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之旅,身體和靈魂可以一起「在路上」 | 雅趣

2020-12-19 Enjoy雅趣

caixin-enjoy

當自媒體和信息流佔據了人類閱讀的絕大部分時間;當碎片化學習大行其道,卻只是造就了成功變現的主講人;當Kindle化身泡麵蓋子而紙質書本多以練習冊和試題集的形式出現;當獨立書店因為種種原因步履蹣跚甚至走向末路;我們意識到,enough is enough。

我們需要更多元的思想和態度,平靜客觀理性而非情緒的敘事方式,不是變成購物網站和搜尋引擎抓取觀點偏好的工具

說句大俗話,讀書和旅行,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其實有一種方式,二者兼得,那就是去世界上最能激發愛書之人靈感的城市旅行——文學旅行18世紀就有了,當時的「莎士比亞崇拜」讓英國小鎮 Stratford upon Avon 成為全世界文青的朝聖地。

莎士比亞故居至今都在創收

雅趣在世界地圖上圈出這些城市,如果同為愛書人士,請珍藏。

1 | 倫敦

倫敦實在太適合文學愛好者了。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詩人角落,安葬著坦尼森、布朗寧、狄更斯和吉卜林。在切爾西的泰特街上,奧斯卡·王爾德曾在這裡的法庭被審判。在索霍區希臘街的餐館裡,像馬丁·埃米斯、克萊夫·詹姆斯和朱利安·巴恩斯這些人常常見面。此外,還可以在查林十字路口的二手書店逛一逛

2 | 巴黎

在巴黎,連咖啡都散發著文學的味道。在奧斯曼大道102號大道上,你能找到馬塞爾普魯斯特的公寓,他在帶著軟木襯裡的房間,寫了《雷徹奇·杜姆普·佩爾杜》。

自19世紀以來,巴黎一直是藝術家和作家的聚集地,特別是在20世紀20年代,海明威、格特魯德·斯坦因、喬伊斯和弗朗西斯這樣偉大的美國和英國作家雲集於此。當年在奧德翁街,現遷址於布切裡街的莎士比亞書店,是他們經常光顧的地方

3 | 東京

若想收穫不同的新體驗可以嘗試前往東京。現在那裡是一個重要的國際文學節的主辦地,近幾年還邀請了J. M.庫切(南非)和朱諾迪亞斯。在17世紀的德川幕府時期,這座城市被稱為江戶,它是詩人巴什的故鄉。

在20世紀,諸如「自然」、「三島」、「村上春樹」等作品都以這裡為背景,比如著名的《挪威的森林》和《1Q84》等作品。而西方作家埃德蒙·德·瓦爾和大衛·米切爾也將東京作為他們作品的背景地。

4 | 紐約

一個世紀以來,紐約一直是知名作家的故鄉。在切爾西酒店,傑克·凱魯亞克完成了他的長篇小說《在路上》,而諸如阿瑟·米勒、艾倫·金斯堡和田納西·威廉士等人,則在這裡傾心揮灑著他們的思緒與才華。在白馬酒館,亨特·斯託克頓·湯普森曾飲醇自醉,而迪倫·託馬斯於此地度過了他的生前的最後一夜。

布魯克林大橋曾激起詩人哈特·克萊恩的靈感,而這座城市也為《麥田裡的守望者》、《蒂凡尼的早餐》和《美國驚魂記》等小說提供了背景

5 | 都柏林

都柏林,這座城市曾生活著葉芝、曼根、喬伊斯這樣偉大的作家,到處都是充帶有文化氣息的場所。這裡有可追溯到1707年的馬什圖書館,其次是位於帕內爾廣場的作家博物館,還有切斯特比提圖書館,裡面收藏了大量珍貴的伊斯蘭和東亞手稿。

但最重要的是這座城市本身,它的酒吧和街道,利奧波德布魯姆和史蒂芬代達羅斯在喬伊斯的《尤利西斯》裡漫步其中。步行遊覽小說中所敘述的地點,在這裡都可以找到。

6 | 羅馬

羅馬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圖書館所在地。你可以去參觀國家考古圖書館、梵蒂岡圖書館、安吉莉卡和瓦萊利亞納圖書館。浪漫主義時期,眾多詩人和小說家被吸引到義大利首都羅馬。

