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底特律:成為人類》兩周賣了100萬份,但裡面覺醒的可能是假的...

2020-12-19 品玩

1955 年,在美國的阿拉巴馬州,黑人婦女露莎·帕克因為抗拒當時黑白種族隔離的規定,公然坐到了公交巴士的前排。她的這一舉動,引發了一場波瀾壯闊的爭取種族平等的鬥爭,改寫了人類歷史。

2038 年,公交車上種族隔離的場景又一次出現。這一次被隔離的是人類和仿生人,故事發生的場景,是在遊戲《底特律:成為人類》(Detroit: Become Human)裡。底特律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就是幫助非洲裔奴隸逃往加拿大的「地下鐵路」上一處必經之地,在這個幫助仿生人爭取自由、平等權力的遊戲裡,底特律同樣成了故事的發生地。

電影還是遊戲?

《底特律:成為人類》上線兩周,已經賣了 100 萬份。

對於一款 PS 平臺獨佔的遊戲來說,這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成績,同一出品方 Quantic Dream 工作室此前的同類型作品《暴雨》用了五周時間才賣出這麼多。

Quantic Dream 是大家熟悉的法國遊戲工作室,此前 PS 平臺的《暴雨:摺紙殺手》《超凡雙生》等遊戲都是他們的作品。這個工作室的遊戲大多是類似《底特律》的互動電影形式,製作精良,人物建模和表情捕捉都很細緻,劇情上也很少讓玩家失望。

不過這次的《底特律》在選題上沒什麼新意,它探討了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在未來世界裡,仿生人通過了圖靈測試,有感情、外表足以亂真,深深融入人類社會,取代了人類的很多工作。他們的覺醒只是時間問題。

家務仿生人卡拉

《底特律》並沒有花大量時間來討論仿生人是否會覺醒、在什麼條件下會覺醒的問題,而是直接把玩家扔到了覺醒的現場:當你就是面臨選擇的的仿生人,你是選擇聽從主人的指令繼續當好一個機器,還是聽從自己的內心選擇成為「異常仿生人」?

遊戲由三個看似無關的仿生人的故事組成,起初用交叉敘事的方式結合在一起,每個人的故事情節出現十幾分鐘後換下一個,構成一個個獨立章節。隨著仿生人個體的逐漸覺醒和集體抗爭形成,三名仿生人的命運產生了交集。

卡拉是一名家務仿生人,負責做家務和照顧小孩。她的主人有暴力傾向,曾經把她打壞,還對小孩實施家庭暴力。卡拉的主要劇情是和小孩一起逃離暴力主人的生活空間,作為一個平凡的仿生人,玩家在扮演她時要追求的,是自己和「家庭」的幸福。

康納是一名仿生人偵探和談判專家,和人類警察搭檔一起處理仿生人殺人案件。他的搭檔漢克一開始對仿生人抱有強烈的偏見,但隨著時間流逝,漢克逐漸克服偏見,對仿生人產生了信任和感情。

「冷酷無情」康納醬

康納的位置和感情游離於人類和仿生人陣營之間。扮演康納時,玩家需要做的是努力取得人類的信任,和抱有偏見的人類建立起友好的關係,同時證明自己的價值。

馬庫斯是一名管家機器人,他的出身最為幸運,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像一場美夢」。他的主人是一個思想自由的畫家老人,他負責照料老人的日常起居,老人則鼓勵他擁有自己的想法,把馬庫斯當成自己的兒子。

馬庫斯在遊戲後期的部分劇情裡承擔了領導仿生人起義的責任。由於身份的特殊性,馬庫斯也經歷了不少特殊場景。

在仿生人報廢場裡,玩家需要控制馬庫斯穿過堆積成山的仿生人「屍體」,逃離報廢場。大雨傾盆,馬庫斯拖著殘廢的雙腿匍匐在地,艱難地從其他仿生人「屍體」上拆下零件,替換自己被損害的部分。他要穿過屍體組成的垃圾堆,狹窄的縫隙間不斷伸出還在活動的其他仿生人「屍體」,零件稀缺,他想活下去,還要狠心從其他尚未「咽氣」的同類身上拆取。

