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ADUC7026的PID算法在基站功率控制中的應用

2020-12-17 電子產品世界
1.前言

  數字PID控制在生產過程中是一種最普遍採用的控制方法,其特點是結構簡單,穩定性好,工作可靠,調整方便,多被應用到被控對象的結構和參數不能完全掌握或得不到精確數學模型的環境中。將數字PID控制算法應用於基站發射功率控制,可以極大地提高基站發射功率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控制輸出功率在覆蓋允許範圍內,不至過小無法滿足網絡規劃時的覆蓋距離要求,而減少小區覆蓋範圍,又不會產生過強的輸出信號對相鄰基站造成幹擾。本文首先分析數字PID控制算法中的兩種常見算法,而後重點討論它們在基於ADUC7026基站功率控制中的應用方法,並對比它們的測試結果,給出結論。

  2.數字PID控制原理

  2.1 PID控制的基本原理

  

  圖1 PID控制結構框圖

  常規PID控制系統原理框圖如圖1所示,其控制規律為:

  

(1)

  式中 為操作量, 為誤差, 為比例係數, 為積分係數, 為微分係數。簡單說來,PID控制器各校正環節的作用如下:

  1. 比例環節

  比例控制是一種最簡單的控制方式,控制器的輸出與輸入誤差信號成比例關係。偏差一旦產生,控制器立即產生控制作用,以減少偏差。

  2. 積分環節

  應用於醫用超聲的波束成形技術的定義是,由公共源產生、但由多元件超聲傳感器在不同時間接收到的所有信號的相位對齊和累加。在連續波都卜勒(CWD)通道中,要對所有接收器通道進行相移和累加,然後提取相干信息。波束成形有兩個功能:它不僅能向傳感器傳遞方向性——提高其增益,而且能定義體內的焦點,並由此確定回波位置。

  3. 微分環節

  微分環節能反映偏差信號的變化趨勢(變化速率),並能在偏差信號值變得太大之前,在系統中引入一個有效的早期修正信號,從而加快系統的動作速度,減小調節時間[1]。

  2.2 數字PID控制

  為便於計算機通過軟體實現PID控制算法,在實際應用中多採用數字PID控制方式。數字PID控制算法通常又分為位置式PID控制算法和增量式PID控制算法。

2.2.1 位置式PID控制算法

  按模擬PID控制算法的算式(1),以一系列的採樣時刻點kT代表連續時間t,以和式代替積分,以增量代替微分,則可做如下近似:

  

;

  

;

  

;

  

;

  式中:T為採樣周期,k為採樣序號,只要採樣周期T取得足夠小,這種逼近就可以相當精確,於是可得:

  

(2)

  位置式PID控制算法使用全量輸出,所以每次輸出均與過去的狀態有關,計算時要對 進行累加,CPU輸出控制量 對應執行機構的實際位置偏差。因對 量進行累加, 可能出現大幅度變化,進而會引起執行機構的大幅度變化,這種情況在實際生產中是不允許的,在某些場合可能還會造成重大事故,因而產生了增量式PID控制算法。

  2.2.2 增量式PID控制算法

  當執行機構需要的是控制量的增量時,可由式(2)導出提供增量的PID控制算式。根據遞推原理可得

  

(3)

  用式(2)減去式(3),即得到增量式PID控制算法:

  

(4)

  其中

[2]

  3.基站功率監測系統框圖及功率控制框圖

  

  圖2 基站功率監測系統框圖

  根據基站功率監測系統的各個部分的功能要求,系統的結構組成如圖2所示,射頻信號通過可調衰減器,驅動功率放大器,末級功率放大器,定向耦合器至天線發射。微控制器ADuC7026採集功率放大模塊上的兩級LDMOS的溫度和漏極電流值、功放輸出的前向功率值、反向功率值,控制器將採集到的數據傳送到PC的監控界面顯示,用戶也可通過人機互動界面調整監控系統的控制參數。ADuC7026可以為基站功率監測系統提供集成的解決方案,從而降低PCB設計的複雜度並減小PCB面積,節省系統成本,而且ADuC7026[3]支持外同步採樣,這對需要外同步採樣的TD-SCDMA應用來說非常有益。

