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促進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健發展工作
12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促進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健發展的措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需求。
會議指出,一要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支持開發更多針對大病的保險產品,做好與基本醫保等的銜接補充。促進開發適應廣大老齡群體需要和支付能力的商業醫療保險產品。鼓勵保險公司將醫保目錄外的合理醫療費用納入保障範圍。二要按照統一規範要求,將商業養老保險納入養老保障第三支柱加快建設。強化商業養老保險保障功能,支持開發投保簡便、交費靈活、收益穩健的養老保險,積極發展年金化領取的保險產品。鼓勵保險公司提供老齡照護、養老社區等服務。鼓勵保險業參與長期護理保險試點。三要提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能力,防止保險資金運用投機化,強化資產負債管理。對保險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設置差異化監管比例,最高可至公司總資產的45%。
政策篇
三部門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
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近日印發《關於深入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的通知》,包括5個方面、14項重點舉措。
一是推進「一體化」共享服務,提升便捷化智能化人性化服務水平。主要包括堅持線上線下一體融合,優化智慧醫療服務流程,推動區域信息共享互認等內容。
二是推進「一碼通」融合服務,破除多碼並存互不通用信息壁壘。主要包括強化行業內「一碼通用」,推進跨部門「多碼融合」,實現健康碼「一碼通行」。
三是推進「一站式」結算服務,完善「網際網路+」醫療在線支付工作。主要包括推行「一站式」及時結算,落實「網際網路+」支付,提供更加便利的在線醫保結算服務等內容。
四是推進「一網辦」政務服務,化解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問題。
五是推進「一盤棋」抗疫服務,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信息技術支撐。主要包括強化早期監測預警,健全完善有關流調分析、核酸檢測和綜合物資保障信息平臺,深化防疫諮詢服務等內容。
北京制定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北京市就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提出建議。涉及養老的內容如下:
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著力發展健康、養老、育幼、文化、旅遊、體育、家政、物業等服務業。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增加健康、養老、旅遊等服務消費供給。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落實居家養老服務條例,完善街道社區就近養老服務網絡,推進養老服務驛站可持續發展,建立健全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編制養老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培育養老新業態,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鼓勵養老資源在周邊布局,推動異地醫保一體化結算。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展銀髮經濟。推進適老宜居環境建設,營造老年友好型社會氛圍。
北京年底前劃轉部分企業國有股權10%充實社保基金
12月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發《北京市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方案》明確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劃轉比例統一為納入劃轉範圍企業國有股權的10%,確保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劃轉工作。
在劃轉範圍方面,《方案》明確,將北京市國有及國有控股大中型企業、金融機構納入劃轉範圍。劃轉對象涉及多個國有股東的,須分別劃轉各國有股東所持國有股權的10%,並由第一大股東牽頭實施。
《方案》要求北京市劃轉的企業國有股權統一由市政府授權市財政局作為承接主體集中持有。市財政局委託一家具有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功能的公司專戶管理。《方案》還明確,劃轉國有資本的股權分紅和運作收益,由市財政局統籌考慮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支出需要和國有資本收益狀況,適時實施收繳,專項用於彌補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缺口。
福建每年將有70所鄉鎮敬老院轉型升級為養老服務中心
日前,福建省出臺《關於加快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的通知》,提出加快推進福建農村養老服務發展。
通知明確,支持空白縣(市)新建突出護理功能的老年人養護院,確保每個縣(市、區)至少建有1所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員專業照護為主的縣級供養服務設施,到2022年底實現有集中供養意願的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達到100%。省級福彩公益金按照每所100萬元的標準,每年推動70所鄉鎮敬老院轉型升級為集機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功能為一體的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
