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由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主辦,上海格略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戰略合作,吳曉波頻道、企投家學院、亞太首席人才官聯合會協辦的以「大學·無界」為主題的2018中國最佳企業大學排行榜頒獎典禮暨第八屆中國企業大學發展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成功舉辦。來自政府機關領導、國內外一流企業大學校長、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共同見證2018中國最佳企業大學頒獎盛典。
上海交通大學總經濟師、海外教育學院院長
劉牧群致辭
上海交通大學總經濟師、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院長劉牧群,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處長白曉,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黨總支書記姚奕,上海市中小企業品牌促進中心副主任張鵬,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常務副院長尚振剛,副院長谷來豐,副院長周懌,深圳國際公益學院副院長賈晶,中國大連高級經理學院案例研究中心主任楊智偉,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企業大學研訓中心首席顧問郭金山,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企業大學研訓中心資深顧問李林,格略集團總經理助理鄧俊磊,上汽培訓中心主任蔣建華,首旅如家大學校長包小陽,攜程大學副校長許桂麗,中國企業大學聯席會輪值副主席邱昭良,小米穀倉學院總顧問馬成功,華潤大學執委史登等受邀出席。
中國企業大學評選旨在澄清中國企業大學發展成長機理,沉澱中國及世界企業大學最佳實踐智慧,引領更多中國企業大學價值創新。2012年至今,海外教育學院在多年企業大學發展研究的基礎上,以及眾多專家、企業大學方的支持下,已成功舉辦七屆「中國最佳企業大學排行榜」,吸引600餘家企業大學參評,成為眾多企業大學對標實踐、獲得認可的首選平臺。
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院長劉牧群在致辭中對「中國最佳企業大學排行榜」活動的舉辦給予肯定,他表示,中國企業大學排行榜的評選過程是企業之間對標學習的良好時機,也是中國企業管理的重大成就。他還指出,學院將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不斷貢獻企業大學研究成果,推進企業人才培養教育目標落地。
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處長白曉致辭
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處長白曉在致辭中表示:「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重要資源,現在對人才的重視已遠超歷史的任何階段。」他指出,企業大學是公司為戰略目標實現建立的知識運營組織,是推進產教融合、加快產業發展的優良載體。從成本中心到價值創造,中國企業大學應始終以發展為邏輯,正確面對當前的產業需求,積極拓展人才培養的內涵。
深圳國際公益學院副院長賈晶作為中國企業大學排行榜發展的見證者以及排行榜評審團的執行主席進行發言,對企業大學排行榜的發展進行回顧。她表示,制定企業大學發展標準、把控企業大學發展質量、支撐中國人才培養是中國企業大學排行榜的使命。她說:「讓中國的企業人強大,我們中國的企業才能強大。」
本次評選秉持「權威、科學、開放、嚴謹、保密」的原則,由企業管理及人才發展相關領域著名的企業家、諮詢專家、專家學者採用問卷調查、資料評定、專家評審、標杆對標、實地調研等方法,經過五層把關,依據六項專業指標,評選出 「2018年度中國最佳企業大學」、「2018年度最具成長性企業大學」、「2018年度中國企業最佳學習項目」、「2018年度中國企業大學趨勢引領獎」、 「傑出貢獻獎」、「新銳獎」,共六大獎項。
榜單發布
☟☟☟
在到場嘉賓的共同見證下,特邀嘉賓為獲獎單位及個人進行頒獎,並圍繞「無界組織」、「無界人才」、「無界學習」三大議題,共享各自在企業大學運營中取得的可借鑑、可複製的寶貴經驗。在以「多元視角下的企業大學價值重塑」為話題的圓桌會談環節,大家共同探討企業大學發展新方向,推進企業人才培養實踐落地。
頒獎現場
☟☟☟
獲獎單位及個人領獎
中國大連高級經理學院案例研究中心主任楊智偉就「企業大學無界」話題與在場嘉賓進行分享,他指出,企業大學的內部邊界決定企業大學自身能力的提升,企業大學自身能力的變動會引起外部邊界的變化。他認為,推進學習型組織建設、知識共享平臺搭建、無界學習理念貫徹、服務社會行動實踐是打破外部邊界的關鍵。組織扁平化、領導權力分散、信息公開透明、薪酬體系緊密相連等是打破內部邊界的有效策略。
東風日產大學校長盧慶在分享中說:「力量源於自身,堅持讓工作成為一種激勵,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讓幸福成為一種能力。激發潛能,創造美好,釋放人性,才是真正的培訓教育。」
聖奧集團人力資源總監兼聖奧管理學院執行院長尹志遠在分享中表示,栽培員工要培育到讓他們強大到足以離開,善待員工讓他們足以留下來,他說:「構建學習組織和學習文化,讓員工樂於學習,樂於分享,做知識的傳遞者,做文化的傳承者。」
華潤大學執委史登對華潤集團在創新方面所在的努力與在場嘉賓進行分享,他認為華潤大學打破邊界的戰略優勢主要體現在四方面:一是建章立制;二是通過智庫構建獲取外部知識;三是通過基金方式扶持項目;四是請外部項目來提供服務,尋找實體空間。
小米穀倉學院總顧問馬成功就「如何打造超級組織」的三個方法與大家共享:一是關心員工的頭腦份額,員工願意不願意上班就是一個份額,員工有沒有把公司當做實現自己價值的舞臺;二是要關心用戶,用戶有沒有把時間放在我們的產品服務上;三是企業大學要到內創外連中去,要對外部採取更多的聯盟合作,進行更好的發展。
中國銀行上海國際金融研修院培訓經理朱曾誠就「激活個體到激活組織」的話題進行分享,結合自身的企業培訓經驗,將自身的優勢總結為三點:一是實行專家萃取;二是實行案例萃取;三是進行師資培養。
與會嘉賓主題分享
2018年度中國最佳企業大學排行榜發布同期,《中國企業大學成熟度研究報告VII》、《從人才到組織賦能》等企業大學研究成果也在典禮上進行了重要發布。
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副院長周懌在典禮上對「企業大學賦能共建計劃」進行了重要發布,並現場公布徵集令。她表示,「中國企業大學排行榜」過往較多關註標杆企業大學,並研究建立了引領性的評價指標體系。而幫助成長性企業培養人才、關注成長性企業大學,在當下責任重大。排行榜組委會將整合專家資源和成功經驗,共創突破工作坊,發起企業大學賦能共建計劃,為企業人才成長加速。
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副院長周懌
徵集令
成果展示
☟☟☟
《中國企業大學成熟度研究報告VII》
企業大學新特徵
1.人才發展方面
在領導力方面更加精細
關注業務崗位的專項服務
專業技術得到應用
2.業務推動方面
從培訓方案的解決轉向業務導向學習方案的解決
把戰略意圖轉化為共識
3.文化驅動方面
用文化檢驗人才
實現文化共創和管理
4.知識運營方面
注重知識創造
打造知識庫,進行有效運營
5.外部整合方面
外部打造學習生態
內部打造精英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