  

  圖3 自動功率控制結構框圖

  圖3所示為實現自動功率控制電路的基本結構框圖,系統中輸出功率為被控對象,信號傳輸通路為一級可調衰減器和兩級放大電路。前級功率放大器採用ADI公司的ADL5323[4]來實現,該晶片的輸入輸出端已作50ohm匹配,節省了外部的阻抗匹配電路。檢波器採用ADI公司的AD8364[5],用於將採樣的功率值轉化成對應的電壓值。將採樣得到的信號功率經ADuC7026中的ADC轉化成數位訊號,再經PID運算,得到控制可調衰減器的電壓,由內部DAC轉化輸出,通過調整可調衰減器的控制電壓可產生不同的衰減量,以達到驅動功率放大器的輸出功率可控的目的[6]。

  由圖3功率控制結構框圖可知,實際的輸出功率表達式如式(5)所示。

  

(5)

  根據ADC轉換得到的數字電壓值轉換成採樣前的實際輸出功率值的表達式如式(6)所示。

  

(6)

  其中ADC_Data為ADC的轉換結果,2.5V為ADC的參考電壓值,4096為12-bit ADC滿量程輸入值, 是AD8364的傳遞函數,10dB為耦合器的衰減量。

  DAC的輸出電壓由不同PID算法的運算結果和可調衰減器的傳遞函數決定,下面介紹兩種不同PID算法的流程、程序實現及其測試結果。

  4.1 位置式PID算法流程

  

  圖4 位置式PID算法流程圖

  對應圖4算法流程圖,PID控制部分實現程序如下:

  ActualOutputPower = 25*(float)ADCForwardPowerResult/1024-43;

  Error = SetOutputPower - ActualOutputPower;

  SumError += Error;

  Output = Proportion*Error + Integral*SumError + Derivative* (Error – LastError);

  LastError = Error;

  DACVoltageValue = (float)((Output + 26.1667)*3/31);

  SetDACValue = (unsigned int)(DACVoltageValue*4096/2.5);

  這裡,DACVoltageValue的值由輸入信號功率,兩級固定增益放大器和可調衰減器的傳遞函數決定,實際程序中給出的參數是經系統線性校正後的參數。理想情況下,假設可調衰減器的傳遞函數為:衰減量=k*控制電壓+b,輸入信號功率為pin兩級固定增益放大器的增益為g1和g2,則DAC的輸出應為式(7)所示。

  

(7)

  圖5所示為採用位置式PID算法,在系統輸出功率為-1dBm時,調整其輸出功率為-10dBm的實測曲線。

  

