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科學課應該像磁鐵一樣吸引學生」-中國教育新聞網

2020-12-23 中國教育新聞網

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礦泉水瓶、瓦楞紙板、吸管、快遞包裝盒等,都是她隨時可派上場的「寶貝」……在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科學教研員張敏的潛意識裡,這些都是自己開展科學教學的寶貴資源。

張敏在農村學校教過書,在長沙郊區學校當過班主任,22年前,她來到長沙市名校——砂子塘小學,任科學教師十多年,成長為區科學名師工作室首席名師。5年前,她被調到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任科學教研員,開始當小學科學老師的「老師」。

在張敏看來,學生雖然是天生的探究者,孩子們早在讀書之前就開始探索他們周圍的世界,但是,要使探究這一人類潛在基因得到發展,一定離開不了老師給他創設的結構性環境。

為此,張敏推動小學科學課堂打破常規模式,從選擇支配材料、創設探究情境、創設結構性問題開始,保護與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引導學生開展有經歷的學習,用學生的力量來推動教學,來發現意義,用跨學科學習方式,促進學生批判性、創造性、決策性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等的培養。

明確了小學科學課堂改革的使命與方向後,張敏廣泛開展全省小學科學教學現狀調研,並在此基礎上,分層搭建全省小學科學教研團隊近10個,深入基層學校聽課、評課,全省14個市州的近200所學校都留下了她的足跡。

邊聽邊記邊評,在張敏家裡,僅科學教學的聽評課記錄本就有近100本,聽評課3000多節,聽評課時長達120000分鐘以上,聽評課筆記逾百萬字。她還參與編寫出版10部科學教育教學著作,並獲得國家發明實用新型專利7項。

「科學和人文是一個人全面發展不可或缺的雙翼,科學課應該像磁鐵一樣吸引學生,讓孩子們感到領悟自然的快樂與興奮,孩子們對周圍世界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應該得到保護與激發。」張敏說。

為使教研效益最大化,張敏還整合網際網路資源,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出「雙線混融教研」新模式,即「線上教研與線下教研混融共生」,讓線上教研與線下教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張敏利用幾個二維碼就能精彩改變一場傳統的科學課堂教學比賽活動,線下老師對現場課堂教學的思考、建議、感想與優缺點,通過直播平臺建立的「湖南省小學科學教師」學習空間,手機一點就可發出,展示在現場屏幕上的討論區。兩天現場直播、網上累計上萬人次參與,吸引了湖北、貴州、四川、海南等地的科學老師學習觀摩。

「張敏老師總能引導我們立足校內教學研究,幫助改變教學視域,激發研討熱情,在相互交換『蘋果』的過程中,享受他山之玉的潤澤,我們也因自己的『蘋果』得到兄弟姐妹的青睞而快樂自足。」長沙市砂子塘嘉和小學教師張書文這樣說。

