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林公園重複改造?

2020-12-22 SZNEWS

【深圳商報訊】(記者 彭晨 實習生 許雪 文/圖)在深圳銀湖度假村內筆架山旁邊坐落著一個美麗的公園——相思林公園,這裡有1000平方米的白鴿廣場,涓涓流淌的山泉水從山頂傾瀉而下,猶如一條玉帶貫穿整個公園,位於山頂的烽火臺更是景致優美,可以鳥瞰整個銀湖美景。可是近年來,這個公園頻繁進行施工改造。附近居民很疑惑,這到底是公園還是工地呢?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相思林公園,大門口已經築起了鐵皮圍擋,公園已處於關閉狀態,但是在門口並未看見有施工人員。公園旁邊豎立了一塊工程概況牌,上面註明「相思林公園功能提升項目」,建設方為羅湖區城管局,開工日期從今年2月15日至6月30日,上面只是說要對公園進行功能提升,但具體要做哪些項目,工程牌上並未說明,上面也未註明工程造價。附近居民稱,現在山下暫時處於封閉狀態還未施工,山頂和路面已經開始動工整修了,聽施工工人介紹,這次公園改造主要是要拓寬道路,增加一條行車道,重新栽種綠化樹木,並且還要打造一個新的園林景觀。

記者從旁邊一個小門走進公園,公園內設有行車道,為水泥路面,旁邊修建了一條人行道,不過比較狹窄。工程車已經開始在路面上鑽孔,好好的路面被弄得千瘡百孔。往前走不遠,公園設計了一個小型廣場,路面上地磚看起來都是剛鋪上沒多久,不過工人表示,廣場地磚全部都要打掉更換成新的。對於這次相思林公園改造升級,周邊居民怨言頗大。「這個公園三天兩頭施工,今天修個路,明天弄個草坪,怎麼就不能一次都修好呢?」居民趙先生說,2016年這個公園就對道路整修過,當時耗費了三四個月時間,這到底是公園還是工地,怎麼施工如此頻繁。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顯示,在2014年4月份相思林公園就改造過一次,按照規劃設計原本工期為4個月,可是工程一直拖到2015年年初才完成。在相思林公園改造期間,還有外面的建築垃圾運送到公園來傾倒,以至於周邊居民認為,相思林公園要拆除變成渣土填埋場。就在這個工程完工不久,2015年4月羅湖區再次提出改造相思林公園,要對公園生態修復,將其建成深圳首個融文化藝術、休閒娛樂為一體的婚戀主題市政公園,一直到2015年年底工程才做完。可是公園開放沒多久,2016年公園又開始改造,再度對園內道路綠化進行修整。今年公園再次大規模改造,這讓周邊居民很無奈。

相思林公園面積不大,約有5.7萬平米,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公園,近年來被反覆折騰,頻繁進行施工改造,居民不禁想問一句,這樣的改造何時能完?昨日,記者就相思林公園情況聯繫了羅湖區城管局。據介紹,相思林公園是由銀湖旅遊度假中心(酒店)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建成至今已有10幾年了,原為收費公園,因經營和經費原因,相思林公園已年久失修,遊人寥寥了。對此,羅湖區政府為了給市民提供一個環境優美的休閒度假公園,經與銀湖旅遊度假中心(酒店)有限公司多輪協商,自2013年開始逐步對銀湖片區進行修復改造。第一期是對銀湖周邊道路路面和地下管線進行了修復,對路邊綠化進行了梳理,並未涉及到相思林公園。目前是第二期,對相思林公園上山道路進行修復,對公園內重要節點綠化進行梳理,公園改造完成後將作為市政公園由政府管理且免費提供給市民使用,未存在記者所說的重複修公園的情況。

(請報料人領取報料獎100元)