<

相關焦點

  • 13個基於PID控制器的設計實例
    PID控制器作為最早實用化的控制器已有近百年歷史,現在仍然是應用最廣泛的工業控制器。PID控制器簡單易懂,使用中不需精確的系統模型等先決條件,因而成為應用最為廣泛的控制器。  基於ARM與PID算法的開關電源控制系統  本文將SAMSUNC公司的嵌入式ARM處理器S3C4480晶片,應用到開關電源的控制系統的設計中,採用C語言和少量彙編語言,就可以實現一種以嵌入式ARM處理器為核心、具有智能PID控制器以及觸控螢幕、液晶顯示器等功能的開關電源控制系統。
  • pid算法控制溫度中變壓器的發熱及冷卻原理
    pid算法控制溫度中變壓器的發熱及冷卻原理   pid算法控制溫度,找無錫冠亞,pid算法控制溫度可以適應負荷變化,寬溫度範圍,-120℃~350℃。蒸汽專用的控制閥,換熱器等,運行可靠,壽命長。
  • 基於ARM與PID算法的開關電源控制系統
    近年來,嵌入式技術發展極為迅速,出現了以單片機、專用嵌入式ARM為核心的高集成度處理器,並在通信、自動化、電力電子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 新型PID算法--大林控制算法原理
    算法,即大林算法。該算法的最大特點是將期望的閉環響應設計成一階慣性加純延遲,然後反過來得到能滿足這種閉環響應的控制器。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1107.htm對於如下圖所示的單迴路控制系統,Gc(z)為數字控制器,Gp(z)為被控對象,則閉環系統傳遞函數為
  • PID控制算法之精華
    PID是閉環控制算法  因此要實現PID算法,必須在硬體上具有閉環控制,就是得有反饋。比如控制一個電機的轉速,就得有一個測量轉速的傳感器,並將結果反饋到控制路線上,下面也將以轉速控制為例。  2.PID是比例(P)、積分(I)、微分(D)控制算法  但並不是必須同時具備這三種算法,也可以是PD,PI,甚至只有P算法控制。我以前對於閉環控制的一個最樸素的想法就只有P控制,將當前結果反饋回來,再與目標相減,為正的話,就減速,為負的話就加速。現在知道這只是最簡單的閉環控制算法。
  • 基於PID算法的速熱式飲水機控制器設計
    速熱式飲水機控制器主要由水溫檢測電路、加熱元件、水溫控制電路組成,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速熱式飲水機一般採用分檔控制電機轉速調節加熱,使用的是開環控制系統,通過恆定電機的功率控制水溫,此種加熱方式出水溫度容易受水壓以及室溫的影響。
  • 高頻開關電源的離散PID算法
    PD調節器在模擬控制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電壓型和電流型控制方式中的電壓調節器,一般都採用了PID的形式。在數字控制中,PID也是一種最基本的調節器形式,稱為離散PID算法。
  • PID控制算法原理(拋棄公式,從本質上真正理解PID控制)
    「 本文主要介紹了在推薦系統中的流量控制以及廣告調價中應用廣泛的PID控制算法的原理,幫助同學們從本質上理解PID控制。」文章來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39573490本文僅供學術交流,如有侵權,請後臺聯繫小編進行刪除。
  • 基於PID控制算法的氣味循跡車設計
    本文介紹了一種基於 STC12C5A60S2單片機設計的簡便智能氣味循跡小車。採用兩個氣味傳感器,根據濃度差判斷氣味流向,並通過PID算法控制舵機打出偏角,使小車循著氣味行走。整個硬體模塊的設計結構簡單靈活,通過實驗仿真,在室內時變氣流場的環境下,該小車能達到氣味循跡要求。
  • 數字PID控制算法在溫控系統中的應用
    溫度控制對於大型工業和日常生活等領域都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很多應用領域,需要精度較高的恆溫控制,例如,根據外界變化,隨時調節相應的LED亮度以達到所需色溫值,可以實現更好的照明和裝飾效果。在連續控制系統中,對象為一階和二階慣性環節或同時帶有滯後時間不大的滯後環節時,PID控制是一種較好的控制方法。
  • 模糊PID(fuzzy PID)仿真舉例
    前言   模糊控制提出至今已有半個世紀,但在控制領域至今仍未工程上廣泛應用。