你可以參觀位於 Via del Corso 大街的歌德故居,也可造訪雪萊、狄更斯和拜倫曾圍坐飲酒的 Greco 酒館,還有如今的濟慈-雪萊紀念館,濟慈於1824年在這裡離世。他被安葬在新教公墓裡,現在這所房子已成為一座很有代表性的博物館。

7 | 布宜諾斯艾利斯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書店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多,包括102家稀有書店和二手書店。21世紀初,El Ateneo 曾是一家劇院,後來被改成了書店,它的面積超過21000平方英尺,仍保留著天花板壁畫和雕像

每年的書展吸引了100多萬的讀者,布宜諾斯艾利斯已經成為許多傑出作家的家,如羅伯託·阿爾特、胡利奧·科塔扎爾、阿道夫·比奧伊·卡薩雷斯和博爾赫斯,毋庸置疑,他是20世紀名列榜首的說書人。

8 | 聖彼得堡

俄羅斯帝國的文化中心——聖彼得堡,是許多俄羅斯文學偉人的故鄉,從萊蒙託夫、託爾斯泰,到俄裔美籍作家納博科夫。

在前往普希金博物館之前,你可以參觀一下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中,拉斯科爾尼科夫策劃謀殺阿利娜·伊萬諾夫娜的地方,然後前往普希金博物館。這位俄羅斯詩歌之父生活在那裡,直到他死於決鬥

9 | 蘇黎世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幾年裡,瑞士的蘇黎世是先鋒派和實驗藝術家和作家的中心。詹姆斯·喬伊斯1915年來到這裡,1941年被安葬在弗倫特恩公墓。在ODEON咖啡館,斯特凡茨威格、弗拉基米爾列寧、伯爾特老布裡特和赫爾曼黑塞這樣的社會文化名流,在這裡相聚並飲酒談天

託馬斯·曼曾在蘇黎世生活了許多年。在伏爾泰酒店,由詩人特裡斯坦·塔扎拉、雨果·鮑爾和他的妻子艾米·海明斯策劃的達達運動誕生了。如果你喜歡現代主義文學,那麼蘇黎世就是你待上幾天的理想去處。

10 | 波士頓

波士頓是「美國的雅典」,也是19世紀美國文學的重要中心。在老街角書店裡,愛默生、霍桑、奧利弗和亨利·朗費羅等文學名流曾相聚談天。

美國知名雜誌《大西洋月刊》在波士頓首次出版。每年舉行的波士頓圖書節都會迎來包括薩爾曼·拉什迪、喬伊斯·奧茨和麥可·翁達傑在內的知名作家。波士頓公共圖書館成立於19世紀50年代,是美國最早的免費圖書館之一。

互動話題:

你會帶哪本書去旅行,為什麼?

