下面的幾個選購關鍵點,要好好看哦!
選購吸塵器要注意的幾個關鍵點
吸塵器的相關參數挺多的,AW、Kpa、電機轉速、過濾系統、吸頭數量等一大堆
但其實對於家庭正常使用來說,不用考慮那麼多,看幾個重點就可以了,不要急,咱們一個一個來。
買吸塵器對於個人來說是一次消費升級,其實就是想著能輕鬆點,高效並且高質量的完成日常打掃衛生的活,既然是消費升級,咱們就得挑的明白。
首先,先把拿得出手的吸塵器品牌做一個基本的分類:
總結了各種廠商的優勢
其次,你需要了解幾個吸塵器的關鍵參數:刷頭數量、電機類型、吸力大小
刷頭數量:基礎的吸塵器標配有4個,分別是地刷、毛刷、扁刷、除蟎刷。在高端的機器有5-6個刷頭,戴森V11更多。
關於除蟎刷,1000元以下的機型,就算配置了除蟎刷,其實只是解決了「有無」問題,效果不大。
不要小看刷頭數量,這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工具,而是能解決一種清掃場景的工具。
電機類型
有刷電機:轉速3-4萬轉,長時間使用會長生高溫,進而導致電機磨損,影響使用壽命。
無刷電機:轉速8-12W之間,大幅提高轉速,同時,因為轉子之間沒有接觸,類似於磁懸浮,所以減少損耗。
所以,有刷電機代表低端機,入門級,家庭使用,還是首選無刷電機。
吸力
AW吸力:(把垃圾吸入吸塵器力的能力)吸入空氣的的大小和速度,吸塵器靜壓動壓。
KPa吸力:(把垃圾吸上塵盒的能力)吸塵器的吸力單位,吸塵器靜壓。
現在1000以上的機器,吸力起步都是120AW以上,這是個標準,戴森除外。
選購公式:4個刷頭+120AW+無刷電機+支架
各檔位無線吸塵器需求查詢
500元以內,租的房子,用不了多少時間就換地方(或者換機器)。
1000元以內,精緻小家,追求性價比,體驗消費升級。
2000元以內,享受清潔,享受生活,小資路線。
3000元以內,家有老小,一家之主,家裡主心骨。
3000元以上,你是土豪,你說了算。
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暢銷機型,也就是走量機型,是該品牌用來打響聲譽的產品,都是高性價比機型,我們直接選擇就好。
德爾瑪 VC01家用 329元
地刷、二合一毛刷8500pa吸力30分鐘續航Type-C充電(同手機一致,可以不會為了找先煩惱)
超級輕巧的一款吸塵器,舉高吸窗簾,放倒吸床下,都很合適,女生都能實現單手操作。同時這款機器獲得德國紅點設計獎,可以說是吸塵器界的顏值擔當了。
機器收納為矽膠強貼,機器扣在矽膠裡,而矽膠是用3M膠直接貼在牆上的,還挺省事。
重點來了,矽膠牆貼可以單獨購買,12元一個,倒是不貴,推薦單獨在買一個,放置在不同的位置,方便收納。
不足:採用有刷電機,使用壽命有限,同時,沒有除蟎刷難以完成向除蟎這樣的工作。過濾系統基礎,採用金屬網+HEPA過濾,缺少氣旋設計。
推薦:70㎡左右的的房間使用
諮詢了客服,唯一的耗材HEPA11濾芯,25元一個,更換頻率為3-5個月,一年耗材成本100元左右。
京東京造 JZ-Q9 999元
地刷、扁刷、毛刷、除蟎刷120AW吸力60分鐘續航
售後:整機1年
999元的價格,配置了無刷馬達+氣旋分離+4個刷頭+五重過濾系統,可以說是誠意滿滿了,真心覺得性價比還是挺高的。
整體使用下來,集塵率不錯,硬質地面沒有問題,999元的價格性價比很高。
不足:首先是配套的牆掛,需要打牆,這個吐槽一下,然後在各方面中規中矩的情況下,塵杯的清洗有些麻煩,塵杯上沿膠圈處,比較難清洗。其次除蟎效率一般。