相關焦點

  • 深圳相思林公園重複改造?
    原標題:相思林公園重複改造?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顯示,在2014年4月份相思林公園就改造過一次,按照規劃設計原本工期為4個月,可是工程一直拖到2015年年初才完成。在相思林公園改造期間,還有外面的建築垃圾運送到公園來傾倒,以至於周邊居民認為,相思林公園要拆除變成渣土填埋場。
  • 直播車|網友吐槽相思林公園第N次改造 原來要建婚戀主題公園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深圳新聞網3月22日訊(記者 張玲)位於銀湖的相思林公園又改造是為哪般
  • 深圳相思林公園工期延誤三個月 公園成了渣土場
    相思林公園白鴿廣場成了建築垃圾受納場,數十噸重巨石被人拋棄在廣場內。   相思林公園改造項目現場,記者難覓施工工人蹤影,只有山頂有幾名工人在作業。圖為一名男子為工人送餐。   在深圳銀湖度假村內筆架山旁邊坐落著一個美麗的公園——相思林公園,這裡有1000平方米的白鴿廣場,涓涓流淌的山泉水從山頂傾瀉而下,猶如一條玉帶貫穿整個公園,位於山頂的烽火臺更是景致優美,可以鳥瞰整個銀湖美景。可是自從今年4月份,公園重新改造以來,這裡完全變了一個模樣。山泉乾涸,渣土遍地,盤山小道被挖得面目全非。
  • 羅湖區常務副區長範德繁帶隊調研相思林公園和羅湖區生活垃圾分類...
    羅湖區常務副區長範德繁帶隊調研相思林公園和羅湖區生活垃圾分類教育體驗館
  • 深圳筆記:自從相思林裡見了你
    梁東方相思林公園的保安坐在門口吃飯,見人來,便點頭打招呼:早啊!盤山路上有清潔工用吹風機吹落葉,其效率比用笤帚打掃提高很多。打掃者遠遠地看見有遊人過來,便事先停了下來,笑笑,等著人走過去。颱風已經過去了十幾天,但是相思林公園上的殘破痕跡還都在。一場颱風十分之一的樹倒下,有的純粹是因為風大而倒而折斷,有的則是樹倒之後赫然看見了當初栽種的時候的偷工減料——沒有去掉包裹樹根的塑料網兜,導致樹根無法下扎,這才在颱風中毫無抵抗力地倒下。大榕樹還是比較適應本地的氣候特徵,不僅有地下根,還有地表根,還有懸空的氣根。
  • 公園遇見的臺灣相思樹,此「相思」非彼「相思」
    今天在公園遇見一高大樹木(見下圖),走近一看銘牌,好特別的名字。可惜的是,它並不會長出美麗的相思豆。所謂相思樹,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本名就叫相思樹,如臺灣相思樹、直幹相思樹、耳莢相思樹等;另一類是詩人王維《相思》中所說的紅豆樹,也被人們稱為相思樹。常常有人將二者混為一談,其實這是兩類形態迥異的植物。
  • 上山鍛鍊不行 進去燒烤可以 銀湖一公園封山遭質疑
    原標題:上山鍛鍊不行 進去燒烤可以 銀湖一公園封山遭質疑 相思林公園裡的燒烤場。  公園封山,燒烤可以進,鍛鍊不可以  銀湖居民稱,相思林公園封山可不可以分時分段實行  近日,住在銀湖片區的榮先生向晶報投訴稱,深圳相思林公園因工程改造封山,對片區居民的晨練造成很大影響,現在大多數居民晨練要跑到筆架山。對此,榮先生和其他居民提出了施工是否可以分時分段進行等3個疑問。
  • 廣東平遠縣相思谷有國內最大原始相思紅豆林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唐代詩人王維的這一首《相思》,是不是讓你想起了相思之情?其實,古詩當中的「相思樹」是真的有其物。在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上舉鎮的相思谷景區,被譽為粵閩贛邊生態環境最好的地方,也是一睹相思樹的好去處。
  • 瀋陽今年改造建設6個市級森林公園
    今年,瀋陽造林綠化工程將圍繞「東山西水、一河兩岸、一主三副」城市空間格局、保育「三環三帶四楔」生態廊道,加強渾河、蒲河等河流湖泊生態建設保護;對「七山兩湖」進行綠化提升,引入彩色樹種;改造建設1個國家沙漠公園、6個市級森林公園。  日前,瀋陽市林業局公布了今年全市造林綠化內容。
  • 福州明年新建改造一批公園
    年初以來,福州市完成了南二環沿線、東三環沿線、南江濱東大道、環島路、林浦路、後坂路等重要線路290項綠化景觀提升任務;完成建設街頭小公園403個,拆牆透綠426處;新增林蔭道51條,提升綠道113.9公裡,建築垂直綠化20處。
  • 照母山森林公園升級改造 新增森林球場、沿湖健身步道
    △照母山森林公園升級改造效果圖。在森裡面打場藍球、踢場足球是啥感覺?市民們在照母山森林公園便能體驗。9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兩江新區市政園林水利管護中心了解到,照母山森林公園日前已啟動升級改造,此次改造不僅新增了森林足球場、籃球場等健身場所,還將打造1公裡多的沿湖步道,升級公園內的山地跑道及林下休息場所。新增3萬平米花海9處林下空間作為主城區的森林公園,照母山森林公園建成開放後,這個佔地4300畝的人工森林公園逐漸成為市民們日常健身、周末踏青吸氧的好去處。