無比懷念倫敦大英圖書館的責任編輯 | 梅麗莎

給我買書

三菱鉛筆 | 沙龍香水推薦 | 養狗帳單

潛水攻略 | 開春減肥 | 運動裝備

抹茶攻略|蛋撻測評|生蠔

馬路車速指南 | 二手車 | 手機APP

法國藍帶學廚記 | 尬聊知識點

相關焦點

  • 身體和靈魂都要在路上
    當下流行一句話,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大家一定不陌生吧,看這句話的意思,身體和靈魂只要有一個在路上就可以了因為這時的我非常信奉那句話,身體和靈魂至少有一個在路上就可以了,雖然我不學習、不讀書,但是,我的身體一直在路上啊,我想以旅遊來安慰自己,我從來沒被落下,我一直在前進。但是當我去的地方越來越多,見識得越多,我就越浮躁、越焦慮,越明白自己的這種狀態是不對勁的,見到了很多優秀的人,很羨慕,也想成為那樣的那樣的人,可是能力卻配不上我的野心。
  • 要麼旅行,要麼讀書,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歲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膚, 熱忱拋卻,頹廢必致靈魂。 要麼旅行,要麼讀書, 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 致女人:靈魂和身體,總要有一個在路上
    致女人:靈魂和身體,總要有一個在路上。周國平在《靈魂只能獨行》中寫道:「即使兩人相愛,他們的靈魂也無法同行。世間最動人的愛僅是一顆獨行的靈魂與另一顆獨行的靈魂之間最深切的呼喚和應答。」愛總是會在不經意之間降臨,女人不應該只是陷入被動的等待,而是提前做好準備,你要知道,時間不等人,愛也不會等你,如果你想要擁有一段讓你稱心如意的戀愛和婚姻,首先你要做到的還是完善你自己。不管是靈魂還是身體,總歸有一個必須在路上。
  • 讀書學習類社群和健身運動:「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
    如今會看這近三年的健身時光,和傳統健身相比有兩個不同,一個是健身的數據化,讓我有了隨時衡量,了解自己狀況的基礎,當然這些方面因為測量範圍有限還不夠精確,不過如果KEEP推出心率手錶一類的,我肯定會買,這樣就可以把數據再統一整合,畢竟心率數據看佳明的,運動數據看KEEP還是很麻煩。
  • 榮昌周世林:身體和靈魂同時走在路上
    「要麼旅行,要麼讀書,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走在路上」浪漫的作家提醒到。愛舉一反三的媽媽受到啟發:「要麼運動,要麼讀書,身體和靈魂要同時走在路上」,抓身體,抓知識成了我們家永恆不變的美麗!
  • 來這裡,讓身體和靈魂一起狂奔!
    網上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魯迅先生也曾經講到:"要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一個地方,讓他們告訴你,身體到底能有多"野"!,靈魂能奔的有多快!中隊訓練水平穩步提升,一批訓練中的"排頭兵"順勢崛起,除了讓自己的體魄"野蠻"之外,還拉著身邊戰友一起"放飛自我",相互指導,每天"打卡"!自由活動發放手機的時候,窩在宿舍打遊戲的少了,低頭刷抖音的不見了,"低頭族"明顯減少,帶著一腔激情整齊走進訓練館,滿頭大汗走出來。許多人都明顯瘦了,精氣神卻更足了。
  • 凱魯亞克《在路上》:一場尋找靈魂救贖與寄寓的激情之旅
    正因為此,作品中的語言飽含激情和靈魂的張力。比如描寫在落基山脈中城區棚屋中舉行的晚會,自髮式寫作風格還表現為敘述時空錯綜化、主題多樣化和敘述層次多重化等。《在路上》敘事上採用時間與空間雙重維度,時間上從出發到結束,四次出行,空間上,橫跨美國及墨西哥,路上和城市中。時空互動、人與社會互動、身體體驗與心理感受互動。
  • 光明時評:別讓青少年的身體和靈魂繼續「掐架」了
    擠佔包括體育鍛鍊在內的休閒時間,雖然青少年的學習指標漂亮了,怎奈這是透支他們身體的結果。早在2016年,國辦就發出通知,要求確保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幾年過去了,這個要求又變成全國政協的提案,需要教育主管部門做出回應。人們不禁要問:讓青少年每天鍛鍊1小時,實現這個目標咋就這麼難?如果說鍛鍊是身體性事務、學習是靈魂性事務。兩者原本可以得兼,和睦共處。
  • 蒙氏幼兒園的讀書月活動,可以這樣開
    人生兩樣東西最寶貴,一是生命,二是靈魂,把生命活精彩,把靈魂安頓好,就不枉此一生,而文字就是安頓靈魂的方式之一。10月8日下午,跨世紀聯盟園——跨世紀愛尚兒童之家的老師們飽含熱情,兵分兩路騎著共享單車,一路上歡聲笑語,成為路上的一道靚麗風景。出發前,老師們獻給全園寶貝們一個公主禮儀。
  • 檸檬跑步:身體和靈魂要同時在路上
    檸檬跑步通過線上匹配功能,讓你在跑步的時候擺脫時間、地點、人物的羈絆,一起跑起來。你是不是在跑步中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一人跑步太孤單,只能拿音樂來慰藉,太無聊!功能特色:【自由選擇話題】憋吵吵把話題的添加權給了用戶,只要點擊右下角的加號就可以新建一個話題,包括娛樂、情感、社會等多種類型。
