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志願填報工作逐步展開,廣大考生對復旦大學的招生政策、培養模式等方面有諸多疑問,為幫助同學們填報志願,順利報考復旦,我們製作此專題,由招辦主任來回答考生最關心的十個問題。
一、2013年復旦大學招生錄取工作有什麼特點?
復旦大學的招生工作以公開、公平、公正為原則,一如既往地重視和尊重人才。我們特別歡迎品學兼優、適合復旦人才培養理念的優秀中學生報考復旦大學。與往年相比,我校今年的招生錄取工作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不斷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科學核定培養規模,今年的招生計劃與去年大體相當;
2、積極響應教育部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教育公平方案,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60名,醫學類專業招生覆蓋30個省份。
3、深化通識教育理念,將理論與應用力學、飛行器設計與工程、環境科學、心理學專業合併入相應大類招生。在28個大類及專業的招生計劃中涵蓋了71個專業,為考生填報專業志願提供了更寬的口徑,為考生的個性化發展創造了更大的空間;
4、面向所有錄取的學生,全面推出「望道計劃」。復旦這一計劃的特色是:不採取封閉的按「班」培養的模式,實行動態進出、自由選擇專業的開放管理。所有新生將來都有機會經過申請和選拔,選入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中文、歷史、哲學、醫學等8個基礎學科群學習,為成為未來相關或交叉學科的領軍人物打下堅實的基礎;
5、為進一步滿足有志於學醫考生的志願,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從今年起分代碼招生,代碼為19246,在教育部及各省級招辦公布的招生計劃中名為「復旦大學醫學院」;
6、充分保護考生利益,提高志願錄取率,根據各省份的實際生源情況設定調檔比例,原則上「進檔即取」;
7、著力提高考生專業志願錄取率,考生達到復旦大學所在省份1:1錄取線,原則上滿足其所填寫的6個專業(類)志願之一,不再調劑錄取。
二、復旦大學全面推進的學分制建設對新生有哪些方面的益處?
復旦大學早在十餘年前就提出了「厚基礎、寬口徑、重能力、求創新」的教育理念,率先建立了學分制教學管理制度。2002年,「以文理教育為特色,以英才教育為目標」的《復旦大學文理教育方案》開始實施,2005年成立復旦學院,2006年起開設通識教育六大模塊核心課程,全面推行以文理基礎教育為特色的通識教育。今年入學的新生,將更充分體驗教育教學改革帶來的益處:
1、復旦學院著力推進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建設,幫助學生形成基本的人文修養、思想視野和理想信念;
2、每學年5200餘門課程供學生選擇,學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培育和發展自己的興趣與愛好;
3、在學制範圍內,學生可以根據專業培養方案靈活地安排自己的修讀年限,部分學生可以在三年內完成本科階段學業,提前步入碩士或博士研究生階段的學習;
4、進一步開放轉專業政策,除招生時有明確限制者外,所有學生在入學後的第二學期或第四學期有一次申請轉專業的機會,每年全校各專業共提供約600名(約佔同年級在讀學生總數的20%)的轉專業名額;
5、從入學後的第二學期開始,學生可以申請第二專業、第二學位課程的學習。在完成主修專業學習的前提下,學生完成第二專業、第二學位培養計劃後,將獲得復旦大學頒發的第二專業、第二學士學位證書。
三、在復旦大學學習期間,學生能從學校獲得哪些資源?
復旦大學把培養具有全面素質、創新能力和國際化視野的高質量人才作為本科教育教學的根本目標,充分發揮綜合性大學的特色和多學科優勢,培養同時具有人文情懷和科學精神的各行各業領袖與領軍人才。學校將核心課程和文理基礎教育為特色的通識教育與寬口徑專業精英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注重加強學生全面素質和學習能力的發展。本科階段學生可以享受到以下主要資源:
1、復旦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大力提倡「名教授上基礎課、帶基礎實驗」,所有專業均設有導師,為每一位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業指導;
2、復旦生源名列全國前茅。2012年我校文、理科錄取分數線在近30個省市名列前三。優秀同學之間相互啟迪與幫助,營造了學校優良的學風傳統;
3、我校與30餘個國家(地區)的200多所世界一流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和合作交流關係,2012年派出參加國際校際交流的學生2300多人次。學校每年還接納外國留學生6000餘人次,復旦因此成為國內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大學;
4、我校全面推進學分制建設,拓展學生自主選課的空間,同時鼓勵學生參加暑期教學活動和上海市東北片高校合作辦學跨校學習活動;
5、我校實施「本科生學術研究資助計劃」,積極鼓勵並資助本科生開展學術研究活動,每年有1000多位學生參加由教授、副教授親自指導的學術研究;
6、我校全面推出「望道計劃」這一融合通識教育理念、具有復旦特色的綜合性「拔尖人才」培養平臺,實行動態進出、自由選擇專業的開放管理模式,為學生未來成為相關或交叉學科的領軍人物打下堅實基礎。
7、我校擁有涵蓋文、理、醫的五座圖書館,藏書500多萬冊,擁有大量的網絡書刊資源,總量居全國高校前列,為學生提供了十分豐富的精神食糧;
8、我校有學術、實踐、體育、藝術等19大類242個本科生社團,還有以復旦大學為主體組建的「上海市大學生舞蹈聯誼會」、「上海市大學生攝影協會」等全市性大學生社團,社團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促進學生全面成才。
四、復旦大學學生在校期間主要到哪些國際高校交流?
