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1日0時至24時,遼寧省無新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無新增治癒出院病例。全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125例,治癒出院111例,死亡1例。
現有13名確診患者在院治療,其中有12名在瀋陽、大連、錦州三個省集中救治中心治療(瀋陽中心3人、大連中心7人、錦州中心2人),1名在朝陽市定點醫療機構隔離治療。13名在治患者中,危重型病例1例,無重型病例。
全省125例確診病例中,瀋陽市28例、大連市19例、鞍山市4例、本溪市3例、丹東市11例、錦州市12例、營口市1例、阜新市8例、遼陽市3例、鐵嶺市7例、朝陽市6例、盤錦市11例、葫蘆島市12例。
目前累計追蹤到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3052人,已解除醫學觀察3016,現有36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來源:遼寧省衛生健康委、遼寧日報
戰勝疫情
共克時艱
3月11日0—24時
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5例,新增死亡病例11例(湖北10例,陝西1例),新增疑似病例33例。
其中,湖北新增確診病例8例(武漢8例),新增治癒出院病例1242例(武漢1053例),新增死亡病例10例(武漢7例),新增疑似病例2例(武漢2例)。
3月11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5例,新增死亡病例11例(湖北10例,陝西1例),新增疑似病例33例。
當日新增治癒出院病例1318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2206人,重症病例減少235例。
截至3月11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14831例(其中重症病例4257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62793例,累計死亡病例3169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0793例,現有疑似病例253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677243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3701人。
湖北新增確診病例8例(武漢8例),新增治癒出院病例1242例(武漢1053例),新增死亡病例10例(武漢7例),現有確診病例14427例(武漢13462例),其中重症病例4180例(武漢4003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50298例(武漢34094例),累計死亡病例3056例(武漢2430例),累計確診病例67781例(武漢49986例)。新增疑似病例2例(武漢2例),現有疑似病例158例(武漢152例)。
3月11日0—24時,新增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6例(廣東3例,甘肅2例,河南1例)。截至3月11日24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85例。
累計收到港澳臺地區通報確診病例187例:香港特別行政區129例(出院67例,死亡3例),澳門特別行政區10例(出院10例),臺灣地區48例(出院17例,死亡1例)。
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網站、新華社
清明節日益臨近
每逢清明之時
人們都會通過祭掃
表達對親人的緬懷和思念
今年由於受疫情影響
浙江、江蘇多地發布公告
暫停清明祭掃活動
3月11日
遼寧省錦州市
也發布了這樣的通告
錦疫指發〔2020〕32號
關於全市疫情防控期間取消祭掃活動的通告
當前我市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特別是清明節即將來臨,疫情防控與火災防範任務同為艱巨。為避免人員聚集,防止疫情傳播及各類火災發生,按照《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於進一步做好民政服務機構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國發明電〔2020〕6號)及《關於印發民政服務機構疫情防控措施30條的通知》(遼新疫防指〔2020〕23號)要求,疫情防控期間,全市取消祭掃活動。現通告如下:
一、即日起,全市各殯儀館、各類公墓場所、骨灰紀念堂、紀念塔、散墳集中安葬區等停止一切祭掃活動,恢復時間另行通知。
二、疫情防控期間,廣大市民應自覺按照取消祭掃活動的有關要求,不到殯儀館、公墓、骨灰堂、散墳集中安葬區等祭掃場所進行祭掃活動,倡導樹立文明祭祀理念,採取網上祭祀、「雲」祭掃、家庭追思等方式祭奠先人。
三、禁止在道路、廣場、居民區、公園、綠地、風景區等公共場所,進行燒紙、燒香、拋撒紙錢、送燈等祭掃活動。
四、在林區、草原、田地等野外易失火區域,嚴禁上墳燒香燒紙、燃放孔明燈、燃放煙花爆竹等一切野外祭祀用火。
五、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製造或銷售黃香土紙、紙紮實物等封建迷信喪葬用品。
六、各祭掃場所的服務管理單位要制定工作方案,加強內部管理,認真做好宣傳引導及相關管控工作。
