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就是在與時空的對話中,遇見另一個自己,感悟內心的跳動,思考人生哲理,提升自我境界。是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的快意淋漓;更是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的心曠神怡。
習近平總書記說:「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之氣。」 在疫情大環境的影響下,學生難免會出現焦慮不安等心理狀況,而閱讀可以幫助學生緩解心理壓力,提高自身修養,同時通過讀書分享會的形式可以鍛鍊學生的表達能力。為此,歷史文化旅遊學院學生會特面向學院全體學生開展「與你相約,書籍為伴」線上讀書分享會活動。這個假期,與你相約,讓我們一起在書香瀰漫中陶冶情操,活躍思維吧!
1、活動規則:本次活動面向學院全體在讀研究生、本科生,學生在推薦書目中選擇書目進行為期15天的閱讀。閱讀結束後將舉辦線上讀書分享會,通過騰訊會議對閱讀書目進行分享介紹,要求介紹該書作者、內容以及分享理由,並配以PPT演示文稿。所有參加打卡分享的學生均可獲得相應的德育學分。
2、活動平臺:騰訊會議
3、報名方式:2021年1月23日前掃描文末的二維碼進入微信群
《治史三書》是歷史學家嚴耕望先生以個人治學心得為基礎,融合梁啓超、陳寅恪、傅斯年、錢穆等幾代史學大家的治史經驗著述而成的一部史學方法論著作,被認為是「金針度人」的治學入門書,內容涉及歷史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具體規律、論題選擇、論著標準、論文體式、引用材料與注釋方式、論文撰寫及改訂,以及努力途徑與生活修養等諸多問題,語言質樸流暢,誠摯親切,務求實用,可謂金針度人,功在學林。
該書通過25篇訪談實錄,講述了1983年12月至2019年7月間,習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福建、浙江、上海和到中央工作以來,與大學生們交往交流交心的故事,真實記錄了他對青年特別是大學生始終如一的關注關心關愛。該書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鮮活讀本,對做好新時代青年工作、助力當代青年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示範意義。
《人類群星閃耀時》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傳記作家」——史蒂芬·茨威格的傳記名作之一,共收入他的歷史特寫14篇,分別向我們展現了14個決定世界歷史的瞬間:千年帝國拜佔庭的陷落、巴爾沃亞眺望水天一色的太平洋、亨德爾奇蹟的精神復活、老年歌德熱戀的悲歌、滑鐵盧的一分鐘, 英雄的瞬間,南極探險的鬥爭,西塞羅,威爾遜的夢想與失敗以及馬賽曲神佑般的創作。而這10個歷史瞬間神奇地降臨到10位傳主的身上,他們或是被命運高高舉起,送入英雄們的殿堂;或是被狠狠嘲弄,拋入千秋遺恨的行列。當強烈的個人意志與歷史宿命碰撞之際,火花閃爍,那樣的時刻從此照耀著人類文明的天空。
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
它的傳奇之處在於它由一個默默無聞的年輕人花費十年業餘時間寫成,一出版便奇蹟般地風行,暢銷數百萬冊,出版次年,也就1995年,獲福克納獎,並獲得美國書商協會年度最佳小說獎,巴諾書店新人獎,此後又獲獎無數。最終,因其廣泛影響力和文學價值又被許多高校和中學選為文學課堂讀本,並被列入一些高校的文學課程考試大綱。2004年,耶魯學者,當今文學批評界的泰鬥哈羅德·布魯姆將其收入自己編寫的文學經典導讀文叢。這個文叢的選目僅僅包括《哈姆雷特》、《1984》等十來本傳世經典。1999年,根據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上映,由好萊塢明星伊桑·霍克和工藤夕貴主演,獲得學院獎提名。2007年又被改編成舞臺劇在西雅圖首演。迄今此書已被譯成三十餘種文字。
該書講述了在僻靜街道旁的一家雜貨店,只要寫下煩惱投進店前門捲簾門的投信口,第二天就會在店後的牛奶箱裡得到回答:因男友身患絕症,年輕女孩月兔在愛情與夢想間徘徊;松岡克郎為了音樂夢想離家漂泊,卻在現實中寸步難行;少年浩介面臨家庭巨變,掙扎在親情與未來的迷茫中……他們將困惑寫成信投進雜貨店,奇妙的事情隨即不斷發生。 該書獲得第七屆中央公論文藝獎、蘋果日報翻譯小說銷售排行榜連續兩季第二名,榮登紀伊國屋、誠品、博客來、金石堂各大排行榜第1名,亞馬遜中國2015年度暢銷圖書榜第二。
《青春之歌》是楊沫以親身經歷為素材創作的半自傳體小說,小說以20世紀30年代日本侵華過程中發生的「九·一八事變」到「一二·九運動」的愛國學生運動為背景,通過女主人公林道靜的成長故事,構築了革命歷史的經典敘事,也揭示出知識分子成長道路的歷史必然性。該書情節生動,人物形象鮮明,尤其是幾個正面人物,真實感人。這部小說是學生和知識分子題材作品中的優秀成果,有很大教育作用。並於2019年9月23日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由余秋雨著作,講述著中國文學幾千年發展中最高等級的生命潛流和審美潛流。是繼《文化苦旅》之後,餘秋雨教授最重要的作品,也是當今中國當代文史領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餘秋雨教授感嘆當前「文脈既隱,小丘稱峰;健翅已遠,殘羽稱鵬」,因此以這部重大的開創性著作來提醒和彌補。
《四世同堂》是中國作家老舍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表現抗戰北平淪陷區普通民眾生活與抗戰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該書以北平小羊圈胡同為背景,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胡同內的祁家為主,錢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為輔,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與順從的選擇,國家與個人的選擇種種艱難的選擇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白鹿原》是作家陳忠實創作的長篇小說,由陳忠實歷時六年創作完成。該小說以陝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為縮影,通過講述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表現了從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化。1997年,該小說獲得中國第四屆茅盾文學獎。該小說也被改編成同名電影、電視劇、話劇、舞劇、秦腔等多種藝術形式。2019年9月23日,該小說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作者宗璞。本書以抗日戰爭時期西南聯合大學的生活為背景,主要描寫了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知識分子的生活、情感經歷、人格操守和思想。以「七七事變」後明侖大學教授孟樾一家的變故為主線,描寫北平知識階層在亡國之際表現出的崇高民族氣節,也揭示了一些人懦弱苟且的靈魂。小說富於生活氣息,營造出純淨真摯的藝術氛圍,令人回味不已。
讀一本好書,交一位益友。讀書能使人的思想插上翅膀,情感綻開花蕾。寧靜致遠,無書不歡,閱讀應該成為我們終身堅持的習慣。這個冬天,讓我們與你相約,書籍為伴,享受閒適與放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