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小姐
世界上最痛苦的一件事是:你愛的人以錯誤的方式愛著你。
都說父母的愛是偉大的,這毋庸置疑,但用錯了方式就會毀了孩子一生的信心和情感。
一直覺得家庭氛圍好的小孩非常幸運,他見過好的感情的樣子,擁有對健康的愛的敏銳嗅覺,這樣也會很容易就往正確的方向跑。而在湊合的夫妻關係下長大的孩子不知道什麼是好的感情,需要花更多的力氣去踢開那些糟糕的情緒,要碰壁很多年才知道那條路是對的。
打擊式教育毒害了多少祖國的花朵,有的父母特別信奉打擊式教育,理由就是:別人都是說好話哄你開心的,只有我們才說你不好,才會對你講真話,我們是為你好。
從小到大對於孩子的任何事情的第一本能反應就是否定,否定以及否定。這是中國普遍父母的行為模式,在外人面前貶低自己的孩子,以顯得自己有多謙虛,就算是自己心裡不是這樣想的也還是會這樣做,長此以往孩子聽到這些話難免心裡會難過,會有:原來我在爸爸媽媽心裡是這樣的不堪,這麼沒用等等這些心理。
之前在一個網站上看到過一個女孩說:媽媽有一天突然問我現在為什麼不願意開口唱歌了,我安靜地給她講了初中時發生的一件事,那次是和親戚們一起去的KTV,我點了一首很熟悉練了很久的歌,而且當時也唱的還不錯。然而當我唱完時我媽的臉上掛著惡作劇的笑容,做了一個很誇張的動作,響亮的大聲說:「唱的什麼呀!真難聽」。當時我就愣住了,所有的人都看看她又看看我,後來每次唱歌她都會說:「你退步的太厲害了」「聲音像小孩一樣又尖又細」諸如此類的話,而且一定要讓我聽見。聽我這樣說,我媽立刻否認:「我沒有做過這種事,我怎麼會說這種話呢!」。我說:「難道我故意瞎編哄你的?」我媽說:「當時就是開個玩笑嘛!你何必當真」我說:「當著那麼多人的面這樣貶低我,你不覺得這玩笑太惡劣了嗎?每次唱歌你都打擊一下,我現在覺得自己唱不好很奇怪嗎?」我媽一下就不高興了:「你怎麼那麼玻璃心,難道還想讓我道歉嗎?你的小心臟那麼脆弱,怎麼跟人交往,出社會怎麼生存。別人一說點什麼你就要崩潰嗎?」我只回了一句:「你是我媽,不是別人」。隨後她在飯桌上不停地念叨,感慨我玻璃心。
其實見到過太多這樣的例子,這是中國親子關係中很常見的一個模式,孩子犯錯或者哪裡不足大多是當場爆發,從不考慮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私下溝通或許效果不如意,但會比當場打擊要好太多。
然而許多父母從不會為自己的刻薄之言感到抱歉,甚至什麼難聽的話都說的出來。父母總是一邊打擊,一邊惱怒為什麼孩子這麼不自信。
想起一句特別貼切的話:父母在等我們道謝,我們在等父母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