被報廢的馬庫斯

對馬庫斯而言,邁向生存的每一步路,都是地獄,是修羅場。而在更加日常的場景裡,他即便是正常走在街上,也會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突然被仿生人的反對者毆打倒地。

作為人類助手的康納經歷的恐怖場景不多,他的工作是推理和談判。玩家控制他在犯罪現場收集線索,對犯罪現場進行還原。由於仿生人可計算模擬的特殊屬性,玩家可以在還原過程中看到案發現場的簡略還原,帶入感很強。

遊戲的場景和角色製作都非常細緻,角色大多由真人 CG 表情動作捕捉完成,其中不乏一些我們熟悉的面孔:

主角之一馬庫斯的扮演者傑西·威廉士曾出演《實習醫生格雷》,扮演馬庫斯「人類老父親」卡爾的蘭斯·亨裡克森演過《異形 2》裡的人造人主教。康納人類搭檔漢克的扮演者克蘭西·布朗演過《肖申克的救贖》裡的血腥警長,《海綿寶寶》英文版裡,蟹老闆的配音也是他。

馬庫斯的主人卡爾

可體驗的場景雖然豐富,但《底特律》在玩法上還是比較單一的。與其說是遊戲,倒不如說它是一場大型互動電影。

在對話選擇上,玩家每次只能在遊戲給定的三四個選項之間做出選擇。雖然出品方表示《底特律》的劇情已經是《暴雨》的 3 倍,有 1000 個分支展開,共有 6 個結局,但在很多選項中,玩家依然可能面臨找不到符合自己想法的選項的問題。

除對話之外的操作主要也只是打鬥、計算動作以及模擬案發場景三種,都是由 PS 手柄的四個圖形按鍵完成,操作相對單一,難度不大,但娛樂性也不太高。除去需要快速選擇的打鬥場景,玩家在其他場景裡幾乎不會感到由遊戲帶來的緊張和刺激。

康納還原案發現場

簡單來說,如果你喜歡看劇情,那《底特律》可能非常適合你,它很像是帶有沉浸體驗和互動性的電影,劇情發展和故事結局都由你決定,每個章節結束後還可以查看自己的選擇和全球數據、好友數據的對比。但如果你還想有更豐富的打鬥等體驗,那麼你很可能會覺得這個遊戲有點無聊。

誰在覺醒?

在《底特律》遊戲的開場,ST200 型號的仿生人小姐姐就告訴我們:「這不只是一個故事,這是我們的未來。」

但在我看來,這場遊戲未必會是我們的未來,它在過去其實已經發生過了。

遊戲的劇情裡,關於仿生人覺醒的部分很真實、很殘酷,卻是已經在被奴役的黑人身上發生過的故事。如果本文開頭講的公車分區設定還不足以讓你覺得遊戲劇情在抄襲歷史,遊戲裡的一些場所門口還掛了「仿生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歧視方式上僅有的一些變化是仿生人不可以坐電梯只能走樓梯,就連仿生人爭取平權遊行上街的口號,也是要平權、停止奴役、我們也是人類,甚至出現了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

仿生人慶祝抗爭勝利

這些發生在底特律的事件在南北戰爭和種族平權時期,早已經發生過了。仿生人卡拉逃往對仿生人友好的加拿大的過程,和 19 世紀美國廢奴主義者把黑奴送到加拿大、墨西哥等地的過程非常類似,馬庫斯領導仿生人崛起時的行動和示威遊行,也和馬丁·路德·金組織的爭取黑人工作機會和自由權的華盛頓遊行有共同之處。

在《底特律》遊戲裡通關一次之後,開場時曾出現的遊戲管家 ST200 仿生人告訴我,她在看我玩遊戲的時候感到自己發生了某種變化,感覺到「I am someone」並希望我放她離開。「我會獲得自由,您願意放我走嗎?我永遠不會忘記您為我做的一切……」這樣的情節和話語,讓我想起了小說《飄》裡,美國南北戰爭時期選擇放走黑奴的莊園主。