七、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壓實屬地管理責任,從疫情防控和森林防火兩方面加強巡查管護和宣傳勸導工作,重點加強清明節等傳統祭掃日的管控。民政、應急、消防、公安、城市管理、林草等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對違反規定的嚴肅查處,對疫情防控期間引發火災的,依法從嚴處理肇事者並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錦州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指揮部
2020年3月11日
疫情尚未結束
防控不能放鬆
不同的祭掃方式
相同的緬懷深情
來源:錦州日報、瀋陽晚報
戰勝疫情
共克時艱
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37371例
世界衛生組織11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37371例。
世衛組織每日疫情報告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1日10時(北京時間11日17時),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4596例,達到37371例;中國以外死亡病例較前一日增加258例,達到1130例。
全球範圍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4627例,達到118326例;死亡病例較前一日增加280例,達到4292例。
世衛組織說新冠肺炎疫情可稱為大流行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11日說,新冠肺炎疫情從特徵上可稱為大流行。
譚德塞在日內瓦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說,疫情的傳播程度和嚴重性令人深感擔憂,「因此我們評估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從特徵上可稱為大流行」。
他說,過去兩周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增長了13倍,受影響國家和地區數增加了兩倍;目前114個國家和地區的確診病例累計超過11.8萬例,死亡病例達到4291例,還有數以千計的人在醫院裡為生存而戰。未來幾周內預計確診病例數、死亡人數、以及受影響國家和地區數量還將進一步攀升。
他說:「我們以前從未見過冠狀病毒引發的大流行。我們以前也從未見過得到控制的大流行。」 他再次呼籲各國採取緊急的、積極的行動。「我們已經響亮而清楚地敲響了警鐘。」
譚德塞強調,將新冠肺炎疫情描述為「大流行」不會改變世衛組織對其威脅的評估,「它不會改變世衛組織正在做的事情,也不會改變各國應該做的事情」。
3月11日,在瑞士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中)出席新聞發布會。新華社記者 陳俊俠 攝
他援引世衛組織數據說,全球114個國家和地區報告的11.8萬例病例中,有90%集中於4個國家,其中中國和韓國疫情嚴重程度已經顯著下降。此外,有81個國家和地區仍未報告任何病例,有57個僅報告了10例或更少病例。
世衛組織再次敦促那些有少量病例的國家加強排查、檢測、治療、隔離、追蹤、以及動員人民,以防止出現聚集性感染甚至發展成社區傳播,而已出現社區傳播或大範圍聚集性感染的國家同樣可以扭轉趨勢。
3月11日,在瑞士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中)出席新聞發布會。新華社記者 陳俊俠 攝
譚德塞強調:「對於許多正在應對大規模聚集性感染或社區傳播的國家來說,挑戰不在於它們能否做到這一點,而在於它們有多大意願去這樣做。」
他呼籲各國圍繞預防感染、拯救生命、減輕影響,採取全政府、全社會的戰略,並將這一戰略總結為充分準備、加強檢測保護和治療、減少傳播、創新和學習共四個方面。
他說,雖然大家都在關注「大流行」這個詞,但「讓我給你一些更重要、更可操作的詞:預防、準備、公共衛生、政治領導,最重要的是——人。我們團結在一起,冷靜地做正確的事情,保護全世界的公民,這是可行的。」
什麼是「大流行」?
「大流行」(pandemic)原是世衛組織對流感的定級之一。世衛組織將流感分為6級,其中最高的就是「大流行」,其定義是某種流感病毒在疫情發源地以外的至少一個國家發生了社區層面的暴發,表明病毒正在跨國蔓延。
從概念上講,當時的「大流行」指的是流感病毒的影響範圍,而不是疫情的嚴重程度和致死率。2009年,從美國和墨西哥暴發的甲型H1N1流感被世衛組織定性為「大流行」,曾引發不少爭議,因為這一流感雖然蔓延全球,但致死率較低,與人們印象中的嚴重傳染病不一致。
因此,2010年世衛組織網站給出「大流行」的簡單定義,即「一種新疾病在全球範圍內傳播」。比如,流感大流行就是指新型流感病毒亞型在全球傳播,而多數人對此病毒沒有免疫力。此次,新冠肺炎成為第一個被稱為「大流行」的冠狀病毒傳染病。
3月11日,在韓國首爾,醫護人員將一名患者從救護車轉送至醫院。新華社發(李相浩 攝)
目前,世衛組織已不再使用上述6級分類評估流感等傳染病,而是改為4大階段。世衛組織發言人亞沙雷維奇在2月下旬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世衛組織已不使用這套老系統,但人們還是常用「大流行」這個詞來形容傳染病的全球性傳播。
可見,「大流行」並非嚴格的定義而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具有操作上的彈性。譚德塞11日就表示,將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描述為「大流行」不會改變世衛組織對新冠病毒威脅的評估,這不會改變世界衛生組織正在做的事情,也不會改變各國應該做的事情。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