  • 青島櫸林公園整治改造 打造「自然樂活」城市山頭公園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陳璐 青島報導青島市以「自然樂活」為主題,以市民建設「美麗而精緻」的山頭公園為目標結合公園的自然條件,堅持生態綠色、創新設計、打造具有海綿城市示範意義的城市山頭公園。其中,櫸林公園整治項目主要圍繞「一條景觀軸線、兩大主題片區」展開,堅持修復、完善、提升的原則,實施園區道路及場地修建、裸露土地綠化、景觀建設、建築物修繕等內容,打造「自然、生態、景觀、休閒」為主的特色城市山頭公園。因地制宜,加大山體護坡景觀效果。為加固山體,減少水土流失,採用護坡石對山體底部進行護砌,護坡石頂部回填種植土,補植苗木,完善山體綠化景觀。
  • 相思園景區道路再升級
    嶽陽縣融媒體中心12月8日訊(通訊員 周炳剛)近日,相思公園景區道路提質改造項目現場一派熱火的施工景象,挖掘機、壓土機、灑水車等各種機械正在緊張施工。據悉,相思公園景區道路提質改造項目計劃總投資2094萬元,共15.223公裡,預計2021年元月底完成主體工程。
  • 公園太美健身者在此「紮根」 忠侖公園深受居民喜愛
    隨著忠侖公園不斷改造升級,每天到公園散步成了她和老伴的一個愛好。忠侖公園於2004年開工建設,先後建成生態觀鳥區、兒童活動區等特色活動場所,園區內的綠化率高達86.9%,成片的檸檬林、相思林、荔枝林等相繼種植,為居民健身、納涼提供了一個好去處。
  • 靜安居民又多了一座身邊的免費公園 永和公園改造後重開
    經過近100天的緊張施工,位於汶水路原平路路口的永和公園在今天一早向市民遊客開放。  永和公園是上世紀90年代由閘北城投公司開發建成的,在為周邊居民服務了近30年後,該公園設施陳舊老化現象嚴重,管理粗放,已不能滿足當代市民的需求和城市景觀面貌管理要求。在靜安區政府的支持下,永和公園於2019年1月移交靜安區綠化管理中心進行管理和改建。
  • 水上公園改造完成 福州上半年新增25個串珠公園
    記者23日從市園林中心獲悉,位於遠洋路浦東河下遊的水上公園以「串珠公園」設計理念改造提升,目前已基本完工,成為市民休閒娛樂、放鬆身心的又一絕佳去處。位於遠洋路浦東河下遊的水上公園記者從水上公園南門走進來,穿過架設在內河上的石橋與門樓,公園內滿眼望去都是飄逸搖曳、色彩豔麗的的各種花木,包括美人蕉、花葉蘆竹、黃菖蒲、旱傘草、海芋等水生植物以及香樟、美人樹、樸樹、垂柳、雞冠刺桐等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湖面碧波蕩漾,外側綠水環繞,為行人帶來片片綠蔭與陣陣花香。
  • 靜安居民又多了一座身邊的免費公園,永和公園改造後重開
    經過近100天的緊張施工,位於汶水路原平路路口的永和公園在今天一早向市民遊客開放。 永和公園是上世紀90年代由閘北城投公司開發建成的,在為周邊居民服務了近30年後,該公園設施陳舊老化現象嚴重,管理粗放,已不能滿足當代市民的需求和城市景觀面貌管理要求。
  • 南山區四海公園提升改造、南海公園一期項目計劃「十一」前建成開放
    南山兩個公園建設傳來好消息:四海公園提升改造項目、南海公園一期項目,計劃在「十一」國慶節前建成對市民開放。  9月23日下午,記者走訪兩個公園項目建設現場看見,工人們正進行收尾處理,公園景觀初具意象,亮點紛呈。
  • 開闢林下空間!福州花海公園將景觀整治提升
    昨日,記者從福州市園林中心獲悉,閩江沿線公共綠地景觀優化提升項目進入設計招標階段,其中就包括花海公園的整治提升。明年春節前,這座公園將通過增加林下空間、整治園路等,配備更多人性化的設施,方便市民遊覽。公園將打造更多林下空間缺少遮陰區域 部分設施老舊每年的春節、勞動節和國慶節,花海公園都是熱門公園,但夏季,這裡缺少綠蔭,並不適合遊覽。在公園的一期園區,一些設施也亟待提升。
  • 梅城百歲山郊野公園林分改造後絢麗多姿
    寒冬時節,位於梅州城區東部的百歲山郊野公園層林盡染,不同樹種的葉子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宛若披上一層彩色外衣,美不勝收(如圖,連志城攝)。記者從市林業局獲悉,近年來我市加強森林培育和林分改造工作,百歲山郊野公園逐漸形成了季相變化分明、富有特色的森林群落,成為市民親近自然、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春天,百歲山上開滿各色鮮花,生機勃勃;夏天,林木豐茂、綠意盎然;秋冬時節,樹木的葉子逐漸改變顏色,有紅的、黃的、綠的,絢麗多姿。」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