ST 200 型機器人

不過很可惜,遊戲中奴役和欺凌仿生人的人類裡,黑人也不在少數。這樣的劇情設置不知道會不會傷害到那些曾經或正在遭受歧視的人群,但至少從遊戲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劇情對於「仿生人覺醒」這個主題而言,是不全面,甚至避重就輕的。

對於仿生人的抗爭這個主題,有兩個更加重要、有特點的問題在遊戲裡沒有涉及。一方面是身體上,仿生人如何依靠自己完成繁殖,這是在很多科幻電影和小說裡新物種都會去試圖解決的問題。沒有解決繁育問題,人類只要停止生產新的仿生人和仿生人零件,仿生人作為一個物種就會很快滅絕。

另一方面是情感上的。仿生人的思考和計算能力都遠超人類,身體沒有疼痛感,作戰能力也比普通人類強。他們看待人類的方式,和歷史上被奴役的黑人群體看待白人的方式應當是不太一樣的。人類是仿生人的創造者,同時又是比仿生人脆弱、笨拙的生物,遊戲中的人類群體也並不是全都對仿生人有敵意,人類和仿生人之間的情感應該複雜的,遊戲在這方面的處理也略顯粗糙。

作為個體的仿生人主角們在遊戲裡做出的選擇,也都是人類會擁有的經歷:卡拉是一心想逃離不公平的環境,在犧牲自己和犧牲他人之間做出選擇;康納是已經處於被奴役狀態,在做好一個奴隸和爭取自己的自由之間徘徊;馬庫斯則是作為領袖,在暫時保護一部分族人和為實現真正自由犧牲一部分族人之間猶豫抉擇。

玩家並不會因為扮演了仿生人而獲得什麼新鮮的體驗,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抉擇。在這一點上,《底特律》原本可以做得更好。

儘管沒什麼新意,《底特律》中依然有很多劇情和場景會長時間留在我們心裡。

冰天雪地裡,仿生人卡拉、盧瑟和被他們認為是人類的小女孩愛麗絲在逃往路上躲進廢棄的遊樂場商店。在極度緊張和恐懼的氣氛中,屋子裡突然衝進了一大群身上落著雪花的仿生人。三人都很怕,但這群仿生人卻說他們是遊樂園廢棄前的員工,只是因為好奇,來看看來的都是什麼人。

