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普遍存在兩年制和三年制的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這兩種模式有何不同?孰優孰劣?
在傳統觀念裡,三年制理當會更好,畢竟多花了一年的時間,有付出就應該獲得更多的回報,但事實上,兩種模式並沒有誰好誰壞,完全涉及不到讀研的好壞,兩種模式最大的區別僅僅是培養方式的不同。
三年制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更加注重理論,而要想把晦澀難懂的理論真正提高到「研究」水平,三年時間是個起碼的要求。兩年制碩士研究生注重實踐,注重實際的工作經驗,比三年制少花一年時間培養方式是更加合理的。
既然從客觀因素的角度來說,它們並沒有誰好誰壞,那考生們該做何種選擇,就要看自己的專業情況、未來規劃等主觀因素。
如果希望自己能夠更加快速地進入社會,獲得更加豐富的工作經驗,且本科專業屬於法律、計算機、會計等比較偏向於實踐的專業,那可以選擇兩年的碩士研究生,也就是專業型碩士研究生。
有關專家曾表示,如果不是有志於從事科研,三年時間的確有點浪費,研究生一年半就完成了所有課程,剩下的時間有些多餘。兩年制的好處在於時間短,對畢業論文的要求沒有那麼高,且現在的社會認可度也很高,所以性價比是很高。
雖然也有不少專家認為兩年制碩士「畢業太快」,第一年剛進入學習狀態,第二年就找工作和寫畢業論文,常常讓人忙得不可開交。但我個人認為,對於完全不想從事科研的學生而言,兩年畢業還是利大於弊的。
但如果自己的專業屬於數學、文學等比較偏向理論的專業,且將來可能會走向讀博的道路,選擇三年制碩士研究生,也就是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是更為合適的,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跟著導師搞科研,導師也有可能會直接推薦讀博。可兩年制碩士如果想讀博,就必須在畢業後參加統考了。
綜上所述,考上三年的研究生和考上兩年的,並不能說明讀研的好壞,兩者僅是培養方式不同,也就是學制有所不同罷了。從考生的角度來說,根據個人不同的需求,做出相應更加合適的選擇即可,你說是嗎?
想了解更多精彩,請關注「教育潤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