到2022年底,每個設區市培育壯大不少於1個深耕農村養老服務市場的專業化連鎖化養老服務品牌。在縣(市、區)層面每年新建不少於10所長者食堂(中央廚房),在鎮、村層面依託現有養老服務設施每年建設不少於100處老年人助餐點。每個設區市要建設不少於1個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高端養老項目。
西寧養老服務用房將成住宅小區「標配」
西寧市日前印發的《西寧市促進養老服務發展若干措施》提出,今後西寧市將把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納入城鄉社區用房建設範圍,新建住宅小區按每百戶不低於20平方米配套建設社區養老服務用房,已建成住宅區要按照每百戶不低於15平方米的標準逐步調劑解決。
新建住宅小區與配套養老服務設施將實施「四同步」(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新建住宅小區工程竣工驗收階段,項目建設單位應申請將配建養老服務設施納入工程驗收範圍,由縣區民政局驗收並出具驗收意見,驗收合格後各縣區政府參照市價格部門核定的上一年度市場建安成本價回購。
西寧市還支持鼓勵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將閒置率高的設施整合成為養老服務機構,五年內繼續實行按土地原有用途和權利類型使用土地的過渡期政策。
攀枝花力爭2022年打造成全省養老服務示範市
12月1日,攀枝花市政府辦印發《關於推進攀枝花養老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通過建立健全養老服務「四大體系」,組織實施「七大工程」,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
實施意見指出,把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納入城鄉社區治理重要內容,把補齊農村養老基礎設施短板納入脫貧攻堅工作。建立健全養老服務制度體系、供給體系、支撐保障體系、治理監管體系等「四大體系」,組織實施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提質增效工程、機構養老服務提檔升級工程、農村養老服務補短板工程、養老服務功能拓展工程、養老服務消費促進工程、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工程、綜合監管能力提升工程等「七大工程」。到2022年,力爭全市所有街道和有條件的鄉鎮至少建有1個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社區日間照料機構覆蓋率達到90%。
產業篇
險資加速布局康養領域已有10家保險機構投資47個養老社區項目
據了解,目前保險公司開展商業健康保險業務,在售產品5000多個,涵蓋疾病預防、醫療服務、生育保障、醫藥供給、失能護理、健康管理等各個領域。
在養老方面,截至2020年9月末,共有中國人壽、泰康人壽、太平人壽等10家保險機構投資47個養老社區項目,分布於北京、上海、海南、江蘇、廣東等東部沿海以及中部的20個省市區,床位數84155個。同時,保險資金通過直接股權和間接股權投向產業方向為養老及養老產業上下遊醫療、健康行業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2347.82億元。
上海養老服務4項實事超額提前完成
2020年,上海市養老服務領域有4個項目列入市政府實事,截至9月底,已全部超額提前完成。其中,「新增7000張養老床位」完成7646張,「改造建設2000張認知障礙照護床位」完成2320張,「新增50家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完成52個、「新增200個助餐場所」完成212個。
到今年年底,全市將建成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320家,2022年預計達到400家。同時建成187家以短期住養照料為主的長者照護之家、720家提供白天照料的社區日間服務中心、6150家標準化老年活動室。
此外,全市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開設老年病科達87%,建有老年醫療護理床位4萬餘張;全市養老機構中護理型床位達到4.68萬張。養老服務機構與醫療衛生機構籤約率達到100%;724家養老機構中有329家內設醫療機構;近六成的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同址內建有社區衛生站或護理站。
重慶養老產業營商環境全國排名第二
上月,由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等發布的《2020年中國城市養老產業營商環境評價指數研究報告》中,重慶市養老產業營商環境評價指數位列全國第二位。
據統計,目前重慶市現有養老機構1427所,養老床位22萬張,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30.5張,較全國平均水平高27.9%。其中,我市公辦養老機構908所,擁有床位8.2萬張;社會辦養老機構519所,擁有床位6.8萬張,城鄉日間照料床位7萬張。全市社會運營養老床位已超過50%。
重慶積極發展養老服務設施,全市現有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2119個,覆蓋率提高至69.8%。農村社區養老服務設施4986個,覆蓋率提高至62.1%。九龍坡、渝中、大足等8個區縣納入國家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區,獲得中央財政1.77億元資金支持。
廣東全省共有養老床位超48萬張
12月8日至9日,廣東省居家社區和農村養老服務推進會召開。會議指出,目前全省共有養老機構1834家(其中,農村敬老院1186家),養老床位48.27萬張(其中,農村養老床位22萬張),比「十二五」末分別增長了41.3%和108%;全省建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超過1.2萬個。2016年至今,全省累計投入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資金近200億元。
