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熟悉的銅錢草都是養在土裡或者是半水半土的養法獲得的,想要在魚缸內用做造景就需要「轉水」了,轉水這個詞語對於水族愛好者並不陌生,但實施起來成功率不高,主要原因就是方法不正確。今天就說下普通的喜水植物銅錢草是如何「轉水」成水草的。
「轉水」是什麼意思
轉水就是把一些陸地上喜水的植物「馴化」成水下的植物,就是我們常說的水草。很多常見的漂亮水草都是人工「轉水」而來的,這需要不斷實驗和經驗。並不是所有喜水的植物都可以轉水在水下生長,要選擇生命力旺盛的植物才能經得起折騰,銅錢草就是適應性特別強的品種,用來做「轉水」最合適不過了。
銅錢草轉水的步驟
首先準備幾根健康旺盛的銅錢草,將根部的泥土徹底清洗乾淨,插在水裡進行養護,讓銅錢草先適應一段水培的環境。這個過程至少要一個月,及時補充缺失的水份,每隔幾天添水量要高過上一次的水位線。隨著水位線不斷上升,直到淹沒銅錢草為止,。這個期間,新生的銅錢草葉片已經適應了水中的生活,老葉片被水完全淹沒時候會出現「融葉」現象,只需剪掉爛葉即可。
轉水過程中,銅錢草是不斷的生長著新葉,新老葉片交替完成後,水中只剩下新葉的時候,就算是轉水成功了。因為從前的銅錢草葉片暴露在空氣中,現在轉化在水中,缺少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所以水中的銅錢草生長會變得緩慢。有條件的可以添加二氧化碳促進生長,也可以不添加二氧化碳,只是生長的慢一些而已。萬物生長離不開光照,轉為水下的銅錢草要經常給予陽光或者燈光照射,才能茁壯成長。
對於植物「轉水」的研究,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不僅銅錢草可以轉水,綠籮、吊蘭等一切喜水的植物都可以拿來做實驗,期待大家轉水成功更多的水草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