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小小的縣城,一個小小的水庫,成了夢開始的地方。在落日餘暉下奔跑,在粼粼波光映射的岸邊與兒時的夥伴笑鬧,這是鍾日進童年最美好的回憶。他說,這是一種「野」——一種天性與逸趣的結合。
真正開始接觸運動訓練,約莫在初中時期。本著試一試的心態,他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運動會,正是在此次校運會上,體育老師慧眼識珠,發現了他在體育方面的潛能。在體育老師的建議下,他開始接受正式的體育訓練,還是那座縣城、那個水庫,水庫臺階上一個少年日復一日上下往返地奔跑、跳躍、揮灑汗水。
高中時期,學業任務開始繁重,同樣發現他的體育天賦的高中體育老師曾希望他能轉入體育專業,但文化專業同樣優異的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專注於學業。然而,體育運動作為一種熱愛和堅持,是無法停息的,儘管沒有選擇走上體育專業的道路,他還是一如既往地堅持自我鍛鍊,保持著自己的良好身體狀態。
來到中南大學,他重拾青春的夢,是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在大學的校運會中,他憑藉出色的表現多次奪得男子三級跳遠的冠軍,4×100、4×400也相繼奪得冠軍並打破甲組紀錄;之後,他再次接受了大學的系統運動訓練,並且由跳遠轉為長跑。
無論何時何地,運動就是不變的熱愛,是揮汗如雨後的喜悅,是拼搏獲勝後的激情,是超越自我的無限可能。
Q:你是怎樣做到各類體育活動同時都較為出眾的?
鍾日進:我認為運動的各個項目都是相通的,比如你籃球打得好,那你的跑跳能力一定不會弱,你在全身心的熱愛並投入到一項運動中時,你的身體各個機能也逐漸被開發出來,而這種機能就會同樣適用於其他運動項目中。就像學霸的語文、數學、英語等各科目都會很優秀一樣。Q:在比賽或訓練中有什麼比較難忘的回憶?(如克服困難、團隊合作、感動的事件)
曾經參加大學校運會的接力賽時,有同學說我們院實力不行,所以不想太過努力對待。但我反對這種思想,我拉著他們進行訓練,這個項目,要麼參加、要麼退出,既然選擇了參加,就要拿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來認真對待,要做到最好而不能半途而廢。通過團隊的堅持與合作,我們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地優異成績,這讓我很開心。
小學四年級開始,鍾日進就開始了他的籃球之旅,直到今天也從未停息,十餘年的繾綣時光訴說著堅守與熱愛。
一次陰差陽錯的機會,鍾日進和他的隊友們獲得了與馬來西亞國家籃球隊切磋的機會。這註定是他人生中最難忘的一次經歷,業餘的愛好者與職業的國家隊之間的比拼碰撞出的關於體育交流的火花,這已無關輸贏,重要的是過程和經歷。
因為熱愛,所以籃球;因為籃球,所以相聚;因為相聚,所以更加熱愛。很多時候有人不會理解為什麼有那麼多的男孩子喜歡打籃球,實際上這不需要很多理由,一個球、一個籃球框,最好再有三五球友,就能詮釋一切。
Q:和馬來西亞國家籃球隊的友誼賽有什麼感想?
鍾日進:到現在都覺得不可思議!因為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有一天能和國家隊水準的球員同臺切磋,真的,這實在是太幸運、太令人興奮了!我們知道自己肯定贏不了他們,但我們珍視這次比賽,老隊員、新隊員包括新生賽成員都上場體驗了一把,知道自己與專業球員的差距並不會打消我們的「籃球夢」,因為我們知道,專業和業餘球員都因為熱愛和機遇走到了同一個球場上,我們很享受這個交流切磋的過程。Q:你對同樣喜歡打籃球的朋友們有什麼建議?
鍾日進:重要想說的一點就是打籃球一定要重視基本功。我們院獲得院賽冠軍並不是因為什麼天賦過人,更多的是我們重視基本功的訓練,包括體能訓練和運球基本功訓練。很多朋友上了籃球場就開始投籃或者各種花裡胡哨的動作,但其實很多時候球賽在關鍵時刻是最考驗基本功和心理素質的。另外,要時常練球,不然會生疏。高中時期,鍾日進就曾在電視和報紙上看到過關於騎自行車環遊青海、西藏等地的報導,也正是從那時起,騎遊這個想法就萌生在他的腦海中了。小城大夢,高三畢業,在班主任的倡導下,他更加堅定了這個想法。長沙到湛江,1400多公裡的路程,成為他第一次長途騎遊的路線;繞海南島一圈,800多公裡,成為他第二次長途騎遊的路線。
這兩次旅途是自由的,但同時又是孤獨的,一個人面對黑夜,面對渺無人煙的山林曠野,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經歷,是很多人想都不願想的挑戰,更是一次和自己的心靈對話的機會。在騎行中不斷直面自己的情緒,每時每刻都調整好心態,有耐心和信心的完成整段旅程。
Q:獨自騎自行車回家和旅遊的感受是什麼?