  • 基於STM32微控制器處理先進電機控制方法
    只要需要調速,人們無法迴避使用逆變器驅動一個性能不錯的3相電機,控制一個永磁同步電機(PMSM)運轉更離不開逆變器,這個複雜的功率電子系統的核心是一個直流轉交流的3相逆變器,其中微控制器起到管理作用,以全數字方式執行普通的三位一體的控制功能:檢測(電流、轉速、角度…)、處理(算法、內務管理…)、控制功率開關(最低的配置也至少有6個開關)。
  • 基於CP-ABE的訪問控制研究
    但是,分布式應用難以一次性獲取接收群體的規模與成員身份。而如果分布式應用列舉用戶身份,又會損害用戶隱私。  基於密文策略的屬性加密體制CP-ABE在公鑰加密思想中引入訪問結構,以此部署加密數據的存取控制策略。與傳統的公鑰加密體制(如基於身份的加密IBE)相比,CP-ABE不是將唯一的識別信息作為用戶身份,而是利用多個屬性(即屬性集合)來標識用戶,增強了描述性。
  • 基於單輪車輛懸架的Fuzzy-PID控制器設計和仿真
    了基於單輪車輛主動空氣懸架的Fuzzy-PID控制器,並對Fuzzy-PID控制的單輪車輛主動空氣懸架進行Matlab建模和仿真試驗。關鍵詞:車輛工程;汽車行駛平版性;模糊控制;Fuzzy-PID控制器;主動懸架 隨著高速公路的日益發展,人們對汽車高速行駛時平順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越來越高。良好的車輛懸架系統可以有效地降低由於路面不規則激勵造成過大車體加速度,使車輛具有良好的行駛平順性和安全性。自主動懸架的概念提出以來,人們已經探求用各種控制理論算法設計主動懸架控制器。
  • 基於DSP的NNC-PID控制器電液位置控制系統實現
    >是TI公司推出的2000系列的數位訊號處理(DSP),主要應用在控制領域。高速的數位訊號處理能力及豐富的外擴資源使TMS320F2812適合應用在要求較高的控制系統。  2.1 控制系統總體結構  控制系統採用了PC+DSP的控制方案,系統總體結構如圖2所示。其中PC機主要用來顯示控制界面,調節各控制參數,實時顯示各相關信號。
  • 51單片機PID算法程序(三)增量式PID控制算法
    增量式PID控制算法可以通過(2-4)式推導出。(2-5)將(2-4)與(2-5)相減並整理,就可以得到增量式PID控制算法公式為:增量式PID控制算法與位置式PID算法(2-4)相比,計算量小得多,因此在實際中得到廣泛的應用。位置式PID控制算法也可以通過增量式控制算法推出遞推計算公式:
  • 51單片機+PID算法水溫控制系統設計
    本系統設計採用基於PID算法的單片機控制來實現水溫的調控。單片機控制部分採用AT89C51單片機為核心,採用軟體編程,實現用PID算法來控制PWM波的產生,繼而控制電爐的加熱來實現溫度控制。通過編程對PID各參數的調整,來達到提高加溫速度,減小超調的目的。
  • 基於模糊控制的中壓異步電機軟啟動控制器的研究
    打開APP 基於模糊控制的中壓異步電機軟啟動控制器的研究 葉子 發表於 2011-06-29 09:57:04 本文採用三相反並聯晶閘管控制導通電壓來實現電機的軟啟動。但要使電機的定子電壓按某一特定規律變化是很困難的,原因是:電機的續流角決定於其功率因數角,而功率因數角又與電機轉速相關,在電機起動過程中,電機轉速的不斷變化,會導致功率因數角的變化。因此,本文提出將模糊控制應用於中壓異步電動機軟啟動器的控制中,有效解決了電流振蕩問題,獲得較好的控制效果。
  • 基於模糊控制的智能競速車舵機轉向系統設計
    目前,汽車正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實現自動尋線行駛、自實現路徑變化功能,並在可靠性基礎上快速行駛,在工程及物流等實際生產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
  • 【論文】基於計算圖的移動通信網絡物聯網業務覆蓋優化算法及實現
    接入 5G 的物聯網節點數量龐大,地理分布複雜,網絡基站超密集部署,可調參數多且參數間的耦合關聯複雜[7],為保證實際場景中物聯網的業務需求,必須做到精細化網絡優化。精細化網絡優化算法支持更逼近真實環境的應用場景、路徑損耗模型以及基站天線模型等,極大地增加了移動通信網絡射頻仿真和優化計算的運算量,對計算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