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兒童醫院增設新生兒日間藍光治療,媽媽可以全程陪護
新生兒寶寶皮膚發黃有黃疸,有的家長沒在意,沒有定時進行監測或是給予「退黃」幹預,而重症新生兒黃疸引起的高膽紅素腦病、甚至「核黃疸」已成為嬰兒致死和致殘的重要原因。
「新生兒二科每年收治的重度黃疸患兒超過1800例,到門診就診的黃疸患兒也呈逐年上升趨勢。」湖南省兒童醫院新生兒二科主任李貴南教授指出:藍光治療是治療新生兒黃疸最安全、快速的治療方法,其原理是利用藍光照射,通過光-氧作用,將脂溶性的膽紅素轉換為水溶性膽紅素,使得體內不斷堆積的膽紅素通過大小便排出,來降低血中膽紅素。
11月21日,湖南省兒童醫院新生兒日間藍光治療中心揭牌,該中心目前開放10個床位,每天可累計提供120個小時的藍光治療。黃疸寶寶在爸爸媽媽的陪護下就可進行「退黃」光療,縮短患兒等候時間,減少母嬰分離的苦惱。
以往黃疸寶寶通常需要離開父母住院治療5-7天,這對剛剛喜獲新生命的家庭來說,跟寶寶分離可謂度日如年,也給母乳餵養增加了困難。
李貴南分析說,在日間藍光治療中心,家長可以全程陪護,寶寶也減少了哭鬧,每2-3個小時,媽媽還可把寶寶抱出光療箱進行母乳餵哺,白天光療6-8小時,晚上即可帶寶寶回家,費用也僅為住院費用的1/3左右。同時,寶寶治療期間,在醫護團隊的指導下,家長不僅共同參與到治療過程,還能學習嬰兒撫觸、按摩等育兒技能,更有利於促進母嬰團聚與身心健康,這也是醫院改善醫療服務的新舉措。
據專家介紹:新生兒黃疸可能引起膽紅素腦病,一旦發生將對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急性膽紅素腦病早期臨床表現為肌張力低下、嗜睡、尖聲哭、吸吮差等,但這些症狀容易被家長、甚至基層醫務人員忽視,繼而發展為肌張力高、角弓反張、極度遲鈍、昏迷。而發展為慢性核黃疸後膽紅素腦病,也就是通常說的「核黃疸」將留下運動障礙、聽力障礙、智力障礙等終身後遺症。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大多在出生後2-3天出現,4-5天時最嚴重,足月兒一般在7-10天消退,早產兒一般在2-4周消退。李貴南提醒廣大家長,寶寶出生時有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早產兒、感染、膽道疾病,以及家族中有蠶豆病病史、寶寶發黃出現早進展快等因素,屬於黃疸高危人群,需要定期檢測膽紅素指標,以免延誤治療。(騰訊大湘網 通訊員 姚家琦 王潔 攝影 李奇)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