復旦大學與3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所世界一流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和合作交流關係,如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日本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香港大學、德國柏林大學、法國巴黎政治學院、巴黎高科、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等。其中9所國際知名大學為我校戰略合作夥伴:
詳情參閱我校外事處網站:www.fao.fudan.edu.cn
五、復旦大學實行按類招生,學生入校後將如何選專業?
今年我校繼續深化按類招生政策。「試驗班」僅為招生專業大類屬性,而並不是指某個特殊的班級。各專業大類都將在第一學年結束後的暑期進行專業分流,具體方案由各院系確定,可登錄復旦大學教務處網站查詢。
六、保送生、高水平運動員、藝術特長生和自主選拔錄取的入選考生是否佔公布的招生計劃?
保送生、高水平運動員、藝術特長生和自主選拔錄取的入選考生等都不佔公布的高考招生計劃。
七、去年復旦本科畢業生的畢業去向如何?
復旦大學2012屆(2008級)2811位本科畢業更多地選擇繼續深造與追求國際化發展道路。全校應屆畢業生選擇繼續深造的比例達55%,其中出國留學比例為26%。留學的高校幾乎覆蓋了哈佛、耶魯、牛津、劍橋等全球前50位名校。就業方面,復旦本科畢業生炙手可熱,就業去向主要分布在「熱門」行業,即金融、經貿、銀行、證券、投資、保險、會計、法律、諮詢等行業。非經管類專業中也有大批畢業生去到這些「熱門」行業。統計表明,復旦學子在就業過程中不存在專業屬性之間的顯著差異,專業「熱門」與否並不重要,即便在全球金融危機復甦期,復旦學子無論什麼專業都能較自由地實現職業選擇。而上海市公布的「本科專業預警名單」對復旦畢業生也無任何影響。復旦大學本科階段實施的通識教育越來越顯現出博雅素質和精英專業特徵,以及在就業競爭中的名校優勢。
八、請談談平行志願政策帶來的變化?
2013年全國絕大多數省份實施平行志願政策。在平行志願條件下,復旦大學為保護考生利益,將根據各省的實際生源情況確定投檔比例,並實行「專業服從、進檔即取」的政策,解決考生進檔被退的後顧之憂。另外,復旦大學在部分省市推出「專家組面試」試點辦法,面對面地指導考生填報志願,最大程度地滿足考生對理想專業的期望。
與傳統志願填報模式比較,平行志願的有效性提高,高分落榜的可能性降低,非常有利於衝擊更高的志願;而傳統志願填報模式博弈性強,考得好不如報得好,並且容易出現高分落榜等現象,使得志願填報偏向保守。
九、對於合理填報志願有何建議?
在填報志願前,考生應對自己的學習情況有一個準確的估計,同時應了解自己欲報考學校的詳細情況,特別是招生章程中的錄取規則等信息。
為了有效指導考生填報復旦大學及選擇專業,我校在各省市填報志願期間都會向當地派出招生組,請留意我校招生網(www.ao.fudan.edu.cn),我們將及時公布招生組老師的聯繫方式,希望考生到現場諮詢,確保填報的準確性。
對於考後出分平行志願填報模式省份,以填報A、B、C、D四個院校志願為例,通常採取「衝A、穩B、守C、保D」。
對於考前平行或考後估分平行填報志願的省份建議採用「衝AB、穩C、保D」的方法。衝AB相當於實現目標高校的機會增加一倍。
對於非平行志願填報模式省份(傳統志願),通常還會遇到選擇學校還是選擇專業的衝突。我們認為,「一本選學校,二本選專業」。對於在高考中可能考出高分的優秀中學生來說,在填報高校志願時,選擇一所學習氛圍好的名牌學校比選擇一個所謂的熱門專業來得重要,因為一所名牌學校不僅本身已經含有了其歷史、師資、聲譽、質量等各種關鍵因素,而且能實實在在地為你提供其他院校不可替代的教育和發展機會。
十、最快獲得復旦招生信息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