《中國教育報》2020年12月15日第6版 

相關焦點

  • 吸引力法則:像磁鐵一樣吸引美好事物
    因此,如果我們堅持關注生活中美好的、正面的事物,我們就會自動吸引這些事物進入我們的生活。反之,如果我們持續關注不好的和負面的事物,我們就會吸引更多同屬性的事物。如果我們關注美好,那在我們的人生境遇中,將更能感受正面積極的力量。
  • 百研工坊科學課:研究磁鐵
    學生回答(眾說紛紜)師:有同學說可以吸鐵,也有同學不同意他的觀點,磁鐵到底能吸鐵,還是能吸所有的金屬。怎樣驗證你的 猜想?對,實驗。用事實來說話。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些材料。有金屬的,也有非金屬的,再提供一塊條形磁鐵,按自己的想法去試一試。不過我有個要求 ,請你們先猜一猜這些材料能不能被磁鐵吸引,然後試一試,最後實驗結果由各組記錄員寫在記錄單上。
  • 性格相似的的兩人,總是能夠像「磁鐵」一樣,不自覺地吸引著對方
    性格相似的的兩人,總是能夠像磁鐵一樣,不自覺地吸引著對方《夢裡花落知多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如果說兩個性格相似,也就是脾氣相對,臭味相投的人在一起呆的時間久了,當然最關鍵的是兩個異性,他們就會像磁鐵一樣,彼此產生吸引,最終會連到一起去……
  • 國際學校的IB PYP/IGCSE 中學階段的科學課學什麼?
    很多同學公立學校轉入國際學校,包括一部分從小學升入到中學的國際學校學生,即使她的英文表達能力不錯,但在科學上的詞彙儲備不太充足,而在學校裡又是全英文授課再加上是一環扣一環式的探究式學習,內容又廣又深,因此很多同學對課堂上的內容只是一知半解。
  • 小學科學課怎麼教更科學?讓不一樣的科學課走進課堂
    小學科學課老師是科學教育起跑線上的實踐者,「如何培養孩子的探究能力和科學思維?」、「什麼樣的科學內容更適合孩子們學習」,成為了每一位小學科學課老師首要解決的課題。  《奇幻科學城》作為國內精品兒童科學教育品牌節目,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2018年新學期、教師節之際,特別策劃「感恩教師,築夢科學」公益活動,為全國小學科學課老師奉上一份「科學大禮」——《奇幻科學城》節目精品科學實驗視頻優盤。
  • 成都:小學科學課重回一年級 和語文數學一樣重要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小學科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科版《科學》教材主編鬱波也曾表示,在這16年的時間裡,我國在課程開發、師資培訓、教材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和進步,但坦率地說,科學課作為一門獨立的新課程,在整個九年義務教育階段並未受到應有的重視。但與此同時,16年以來,國際科學教育研究的發展速度超出了人們的預料。
  • 最美艾上人|彭義婷:滿腔才華是最吸引學生的一塊有利磁鐵
    「終身學習、不進則退」,只有充滿魅力的獨特教學風格和滿腔才華才是最吸引學生的一塊有利磁鐵。這是艾上AI-艾賓浩斯智能教育河南林州姚村校區彭義婷老師的格言。基礎教育的背景下時代給我們下了一道戰書——「終身學習、不進則退」,只有充滿魅力的獨特教學風格和滿腔才華才是最吸引學生的一塊有利磁鐵。其次一個好的教師必須有德才配為師。在新的教育資源和教育媒介下,教學方式發生巨大變化,但對於學生的基礎教育而言,教育傳統文化、創新知識和培養人的本質(立德樹人)沒有變,這是時代賦予教師的。
  • 磁鐵也能吸引蘋果?老外親自做實驗
    相信大家在小時候都做過類似的遊戲——用磁鐵吸引金屬。而步入中學課堂後我們知道,當你把兩塊磁鐵放在一起時,如果兩塊磁鐵各自的南極或者北極相遇,則會相互抗拒,而如果是兩塊磁鐵分別是不同的磁極相遇,則會相互吸引。
  • 科學課要求學生帶蝸牛 算不算「奇葩作業」?
    專家認為學生作業應該考慮實施的難度和結果 不應變成「考家長」。「這大冷天的,去哪抓一隻蝸牛?」10月26日,玉泉小學三年級的家長林雪(化名)在「家長群中」發現了一項高難度作業,科學課上要求每個學生帶一隻蝸牛進行觀察。林雪稱,儘管這次並不是強制,但類似製作海報、製作航模、做麵食等奇葩作業,「這都很正常」。
  • 用磁鐵在家上學