  • 為什麼博物館是一座城市的靈魂?| 雅趣
    caixin-enjoy去年年底,文青兒們愛得死去活來的「油膩中年」馮唐先生,在 GQLab 上發表了一番很清新的話(原文戳這裡:馮唐的《新北京一日遊》),他提綱挈領地指出:一個城市靈魂的高度體現在它的博物館。
  • 奇幻之旅戈壁徒步,人生就是不斷地在路上
    從來沒有想過一場戈壁徒步可以令人感觸良多並受益匪淺,這種歷練轉化為人生的精進和修行,這對於人生是種沉澱,是屬於自己的精神財富。可以說,這是有認知以來最為重要的一次行走。四天三夜108公裡的路程,對於每個走過的人是一場生命的洗禮,也是從平凡到不凡的一次生命的擺渡;更是肉體與靈魂的一段朝聖之路。真的有這麼強大的治癒力量嗎?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身體與靈魂總有一個得在路上
    書是案頭的山水,山水乃大地之書,人生最快樂的事莫過於旅行與讀書。有人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快節奏的發展給了更多人機會,也令越來越多的人浮躁和迷茫。讀書的好處在於它能幫助我們增長知識,平靜內心,增進思考,提高修養,減輕壓力,刺激精神……有助於我們的社交,最重要的是,它能改變一個人的氣質。
  • 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這是攝影師航拍鏡頭下的平凡之路
    接下來分享一些我之前用無人機拍到的路上的美景把。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自駕旅行是一場修行,走在路上的風景,都是你人生中非常可貴的經歷。"出發,汽車人"!,你平時用普通視角,飛奔過高山和大海,卻很少用上帝視角看道路上的風景,只是旅行中一個小橋上穿過的車輛,想不想擎天柱帶著他的變形金剛們。雨夜,橋上,飛奔的汽車,像極了我曾經玩過的那個遊戲《極品飛車》。
  • 跑步和讀書,一個都不能少!
    路跑君一直覺得,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人傻還得多讀書,身體差還得多健身。跑步可以健身,讀書可以強大思維。如果兩者結合起來,那麼人在不斷切換,不斷修煉中,遇見更強大的自己。世界上聰明的人,都是一個閱讀家,或者終身學習者。
  • 身體和靈魂,總有一樣要遵從自己的內心
    而湖北的疫情也終於在這個四月裡得到了控制……幸運的是,在這場大的疫情之下,我也還能擁有一份可以餬口的工作。中午回來的路上,我在想,今天要寫點什麼?一個朋友發的圈突然提點了我。這跟我很久之前看過的一篇題為《優秀的人都不發朋友圈了》有部分契合。
  • 專題推薦丨5部關於旅行電影推薦,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
    五一小長假即將來臨很多人都會選擇宅在家中度過這個長假我們知道,很多人選擇呆在家裡只是因為少了一個旅行的衝動少了一個旅行的理由或許,這個時候可以去看一些電影因為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1、《林中漫步》豆瓣評分:7.3推薦理由:故事講述了布萊森這位愛荷華州人
  • 西藏路上沒有詩和遠方,只有「髒」!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西藏之旅在如今幾乎成了嚮往自由人群的「夢想」許是在一二線城市中待久了,仿佛成了裝在套中的人,通俗地說是井底之蛙,而去西藏就成了一生一定要完成的一件事,當你踏上西藏路上,你所嚮往的神聖之路可能會不再神聖。
  • 給自己放個合適的假,帶上自己的身體和靈魂,一起愉快的旅行!
    旅行不僅僅是為了欣賞沿途的風景,也是為了徹底放鬆,更是要給自己在格子間早已疲憊的身體來上一次徹底的放鬆和充電。人們常說中國人是世界上最累的,小編同意這種說法,我們的工作量不算低,但是相比歐美,我們的閒暇時間要少得多,更不用說歐洲的高福利了,超出了我們的預期,有人說過,最奢侈的消費是花時間,但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更不用說花時間就是錢,我們負擔不起,但是,社會再殘酷,也是要生存的,所以要給自己放個合適的假,帶上自己的身體和靈魂,一起愉快的旅行,這就是你自己的生活。
  • 從和孩子一起讀書開始,培養真正的閱讀者
    和孩子一起讀書,是建立家中獨有的、只有他們互相明白的「聯結密碼」的重要方式。那些一起讀過的故事,就像一座橋梁,將孩子和父母聯繫在一起。他們彼此分享的文字和故事,成為維繫家庭成員間情感紐帶的重要成分。特別是當一個家庭遭遇病痛、苦難的時候,書籍確實具有撫慰人心的力量。那些平時說不出口的安慰、無法表達的感情,也許都可以通過讀書與交談,成為彼此情感溝通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