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今年上榜的學校比去年多出兩所,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比往年有所進步,位列全國學科競賽領域第一名。
2.上榜學校均是全國頂級的重點高中,均受到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認可,尤其是前50的重點高中更受青睞。
3.有些偏科的學校單科成績亮眼,但總成績受到其他學科影響,沒能更進一步,非常可惜。
學科競賽代表了一所學校的教研硬實力,在清華北大數學英才班、強基計劃、綜合評價等招生中均有重大作用。
看完了全國的情況之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陝西省2020年五大學科奧賽高中排行榜的情況!
代表陝西省參賽的學校主要來自老牌五大名校——西工大附中、西安高新一中、西安鐵一中、西安交大附中和陝師大附中。
在今年的全國中學五大學科競賽,陝西省代表隊共有10人進入國家集訓隊(直接保送清北),金牌(清北強基最優惠待遇)18枚,銀牌(入圍清北強基計劃)22枚,銅牌6枚。在五大學科競賽中,陝西省金牌總數位居全國第12名。在五大學科競賽全國金牌榜單中,西工大附中金牌總數位居全國第18名,再次衛冕陝西省第一。西安高新一中、西安鐵一中居全國並列第33名,省內第二。西安交大附中居全國第41名!
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
1、西工大附中綜合實力最強,無論國家集訓隊人數、獎牌總數,還是金牌總數都最多,再次衛冕陝西省第一;西安高新一中優勢科目為數學和化學,其中化學單科實力表現省內第一,清北保送人數也穩定和去年一致;西安鐵一中優勢科目為數學,數學單科獎牌數是省內最多的,入圍清北強基計劃人數居省內第二。工高鐵三所學校,代表了整個陝西省學科競賽的硬實力。
2、西安交大附中憑藉信息學科競賽的巨大突破,拿到了8枚獎牌,其中信息學獎牌佔該校獎牌總數的一半。希望明年的學科競賽中,能穩定住信息學的優勢。
3、陝師大附中共收穫3枚獎牌,2銀1銅,重在參與。西安市第82中學令人刮目相看,在信息學競賽中收穫了一枚銀牌。
陝西省共有10人入選五大學科競賽國家集訓隊,並被北大清華保送。其中西工大附中5人,獨佔陝西省保送名額的一半,位居省內第一。西安高新一中、西安交大附中各有2人,並列第二。西安鐵一中1人,居第三位。較2019年陝西省學科競賽保送人數相比,人數相當,各校人數變化不大。
今年,陝西省在學科競賽中共獲得金牌18枚(包含國家集訓隊),其中西工大附中7枚,全省第一。西安高新一中4枚,西安鐵一中4枚,全省並列第二。西安交大附中3枚,省內第三。可見,陝西省學科競賽最頂尖的學生都集中在工高鐵交四所學校。
今年,陝西省在學科競賽中共獲得獎牌60枚,其中西工大附中23枚,全省最多。西安高新一中10枚,西安鐵一中15枚,西安交大附中8枚,陝師大附中3枚,西安市第82中1枚。工高鐵三所學校,包攬了陝西省80%以上的獎牌。
今年,陝西省共計40人入圍清北強基計劃,其中西工大附中14人,依舊領跑全省。西安高新一中7人,西安鐵一中12人,西安交大附中4人,陝師大附中2人,西安市第82中1人。
首先是重視。不只是學生和家長,還有學校尤其是校長的重視。一個中學如果校長能夠從思想上、意識上高度重視競賽,那麼就給學校開了個好頭。無論是師資還是資金都可以得到充分的支持,在接下來的競賽生培養上才能事半功倍。
其次是培養體系。學科競賽和高中課程不同,培養方向和重點也不同,因此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沒法教出高水平的競賽生的,同樣的,想單純靠「砸錢」就坐等提升成績也不可能。競賽厲害的中學幾乎都有著自己的一套競賽、自招培養體系,並根據政策的變化不斷調整、補充,這就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積累。
第三是師資。好的競賽教練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說是稀缺資源,一個有經驗、帶出過省隊、乃至金牌的競賽教練就更加可遇而不可求了。
以上三個要素其實是相輔相成的,領導重視,培養體系合理,教練給力,三者缺一不可才能培養出頂尖的競賽生,放眼全國排名前列的競賽強校都是如此。
但不管怎麼說,有付出就會有收穫。希望所有的中學和一直堅持在競賽路上的競賽黨們都能等到自己的花開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