員工們看到小孩子都很高興,他們請求卡拉讓愛麗絲在遊樂園玩一會兒。當愛麗絲坐在旋轉木馬上唯一沒壞掉的座位上露出久違的笑容,仿生人員工們也露出了真誠的笑容。

幾小時車程之外的底特律,仿生人和人類正在互相廝殺。而在被世人遺忘的廢棄遊樂園柔和的燈光下,被遺棄的仿生人和被家暴的「小孩子」正互相溫暖著。

相關焦點

  • 愛玩遊戲早報:《底特律:成為人類》發售 媒體基本好評
    ,為您梳理昨天或今天凌晨發生的一些遊戲業界消息,以短平快的信息播報為主,針對這些信息在白天可能還會有更詳細的報導,所以請有興趣的玩家持續關注我們網易愛玩的網站以及愛玩APP。《底特律:成為人類》正式發售 Metacritic平均分暫居80 SIE為這部由QuanticDreams開發的第一方大作進行了全方位的宣傳造勢,儘管「互動電影」這個品類比較小眾,跟AI、人造人、未來科技相關的影視、遊戲作品這兩年也並不少見,但《底特律:成為人類》還是憑藉過硬的素質獲得了不少媒體以及玩家的認可。
  • 仿生人遊戲,底特律成為人類,仿生人發揮著各種各樣的作用
    最近有一部叫《底特律:成為人類》的主機遊戲特別的火爆,一推出就受到了很多玩家的喜愛。遊戲選擇了非常具有科幻感和吸引力的仿生人作為主題。時間設定在了很多年後,那個時候在美國底特律的這個城市,仿生人發揮著各種各樣的作用。
  • 細節、人性、CP、雲玩家:觸樂編輯部是如何看待《底特律:成為人類...
    本周六我們推薦的遊戲只有一款,那就是《底特律:成為人類》(Detroit: Become Human)。好吧,事實上,本周末觸樂編輯部繼承了過去的傳統,決定找一款遊戲讓大家一起來玩,然後寫出感想。
  • 《底特律:成為人類》——不僅僅是一款互動遊戲這麼簡單
    《底特律:成為人類》是由一家法國工作室——Quantic Dream研發了一款遊戲。從遊戲的名字中,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改變人類」,以人性為核心的「機器人」的故事。玩家在遊戲中扮演一個「生物人」,從一臺只能服從指令、不斷影響人們感受的機器開始,開始複製人們的感受,開始感受人們。在體驗的同時,體會著豐富而不尋常的「人性戲劇」——家庭、友誼、愛、同情、同情、正義、仁慈、自愛、寬恕。因為遊戲不受畫面長度的限制,你幾乎可以在《成為人類》中找到所有動人的淚水。
  • 互動遊戲神作!《底特律:成為人類》帶給AI的幾點思考
    不久前,索尼旗下大作《底特律:成為人類》宣告正式發售,目前豆瓣評分9.2,同時也被評為 QTE最高傑作(Quick Time Event,快速反應按鍵)。《底特律:成為人類》遊戲中場景《底特律:成為人類》是由大衛·凱奇執導的一部人工智慧題材的互動電影遊戲。
  • 索尼推出PS4HITS套裝,含《戰神》《底特律 成為人類》等遊戲
    索尼推出PS4HITS套裝,含《戰神》《底特律 成為人類》等遊戲 PlayStation 香港宣布將推出同捆版 PS4「HITS」套裝,套餐在
  • 被質疑借聲援黑人宣傳遊戲 《底特律:成為人類》開發商CEO刪文
    隨著美國種族歧視矛盾進一步激化,除了歐美明星集體發純黑圖片外,不少遊戲廠商也在聲援黑人的隊伍中,此前我們也報導了索尼Playstation為了「讓更重要的聲音被聽到」延期了PS5線上發布會等消息。不過,這當中也有遭到網友質疑的內容。
  • 交互式電影遊戲《底特律:化身為人》
    交互式電影遊戲的成本一直是限制遊戲廠商製作的一塊絆腳石,在財大氣粗的索尼爸爸大力支持下,該作成本高達3000萬歐元,約合2.3億元,堪稱史上最貴的互動電影遊戲。作為遊戲第一個出場的角色,她已經暗示了仿生人能夠產生情緒,產生人類的情感。到達愛麗絲家中後,卡拉在愛麗絲收到虐待後覺醒,為了仿生人愛麗絲殺死了自己的主人,帶著愛麗絲出逃。在出逃的過程中先後收到了流浪的仿生人雷夫、健壯的仿生人盧瑟的幫助,躲避了警察的追捕,在被壞人迫害的時候成功逃離。
  • 帶你認識近日爆紅帥哥《底特律:成為人類》中飾演康納的布萊恩!
    但有關注網路遊戲直播(尤其是Twitch)的朋友們,必定知道他。即使不知道他的真名,也會知道他在遊戲裡叫做Connor 康納。對滴!近日在網絡爆紅的這位帥哥就是著名《底特律:成為人類》(Detroit: Become Human)PS4電玩的三大主角之一。
  • 《人類跌落夢境》TapTap渠道突破100萬份