鍾日進:做出這個決定時可能是衝動的,當時沒覺得有多難,但當我真正騎上自行車開始旅程後,我才意識到自己做了一個很困難的選擇。從長沙到湛江整整騎了9天,第一天感覺還行,新鮮感十足,可是到了第二天,我就感覺到疲倦和枯燥了;剩下的每一天,都在和負面情緒以及路途中的困難作鬥爭。印象最深的有,郴州那一段路程都是在盤山路上騎行,幾十公裡都看不到一戶人家,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夜深了路上也沒有其他車輛行人,極度睏倦的我在路邊樹蔭裡躺下休息了一小時左右就又上路了;冬天的寒風把我耳朵吹出了凍瘡,很腫很癢,但還是得繼續騎下去。那時感覺就是年輕氣盛,敢於挑戰,最後我也算是完成了挑戰順利回到了家裡。
第二次繞海南騎行才真正像一次旅行,那一次花了約11天的時間,我和幾個朋友一起一路騎騎停停,吃喝玩樂,留下了一段非常美好的回憶。
鍾日進還告誡喜愛自行車運動的同學們,一定要合理地規劃自己的騎行計劃,要充分考慮一路上可能遇到的種種心理和環境的壓力,不要輕易冒險嘗試。要結合自己的身體、心理素質,也要考慮途經之地的天氣、地理環境、交通狀況等,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著手準備自己的騎遊計劃。
鍾日進對於體育的熱愛,不僅體現在各項體育競賽與運動的參與上,還體現在對體育事務的關心上。他在積極參與運動的同時,也擔任了團委學生會體育部部長。他說,體育部部長對部長本人的體育水平並無太大要求,但是需要考驗的是部長的組織策劃及協調號召能力,因為自己在體育活動及體育競賽方面有較多的經驗,所以在組織學院體育活動時考慮問題也更加周全和貼切。
部長的事務繁多,與學業、運動在時間上是有很多衝突,為了平衡這些衝突,鍾日進下足了功夫,嚴於律己,妥當安排好自己的每一天、每一份工作與任務。在任職期間,他在各方面都完善了自我,認識了許多優秀的幹事與朋友。
心中懷揣著對運動的熱愛,肩上扛負著對部門的責任,這或許就是鍾日進最真實的寫照。
Q:你覺得做體育類的學生工作最重要的是什麼?
鍾日進:對我來說,其實不只是體育類的學生工作,任何工作都是一樣的。我一直秉持著一個思想:一件事情,要麼做,要麼就不做,既然做了,就要認真負責地把它做好。我是個熱愛生活的人,一般都只會做願意做並且覺得有意義的事,而不會做半途而廢的事。很多時候,工作過程中會遇到各方不配合的情況,這種時候就要學會充分利用組織的人力,假如一個人只願出50%的力,那沒關係,我就充分調動他這50%的力,將一個部門中的力量協調配合起來,充分運用這些貢獻力,其實也能做好體育工作。Q:你是怎樣平衡體育與學習的?
鍾日進:其實並不需要刻意去規劃,因為一天24小時,業餘的體育愛好者花在運動上的時間又能有多少呢?我認為學習、工作和運動應當相互補充,勞逸結合才是最好的選擇。假如你在工作和學習中遇到了困難和壓力,運動恰好能夠讓你放鬆身心、釋放壓力。隨著學業和工作任務的增多,其實大多數人已經缺乏足夠的運動時間了,我認為每天保證1-2小時的運動時間是最適合的。Q:運動給你帶來了什麼樣的改變?
鍾日進:在運動的過程中,我認識和結交了許多朋友。有的來自北方,有的來自南方;有的是文科專業的,有的是理科專業的;有些是專業體育生,有些是業餘愛好者。我會與他們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我學會了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並且我也理解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差異,我聽到了不同的夢想和聲音。如果我不曾熱愛體育,或許我就不曾獲得過如此多的難忘經歷,亦不會擁有這麼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能和這些人一同進步,相互學習與促進,亦師亦友,我覺得自己在不斷地變得更好。Q:你本科時在信息院就讀,是什麼促使你在研究生時期選擇了航空專業?
鍾日進:其實我選擇的航空專業是關於協同飛行控制的,和信息技術的相關性挺高,並且我對航空專業也有很大的興趣,導師也很不錯,所以我選擇了航空專業。畢竟我是一個喜歡挑戰新鮮事物的人,我覺得航空專業會是我新的啟程點,我希望能夠將我本科專業所學到的技能和知識,運用到航空專業上來。對於將來的打算,究竟是考博還是工作,我還未明確考慮過,但是我希望能從事與航空專業相關的工作,也希望自己能為航空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一次次飛馳的衝刺,是為了證明自己還可以跑得更快;一次次騰空的飛躍,是為了證明自己還可以跳得更遠。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帶來健康,健康才能快樂。鍾日進享受著運動給他帶來的快樂,這種快樂,如浪潮一般不曾退去;他也希望能將這份快樂,傳遞給身邊的人。
這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與熱愛也並非是孤獨的,鍾日進收穫了友誼,每個熱愛體育的人都是純粹的,他們互相吸引、互相感染,互相成為對方青春的一部分。
每一個熱愛體育的人,都擁有一片任其翱翔的天空。夢想即是翅膀,運動即是詩和遠方。
往期回顧:
1.中南大學王子俊:在體育運動中踐行「知行合一」| 活力中南達人館NO.6
2.牛俐水:為了快樂而運動,「醫」路更精彩!| 活力中南No.5
3.曹純玉:用520次奔跑,訴說對生活的熱愛 | 活力中南No.4
4.劉世宏:跑起來,生命更精彩!| 活力中南No.3
5.宋迪: 張弛有度,學樂兼顧 | 活力中南·健身達人No.2
6.劉耀中:遇見更好的自己,從運動開始|活力中南No.1
來源 | 中南大學學生工作部(處) 中南大學航空航天學院
策劃 | 「活力中南」運動達人館工作組
攝影 | 朱時捷 甘區兆玲
文案 | 李春東 王聰慧
編輯 | 衛梓瑤 廖沐暄 張兆
審稿 | 高佩茹
責編 | 向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