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曾形象地指出,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針」。群眾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等一件件民生「小事」,雖然看起來微不足道,卻一頭連著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具體需求,一頭連著社會經濟發展的宏觀大局,是構成國家「大事」的「骨架」。如果這些民生「小事」解決不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質量就無法保證,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無從談起。
凡是事涉民生福祉,就是「實實在在的大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一些看似「小事」的民生問題,作出一次又一次的重要指示批示,提出解決之道並作出強力部署,彰顯了對人民真切質樸的情感。從習近平總書記一以貫之的關切和連續不斷的部署中,我們看到的是黨「作於細」而「成其大」的治國方略。作於細,就是要把民生「小事」做實做細;成其大,就是要以做好種種民生「小事」來成就國家「大事」。
黨的大事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謀幸福、謀復興,其實就建立在改善衣、食、住、行等一系列民生「小事」之中,體現在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請深入思考「給定資料」中畫線句子,圍繞「民生『小事』和國家『大事』」展開論述,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聯繫實際,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觀點明確,見解深刻;
(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於「給定資料」;
(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
(4)字數1000~1200字。
以民生「小事」成國家「大事」
從「廁所革命」到垃圾分類,從青少年視力保護到養老院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這些民生「小事」放在心上。但目前,老舊小區改造難、居民停車難等「小問題」依舊困擾民眾,阻礙國家「大事」的完成。民生「小事」是構成國家「大事」的基礎。只有做好群眾關心的每一件民生「小事」,才能成就國家大事業,開闢新未來。
民生「小事」牽繫人民群眾幸福。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要求更具體,「衣」求舒適,「食」求健康,「住」求環保,「行」求便捷,人們的幸福就存在於這一件件關係切身利益的小事中。可是,部分地區依舊對這些小事重視不足。丁蘭街道為整治違停和城市擁堵而取締地面停車位的做法給民眾帶來困擾,卻未採取有效措施去解決,而是以罰代管,如此執法行為使當地民眾怨聲載道,幸福感大幅降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政府執法若都如丁蘭街道般忽視「停車難」這種「小事」,這一宏大的目標便難以實現。我們只有把群眾關心的「小事」做好,才能讓人民的幸福感得以提升,才能談得上為人民謀幸福。
民生「小事」反映政府服務水平。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順應了人民對政府工作的期待。但現實是,部分政府管理部門在執法過程中忽視群眾利益和需求,令群眾的期待落空。湖北高速執法民警將乘客過年回家所帶蔬菜認定為貨物,並作出罰款處罰的做法缺乏法律依據,使得網友對其專業能力及管理服務水平提出質疑,這一做法不僅損害了司機利益,而且影響了政府形象。政府要始終堅持為民初心,將群眾的利益和訴求放在首位,做好「小事」,提升自身管理服務水平。
民生「小事」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針」,習近平總書記道出了民生對於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我們可以看到,實行垃圾分類不僅創就了代收垃圾網約工這一職業,更催生了眾多的垃圾分類企業;日益受到關注的健康養老問題,又培育出旅遊養老產業、健身休閒產業等新的經濟增長點。這一系列的經濟社會發展成果,都建立在做好民生「小事」的基礎之上。為此,我們要做實做細民生「小事」,調動人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激發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內生動力。
老子有云:「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群眾身邊的「小事」,關係著國家發展宏偉藍圖的繪就。我們只有做好群眾關心的「小事情」,解決好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小困難」,才能讓人民獲得幸福感,讓國家繁榮富強的「骨架」更加結實、牢固。
註: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責任編輯:zjhoffcn)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