    關於如何領導科學課的想法用光了嗎?我們為您提供了這些具有磁性的DIY,並為您提供了充滿磁性信息的博客,使您的「教師」工作更加輕鬆! 磁性拼圖通過這個簡單的磁鐵工藝技巧,讓孩子們忙起來,告別迷失的拼圖!您所需要的只是您選擇的兒童拼圖玩具,'x'陶瓷圓盤磁鐵,熱膠槍和膠棒。只需將一塊磁鐵粘在每個拼圖上,然後乾燥!我們的有趣提示-讓您的孩子在Cookie紙上建立拼圖。這樣,如果它被淘汰了,您將不會失去進度。
  • 科學課重歸小學一年級—新聞—科學網
    「此前科學課從三年級開始上,所以到了四年級,學生們已經對科學學習方式有一定了解,所以教學雖然還以觀察為主,但已經可以加入一些較高級的對比實驗等。但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可能是零起點,所以教學還是以啟蒙、培養興趣為主,多開展一些觀察、體驗活動,比如觀察植物。」 目前,已通過審定的《科學》教材包括教育科學出版社、江蘇教育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青島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等多個版本。
  • 磁鐵可以吸引的物體有哪些?
    眾所周知磁鐵是一種可以吸附鐵性物質的東西,比如可以用來吸附鐵釘、鐵鑰匙、鐵屑等。那麼除了這些明顯帶由鐵成分組成的物體,還有其他那些物體可以被鐵吸引呢?磁鐵吸引鑰匙那麼先要從磁鐵的成分分析,磁鐵的成分是鐵、鈷、鎳等原子,其原子的內部結構比較特殊,本身就具有磁矩。
  • 小學一年級的科學課學什麼?
    往年科學課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才有,從本學期開始,科學課與語文、數學一樣,從小學一年級就開設,成為基礎課程,教育部對科學課的重視程度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新學期已經開始,南京小學一年級的科學課學什麼?低年齡的孩子們對這門新增的課程興趣如何?紫金山記者昨日上午走進南京外國語學校青奧村小學,跟一(6)班的孩子們一起坐在教室裡,上了他們班的第一節科學課。
  • HTC威愛教育助力東城區科學課教研活動
    近日,東城區教育研究院組織區科學課約30名骨幹教師參加「虛擬實境走進小學科學課」教研活動順利進行。
  • 怎樣的科學課才能體現STEAM教育的精髓?
    針對孩子的需求,一些機構和園所開始關注STEAM教育,研發知識類的科學產品。可僅僅帶著孩子做幾個實驗就能提升能力麼?科學課怎麼教?科學課屬於素質教育範疇嗎?這類的產品有市場嗎?怎樣的科學課才是體現STEAM教育精髓的必需品?
  • 為什麼鐵能被磁鐵吸引,而其他大部分金屬卻不能?
    除了鐵之外,能夠被磁鐵或者磁場吸引的少數金屬還包括鈷、鎳、鏑和釓。那麼,為什麼只有一些金屬能被磁鐵吸引?磁鐵吸引金屬的原理是什麼?但不像行星那樣會在確切的軌道上環繞恆星運動,電子出現的位置是隨機的,只能知道電子出現在某個位置的概率。
  • 《磁鐵的性質》教學談
    本課希望學生得出一些結論:磁鐵有指示南北的性質,磁體的南極、北極分別用S和N兩個字母來表示,同時指導學生認識磁鐵兩極的相互作用,當兩極相互接近的時候,同極相斥,異極相吸。在所有的研究當中,我還特別設置了「如何判別未標明磁極名稱的磁鐵,兩端分別是哪兩極」。這個內容,是我們中國古人的一份驕傲,因為中國的古人最早運用了磁鐵的性質製作了司南。
  • 美國小學如何上「科學課」?這4個細節,值得中國孩子借鑑
    科學課作為兒童科學啟蒙教育的重要方式,對於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等等的鍛鍊都是非常重要的,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科學素質教育這幾年才開始重視,但很多家長依然不把科學教育當回事。作為諾貝爾獎獲得者最多的國家,美國教育中對於科學教育是非常重視的,從幼兒園開始就有科學課,小學更是要重點學習,那麼美國小學是如何上「科學課」?
  • 冷知識:火柴能被磁鐵吸引?
    北極的室外溫度低至零下幾十攝氏度,而冰屋內的溫度可以達到零下幾攝氏度到十幾攝氏度,這對於有獸皮保暖的因紐特人來講已經足夠了,普通人應該也沒什麼太大問題,畢竟冬天我國南方室內不開空調跟這個溫度應該差不太多。
  • 波蘭人:中國就像磁鐵 去過一次總吸引你再次前往
    原標題 願為波中交流架橋——一個波蘭小夥的中國夢新華社華沙11月27日電 通訊:願為波中交流架橋——一個波蘭小夥的中國夢新華社記者翟偉 韓梅「我願意為波蘭人搭建一座了解中國的橋,幫助他們獲取關於中國的各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