推薦:90㎡以內戶型,入門機型使用。
對了,如果你不喜歡自帶的牆掛,可以單獨購買一個支架,京造其實就是追覓代工的。
美的 P6Master 1299元
地刷、扁刷、毛刷、除蟎刷 120AW吸力
120AW吸力
69分鐘續航
售後:整機2年
送寵物毛刷
這臺吸塵器其實亮點還有這些
五重過濾系統:金屬濾網+多重氣旋+HPEA濾網+過濾棉過濾在這個價位上配置是首次,吸附小至0.3微米細菌。
4重降噪:優化風道設計、降噪結構,配合特殊吸音材料,軟膠減震最終達到64分貝的效果,要知道2000多的萊克還有70多分貝呢。
專業除蟎刷:99.99%高效除蟎
吸拖一體:搭配270ML水箱,用水時腳踩一下就出水,平時也不漏水,應對小貓小狗的便便正好。
售後:對標戴森,2年整機保修,3年電機保修,同時美的售後點N多。
支架!支架!!支架!!!複習下上面的公式,「4個刷頭+120AW+無刷電機+支架」。
不足:看著很完美對吧,但現實是沒有完美的機器,吐槽兩個地方,一是這臺吸塵器充電有點慢,4-6小時左右充滿,而是支架不支持磁吸充電,也就是說雖然有支架,但放上去後要記得手動給機器插上電源。
推薦:100㎡左右房間使用
小狗 T11 1599元
地刷、扁刷、毛刷、除蟎刷 、沙發刷
140AW吸力
50分鐘續航
售後:整機2年
這臺吸塵器最大的亮點在於輕便,1.48kg輕量化主機設計,結構優化減小重量與體積,推拉、高舉使用更輕鬆,其他方面中規中矩把,該有的都有。
另外提一句,小狗的機器,我最欣賞的就是售後,整機保修2年,電機保修3年,電池保修2年保修期內配件費用,雙向物流費用,人工費全免;不區分責任,人為損壞照樣免費修。
還記得我們上面說的「好地刷嗎」,這個可以算一個,為了省力增加了滾珠軸承。同時這個機器充電速度還不錯,2.5個小時充滿。
不足:慣例吐槽一下,這個機器不足之處有兩個,第一是電池續航偏短,同價位甚至低價位的都60分鐘起了,而這個只有50分鐘。第二是沒有支架,配個支架那麼難嗎?
推薦:100㎡以內房間使用
順造 Z11Pro 1699元
地刷、扁刷、毛刷、除蟎刷
150AW吸力
60分鐘續航
售後:整機2年
分離式電池(同戴森一致)
這個是新品牌,新品牌就要大誠意,這種顯示屏在目前只有戴森V11有,牛氣哄哄~
重點說說這個地刷,好地刷又來一個,毛髮纏繞是吸塵中一個重大的一個煩惱,而這個地刷,加入刀片,在吸塵中可以有效切斷毛髮,防止纏繞,非常實用。
不足:這個機器可以說很完美了,我差點就買了,但是沒有支架,就這點,沒別的,因人而異把。
推薦:130㎡左右使用
追覓 V11 1999元
地刷、扁刷、毛刷、除蟎刷
150AW吸力
90分鐘續航
磁吸拖布,吸拖一體
售後:整機2年
分離式電池(同戴森一致)
優化電池設計,達到90分鐘續航,要知道戴森頂級目前也只有60分鐘續航,這方面是狠角色。同時配置了一塊磁吸式拖布,簡單的拖地,還是可以搞定的。
追覓V11可以說是我認為在2000價位段最有產品力的一款吸塵器了,關鍵的幾個部件都是用料十足,並且沒有多餘附加功能,從而把價格壓到了2000以內,非常有性價比。
而且現在買,送支架!
不足:這是我第二臺吸塵器,最大的感受是重,我媳婦用10分鐘就說累,要我上~~我就是這個的 體Fan貼Zao!!! 看到這還不點個讚,我一樣很高Fan興Zao。
推薦:160㎡以內房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