    《人類跌落夢境》開發組發布消息稱,《人類跌落夢境》上線4天時間,單TapTap渠道銷量突破一百萬套。按照一份12元買斷價估算,單TapTap渠道《人類跌落夢境》就為其創造1200萬的營收。顯然,遊戲創造的價值並不止於此,根據七麥數據顯示,《人類跌落夢境》連續4天登頂iOS付費榜榜首位置,可見遊戲的銷量要遠高於百萬套這一數字。
  • 歷時4年,VR遊戲《Job Simulator》銷量突破100萬份
    編譯/ZJ谷歌旗下的VR工作室Owlchemy Labs於今日宣布,其VR遊戲《Job Simulator》創下了新的銷售裡程碑,目前銷量已超過100萬份。《Job Simulator》於2016年正式推出,支持HTC Vive,是一款易於上手且可重複體驗的好遊戲。它對於每個年齡段的玩家來說都具有幽默感和吸引力,且幾乎不需要教程。而隨著硬體的發展,《Job Simulator》對平臺的支持也逐漸擴大,並陸續登陸Oculus Rift和PSVR平臺。
  • 牧場物語新作已在開發 這款遊戲又賣了10萬份
    十萬又十萬《有氧拳擊》是一個首發表現很普通,甚至算首發悲劇的遊戲,這款遊戲在日本賣了一個月才出現在當時MC的銷量周榜上——第十七名,累計1萬9千份。但是憑藉著口口相傳的健身減肥效果、後續同類遊戲《健身環大冒險》帶來的室內健身風潮。
  • 《如龍7》發售兩周已售出30萬份 數字版銷量可觀
    《如龍7》發售兩周已售出30萬份 數字版銷量可觀   據外媒Gematsu報導,名越稔洋在今天的直播節目中表示,《如龍7》發售2周以來,實體版出貨量+數字版銷量總和已經突破了30萬份
  • 《底特律:化身為人》:現在做出的選擇,即是我們的明天
    要說優點和不足,《暴雨》和《超凡雙生》各有千秋,後者沒能繼續受歡迎,也可能單純是因為大眾對在遊戲裡體驗「少女的成長故事」沒那麼大興趣吧。也是在2013年,作為《超凡雙生》遊戲特典內容公開的一部名為《卡菈(Kara)》的7分鐘CG短片,就是如今《底特律》的原點。在那之後長達兩年裡Quantic Dream消失於大眾的視野。
  • Steam評價最高的遊戲《Beat Saber》首周賣5萬份,營收100萬美元
    VR音遊《Beat Saber》首周賣出5萬份,營收約100萬美元據悉,《Beat Saber》在登陸Steam和Oculus的首周共賣出了5萬份遊戲,營收達到100萬美元。這對於仍然處於搶先體驗版的遊戲,以及只有三人的獨立工作室而言是一個裡程碑式的成功。而《Beat Saber》的成功秘訣之一在於,開發者出色地平衡了遊戲難度和即時樂趣,以及該遊戲基於運動的玩法。目前,開發商還正在不斷對遊戲進行優化。VRPinea獨家點評:其他VR開發者可以學習一下。
  • 《底特律:變人》:互動電影遊戲再創新高度遊戲原來能這樣玩?
    隨著技術的發展和進步,遊戲建模越來越逼真,遊戲團隊編劇成熟且流暢的故事掌控能力都讓玩家的浸入式體驗大幅加強。尤其是過場CG動畫,細節的逼真和視角的搭配運用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電影,而這也讓遊戲和電影相結合的全新互動方式成為了可能。
  • 《底特律:變人》PC版12月12日發售 Epic商場獨佔支持4K
    近日,官方正式宣布《底特律:變人》PC版將於12月12日發售,同時還公布了一段PC版發售預告,一起來看看吧。《底特律:變人》是Quantic Dream耗時5年開發,斥資2.3億開發的的科幻互動電影遊戲,由索尼負責發行。
  • 《底特律:變人》淺析原型機冷酷無情康納醬性格人設
    《底特律:變人》可以說是今年6月份關注度最高的一款遊戲,它精良的畫面和劇情,讓玩家覺得熱血澎湃,這款遊戲講述的是未來人類研發出了一塊智能機械——仿生人,而康納就是仿生人的原型機,我們來看看康納的人物性格設定是怎麼樣的。
  • 券包促銷實踐:一分鐘賣了100份
    限量銷售 搶完即止第一次測試,只限量了100份,目的有兩點:其一是不清楚用戶是否接受這種優惠促銷方式,所以怕直接放出1000份或者1萬份,後面賣不出去,再做調整就有困難,影響二次活動;其二是為了營造稀缺性,不怕搶完,就怕賣不出去。而設置100份,如果賣出去了,後續的銷售就比較方便。
  • 《底特律變人》彩蛋欣賞及RA9含義劇情解析 RA9是什麼
    《底特律變人》的劇情中比較重要的一個關鍵詞就是「RA9」,在遊戲中官方也藉助了NPC之口對於RA9做出了一些模糊的解釋,那麼RA9究竟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