已經建立的經濟困難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制度惠及超過20萬老年人;特困供養人員照料護理制度惠及全省23萬特困人員;普惠型高齡補(津)貼制度惠及270餘萬老年人;近3.2萬名農村留守老年人納入關愛範圍。
「十四五」時期,全省將不斷完善城鄉統籌、功能完善、覆蓋全民、監管到位的「大養老」服務體系,推動實現兜底養老服務保障有力、基本養老服務人人享有、多元養老服務充分供給的養老服務發展格局。
福建省民辦養老服務機構補助資金總量增長66.6%
據福建省財政廳消息,福建將在持續安排資金對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給予補助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於日前下達補助資金2229萬元,資金總量比上年增長66.6%。
據了解,民辦養老服務機構補助資金主要包含一次性開辦補助和床位運營補貼。一次性開辦補助按照用房權屬進行分類補助,自建用房且床位50張及以上並投入使用的,新增非營利性民辦養老機構和列入養老服務PPP工程包的營利性養老機構,每張床位補助10000元;對租賃用房且租期在5年以上的相應養老機構,每張床位補助5000元。
床位運營補貼分為護理型和非護理型。民辦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按照每床位每年不低於2400元給予補貼,非護理型床位按每床位每年不低於2000元給予補貼;民辦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護理型床位,按照每床位每年不低於1200元給予補貼。
寧夏65歲以上老人健康管理率63.50%
記者從寧夏衛生健康委了解到,寧夏65歲以上老年人共計62.69萬人。截至2020年10月底,納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健康管理服務的共39.81萬人,健康管理率達63.50%。
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由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具體承擔,村衛生室配合,每年免費為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務,通過問診及老年人健康狀態自評了解其基本健康狀況和生活自理能力等情況,開展常規體格檢查及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心電圖和腹部B超等輔助檢查,及時告知評價結果並進行相應健康指導。
目前,寧夏累計投入4.6億元改善基層衛生硬體設施,所有鄉鎮衛生院基本配備了彩超、數字影像、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基本診療設備。
南通與上海長寧籤署《長三角區域養老一體化服務協作備忘錄》
日前,南通市民政局與上海市長寧區民政局共同籤署《長三角區域養老一體化服務協作備忘錄》。今後,雙方將陸續在11個方面共探養老一體化合作。
根據協議,雙方將通過建立試點合作常態機制、共建示範基地以及建設養老服務管理區域信息平臺,進一步促進養老服務市場要素自由流通,推進區域內養老服務標準互認,引導養老服務市場廣泛合作、養老服務機構統一管理,提升認知障礙照護能力等。
下一步,南通將積極統籌區域養老服務資源,加強區域範圍內的養老資源進社區、進家庭,製作「線上+線下」養老服務地圖,推廣「社區養老顧問」,建立區域統一的養老機構誠信系統與「黑名單」制度等,推動區域養老服務的標準化、規範化建設。
養老FOF規模突破500億元
自2018年9月首隻產品成立以來,養老目標基金的數量已超過100隻,總規模超過500億元。這類產品多以基金中基金(FOF)形式運行,也稱「養老FOF」。
公募人士表示,從三年多發展歷程來看,養老FOF的增厚收益效果明顯。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9日,全市場的養老FOF數量達到104隻(不同份額合併統計),總規模達531.78億元,較二季度末增加43.71%。
有業內人士指出,作為多元化投資的重要工具產品,公募FOF的增厚收益效果並不亞於目前火熱的「固收+」產品。就養老投資而言,FOF追求的是中長期穩健收益,其投資會遵循風險資產下滑曲線的設計原理,對不同類別資產的配比做動態調整,中長期的投資效果明顯。
企業篇
京東為銀髮族推出首款5G長輩智慧型手機
日前,京東舉辦「讓陪伴隨時隨地」長輩智慧型手機新品發布會,攜手多家手機廠商對年初推出的時光機項目進行全方位升級。其中,京東與中興聯合推出的5G長輩智慧型手機,以親情小時光、上手低門檻、尋醫不求人以及時光機放心換服務等核心能力,直擊老年人不會上網、不熟悉智慧型手機等痛點,幫助長輩填平「數字鴻溝」,打造更便捷、更有溫度的智能生活。
目前,該款長輩智慧型手機已於12月3日正式開售。子女可在應用市場下載安裝由京東開發的親情小時光app,與長輩智慧型手機關聯綁定使用,使用家庭相冊、遠程提醒吃藥、一鍵救助等功能,可以實時與長輩互動,老人也可以在緊急情況下快速呼叫緊急聯繫人,並發送位置,時刻保障健康安全。
必顧養老獲得天使輪融資
日前,必顧養老獲得天使輪融資。據了解,必顧養老作為一家智慧健康養老技術和配套解決方案提供商,瞄準科技賦能養老的潛在機會,以B端養老機構為入口,將AI與養老相結合,運用智能終端與大數據中臺,上線了「必顧養老管家」、「必顧優品」、「必顧養老學院」、「茉莉評估中心」四款產品,為醫護人員提供數據服務、用品採購、人才培訓及服務質量評估等服務。與此同時,必顧養老還將軟硬體設備相結合,對患者健康數據進行監測。
據了解,目前必顧養老主打硬體產品包括多維情景互動訓練系統、認知症長者防走失預警器及夜間智能監護床墊。多維情景互動訓練系統聚焦於平衡康復、認知能力康復、肌力康復、物理康復,通過人機互動的遊戲方式,為患者在充滿趣味性的遊戲中完成治療。必顧養老新一輪融資正在籌備當中。
椿萱茂與雀巢健康科學聯手打造健康管理新模式
日前,遠洋養老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和雀巢健康科學(中國)有限公司共同為「長輩營養管理合作夥伴」項目揭幕。這標誌著該項目進入了全面啟動和執行階段。
椿萱茂與雀巢健康科學的合作將以未來三年乃至更多的時間,在椿萱茂的養老運營服務體系中,導入國家營養領域專家團隊,協助建設椿萱茂自身創新開發的長輩健康綜合評估系統和長輩營養管理模塊;建設椿萱茂規範和專業的內部管理人員、專業醫師和專業服務團隊的專業培訓體系;引入三甲醫院專業資源,支持建立全國範圍內的兼職營養師團隊;共同為長輩提供常態化的健康公益講座、營養攝入測試服務和活力陪伴運動、親情義工等創新管理和服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