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4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給北京三聯韜奮書店全體員工回信,讚賞該書店推出的「深夜書房」「很有創意」,希望把24小時不打烊書店打造成為城市的精神地標。李克強表示,閱讀能使人常思常新。
領導人都看些什麼書?推薦些什麼書?
在「世界讀書日」的這一天,小編帶你來一起盤點!讓我們向領導人學習,從書籍中汲取營養,讀書不綴!
習近平——《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苦難輝煌》
2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俄羅斯索契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時提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此外,克雷洛夫、普希金、果戈裡、萊蒙託夫、屠格涅夫等一批優秀作家的名字也在習近平此次訪問的講話被一道擦亮。
書籍介紹:《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小說通過記敘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繫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蹟,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
3月27日,習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時說,我青年時代就對法國文化抱有濃厚興趣,法國的歷史、哲學、文學、藝術深深吸引著我。讀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狄德羅、聖西門、傅立葉、薩特等人的著作,讓我加深了對思想進步對人類社會進步作用的認識。讀蒙田、拉封丹、莫裡哀、司湯達、巴爾扎克、雨果、大仲馬、喬治?桑、福樓拜、小仲馬、莫泊桑、羅曼?羅蘭等人的著作,讓我增加了對人類生活中悲歡離合的感觸。
習近平曾向省部級幹部推薦《苦難輝煌》——被稱為第一本把中共早期歷史放在國際大背景下解讀的書,是第一本用戰略思維和意識點評歷史的圖書,由此可見中國領導人以史為鑑、展望未來的戰略眼光。
李克強——《第三次工業革命》、《賈伯斯傳》
華盛頓特區經濟趨勢基金會主席傑裡米?裡夫金所著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甫一問世,立刻引起李克強的注意,他馬上要求發改委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密切關注」。
書籍介紹:作者為傑裡米?裡夫金。書中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催生的結果卻是截然不同的。我們即將步入一個「後碳」時代。人類能否可持續發展,能否避免災難性的氣候變化,第三次工業革命將是未來的希望。
2012年全國兩會期間,李克強曾對政協委員們說,「我翻了翻《賈伯斯傳》,其中很有意思,他對科技固然很鑽研,最喜歡的是藝術。」
【歷屆領導人愛看的書】
毛澤東——《資治通鑑》、《容齋隨筆》
《資治通鑑》是毛澤東的床頭書之一,他讀了十七遍,得出 「秀才說得多,做得少以及誰也看不起誰的通病」的結論。
1976年,毛澤東病危。他的圖書室管理員徐中遠撰文回憶說,從9月7日到8日下午,彌留之際的毛澤東仍堅持看文件、看書。他最後閱讀的一部書是《容齋隨筆》。
書籍介紹:《容齋隨筆》是一部涉及領域極為廣泛的著作,其考證辨析之確切,議論評價之精當,皆倍受稱道。其最重要的價值和貢獻是考證了前朝的一些史實,如政治制度、事件、年代、人物等,對歷代經史典籍進行了重評、辨偽與訂誤,提出了許多頗有見地的觀點,更正了許多流傳已久的謬誤,不僅在中國歷史文獻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而且對於中國文化的發展亦意義重大。
鄧小平——特別愛看《三國志》 內地最早的「金庸迷」
鄧小平最喜歡中國古典史書——這點與毛澤東相似,他熟讀過《資治通鑑》,通讀《二十四史》,特別愛看《三國志》。鄧小平出差時,總要帶兩本地圖冊,一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集》,一本是《世界地圖》,到哪都要查看自己身處何處。
鄧小平還是武俠小說大師金庸在內地最早的一批「粉絲」之一。「你書中的主角大多歷經磨難才成大事,這是人生規律。」20世紀70年代,當金庸小說在內地尚為禁書之時,恢復工作的鄧小平從江西返回北京後不久,就託人從境外買了一套金庸小說
「他喜歡看寫鬼的書」。他的夫人卓琳曾透露,鄧小平非常喜歡《聊齋志異》,有時外出,還讓工作人員拆成活頁,帶幾篇偷閒看看。
江澤民——《中國問題》
1985年,江澤民擔任上海市長時,他的辦公室有超過3000本書,數量上僅次於前任市長汪道涵。1997年,他告訴美國《時代》周刊自己的個人興趣:「我喜歡讀唐詩、宋詞和元曲,也讀過但丁、莎士比亞、巴爾扎克、託爾斯泰和馬克?吐溫的一些作品。」
江澤民喜歡直接向別人請教,而不是通過間接渠道。比如,他看到當時國家科委主任宋健寫的一篇關於中國古代年表的文章,對文中所引哲學家羅素在1922年為中國開出的一個「處方」非常感興趣,便給宋健打電話。此外,他要了10本羅素的原版著作《中國問題》。
書籍介紹:《中國問題》是羅素唯一一本關於中國的論著,它集中了這位」世紀智者」對中國問題的種種思考,系統地反映了一個西方進步學者的中國觀。
胡錦濤——曾滿懷激情閱讀俄羅斯小說
2004年10月14日,胡錦濤接見來訪的俄羅斯青年訪華團時說: 「我清楚地記得,在青少年時代,我們曾滿懷激情地閱讀過貴國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卓婭和舒拉的故事》,演唱過貴國的歌曲《紅莓花兒開》、《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後來我們熟知了普希金、託爾斯泰、高爾基。」
溫家寶——《沉思錄》、《道德情操論》
2007年11月,在新加坡訪問的溫家寶,提及羅馬帝國凱撒馬可?奧勒留所著《沉思錄》,「這本書天天放在我的床頭,我可能讀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讀」。他頻繁引用其間的名言「那些曾經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到哪裡去了,他們像一縷青煙消失了」。
《道德情操論》溫家寶公開推薦不止五次。在2005年的「兩會」上,他就曾向企業家代表鄭重推薦。「毒奶粉事件」之後,赴美訪問的溫家寶說:「一個企業家身上應該流著道德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