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胡奔,大學四年交出了「王者戰績」,在尖子生扎堆的計算機專業,他連續三年專業第一;本科期間發表1篇核心期刊論文,申請了2個軟體著作權;獲得8所高校的保研資格,最終選擇北航虛擬實境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繼續科研求索。
「學神」是不是天賦稟異、骨骼清奇?非也。每天泡圖書館、學到凌晨一兩點是家常便飯,為了比賽刷2000多道題,大部頭書一本接著一本啃……哦,人家還獲得過校運會800米和1500米第一名的好成績,就問這樣的超級學霸,你服不服!
學習達人:連續三年專業第一,獲8所高校保研資格
胡奔認為,學習是一個大學生的本分。他一直努力超越當前的自己,每門課程都以最嚴格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在校期間,不管颳風下雨,他每天都是待到圖書館閉館才離開,回到寢室樓繼續在自習室學習,常至凌晨一兩點。無數個夜晚,他熬夜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和實驗報告,反覆修改,只為精益求精,做得更好。
大學三年,他修了65門課程,其中41門課程排名專業第一,36門課程90分以上,專業課均分93.16,所有課程均分90.07,連續三年保持專業第一,前三學年總積點分為155.5276,超過第二名36.5478分。他還發表了1篇核心期刊論文,申請了2個軟體著作權。
保研時,胡奔的綜合評分是信息學院近三年來的最高分,獲得了8所學校的青睞,其中包括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國內計算機學科評估排名前十的5所,在結合個人興趣及未來發展狀況後,最終他選擇北航虛擬實境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繼續科研求索。
競賽達人:刷2000多道題啃經典書目,拿3項國家競賽大獎
胡奔是一位競賽達人,累計獲競賽獎項28項,其中26項擔任第一負責人,包含國家級3項、省級6項、市級1項、校級16項、院級2項。
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ACM程序設計競賽、數學建模競賽。ACM程序設計競賽是他大學期間最熱愛的一項競賽。大學頭兩年,他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算法學習上,這也是他失敗次數最多的一項競賽。
比賽準備期間,他做了2000多道題目,其中,在學校自己的做題系統NBUOJ上做了1092題,做題量排名第一,但提交量卻比第二名多很多,因為很多題錯了多次,他思考過很多次才成功提交的。比賽中的這段失敗磨練對他幫助很大。
數學建模競賽是他付出很多努力的比賽,為準備國賽,他看了很多別人推薦的經典書籍,比如《數學模型》《數學建模方法及其應用》《Matlab在數學建模中的應用》《Matlab智能算法30個案例分析》等,書本中的例子他都摘抄到word上做記錄,並且把相關的代碼都實現了一遍。在學校的數學建模培訓中,他跟隊友每輪都認真準備,每天基本都是最後一組從理學院離開。雖然很苦,但每次上臺演講時,能給大家展示自己的成果時,他們感到很欣慰。當然,他也收穫了一份友誼。
他認為,競賽的好處不是拿了什麼獎,而是那些無數次失敗經歷,讓他學會了不氣餒,不畏懼。用青春換經歷,用經歷換成長,能學到終生都屬於自己的東西。
由於學業和競賽成績優異,大學期間他共獲得12項榮譽,包含校長獎學金、兩次國家獎學金、浙江省政府獎學金、校特等獎學金、陽明英才獎學金、三次校三好學生、暑假社會實踐先進個人等。這些榮譽見證了他大學生涯的努力,更是激勵他繼續前進的動力。
體育達人:每天堅持跑步,曾獲校運會800米和1500米第一名
胡奔是名副其實的「學霸」,但不是弱不禁風的「書呆子」。平時他堅持體育鍛鍊,四年體測總評成績為非體育專業畢業生中的第1名。
他比較滿意的體育成績是校運會的800米和1500米競賽。大一時,他第一次參加校運會,取得了1500米第二名和800米第三名的成績,第一名破了學校1500米和800米的雙記錄。後來好幾次,他上早自習時都看到那位獲得第一名的同學跑步鍛鍊回來。他心裡明白了:「比你厲害的人,一定比你更努力」。
大二時,他參加1500米依舊獲第二名,之後的800米因前一天的比賽小腿拉傷遺憾退賽。到下一年的校運會期間,除了下雨天,他基本每天早上和晚上都堅持跑步,為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拼一把。大三時,他終於取得了校運會800米和1500米第一名的好成績,並榮獲優秀運動員稱號。
大學生活:回望大學不迷茫,一路奔跑去追夢
在大學以前,胡奔缺乏上舞臺演講或者比賽的經歷,遇到大場合就會緊張發抖。為克服這個缺點,只要有上舞臺的機會,他都努力嘗試。大學期間,他參加過錦繡小劇場的迎新唱歌比賽,兩次站上林杏琴會堂進行最強大腦比賽角逐,多次為新生分享學習經驗等。
閒時他喜歡閱讀各種書籍來開闊視野,對人生、對社會更多了一層思考和感悟。
在社會服務方面,他擔任過很多不同的職務。大一擔任班級體育委員,常常鼓勵身邊的同學一起運動,從最初的寢室小集體,慢慢擴充到隔壁的各個寢室,大家的體測成績也都有相應的提高。大二時,他擔任信息學院ACM程序設計協會的副會長。大三時擔任信息學院計算機本科生黨支部紀律委員。他還多次擔任其他班級的C語言課程助教工作,幫助他們解決編程方面的疑惑,並為5個新生班級分享了自己的學習經驗。他積極參加志願者活動、黨員義工活動,以實際行動幫助身邊更多的人。
回望精彩的大學生活,胡奔認為,人在20歲左右的年紀,不要虛度年華,應該以一股闖勁去拼搏,做一個敢於追求夢想的人。一路的坎坎坷坷、曲曲折折,讓他成長得更快。挫折像磨刀石,一點一點打磨他,使他成為了最好的自己。記者 王冬曉 通訊員 李九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