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巴蜀中學代表隊合影,左四位熊諾亞;
清華大學是很多高中生高不可攀的夢想,但對於角逐於全國五大學科(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競賽的同學來說並非遙不可及,憑藉競賽中的出色表現,清華、北大等國內頂尖高校一早就會向他們拋出橄欖枝。
能在競賽拿個獎已經被同學們驚為「天人」了,能被選入國家集訓隊的,在同學們心目中更是猶如「學神」般的存在。
在剛剛結束的2018年中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重慶巴蜀中學高二學生熊諾亞獲得金牌,並成為重慶今年唯一入選數學國家集訓隊的高中生。現在熊諾亞已獲得保送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實驗班(又名「姚班」,由世界著名計算機科學家,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院士創辦)的資格。
11月28日12點,中午放學。熊諾亞雙手插在外套的口袋中,不緊不慢地走出教室。剛滿17歲的他,身高已達到1.87米,走在同學們中間很打眼。對於熊諾亞來說,高中的學習已經告一段落了,目前他正在備戰國家隊選拔賽,為上大學提前作一些知識儲備。
△熊諾亞(左二)在校園的菩提樹下與父母,馬佑軍老師(右一)的合影
小學曾連續五次數學考滿分
熊諾亞的媽媽羅莉談起兒子的學習歷程,一臉的輕鬆。
「他的學習,我們家長真沒操過多少心,但每次考試他都能給我們帶來驚喜。」羅莉說,在南岸區珊瑚實驗小學上學的時候,兒子學得十分輕巧,數學拿滿分是家常便飯,曾創下學校連續5次數學考100分的記錄,各科綜合學習成績一直穩居班上第一名。
在媽媽的印象中,小學期間幾乎沒怎麼輔導過兒子做家庭作業,因為每天放學前,熊諾亞就利用課餘時間做完了當天的作業。放學後媽媽做飯,熊諾亞彈會鋼琴,母子倆吃完飯,就一起下樓去打桌球了,回家後兒子閱讀一會很早就上床睡覺了。
熊諾亞的童年過得豐富多彩。小時候喜歡玩拼圖,下象棋,4歲10個月時開始學鋼琴,他一直堅持學了8年,小學5年級時過了10級。在小學期間,熊諾亞是班長,也是數學老師的小助手,常被老師請上講臺給同學講解題思路。
每年學校體藝節,熊諾亞都會捧回家一大堆的獎狀,籃球、桌球、鉛球、鋼琴、合唱、書法……他都有過不俗的表現。
△熊諾亞
初中做高考數學題無難度
因為學有餘力,對數學很感興趣,熊諾亞五年級的時候開始接觸奧數,每周六上一次課,初中升入巴蜀中學才開始進行系統的訓練。
熊諾亞說,非常感謝巴蜀老師們的培養,小學時學的奧數跟初中截然不同。小學接觸的好比數學遊戲,能鍛鍊發散思維。中學數學競賽更有魅力,它是一種系統化、體系化對中等數學的探究。巴蜀中學數學興趣班的教練馬佑軍老師常告訴我們,奧林匹克數學是介於初等數學與高等數學之間的一門學科。
在熊諾亞上初三的時候,他就已經在全國重大數學競賽中嶄露頭角,獲得了2016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2017年中國西部數學邀請賽金牌、2017年中國東南地區數學奧林匹克金牌。
一路陪伴熊諾亞成長的馬佑軍老師說,之所以熊諾亞比一般同學能攀登上更高的數學高峰,是因為他學數學一直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喜歡挑戰,每次解難題都不畏艱難,敢想敢拼,很享受過程的樂趣。而且他從小練鋼琴,興趣廣泛,做題與練琴、唱歌、體育活動,勞逸結合,相得益彰。
曾經有一道幾何題熊諾亞連續做了三天,每天晚自習、回家他都在思考,不斷演算。當第三天凌晨0:30,他終於找到了正確答案時,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因為家人已經入睡了,熊諾亞一時找不到人分享,只有一邊洗澡一邊唱歌,給自己開了個小派對。第二天一大早,熊諾亞迫不及待地把這個喜訊告訴爸媽,爸爸給兒子一個深情擁抱,表示祝賀,媽媽捏緊拳頭,揮舞著說:「真棒!加油!」
熊諾亞說:「數學是一門探索永無止境的學科,永遠都有更難的題等著你。遇到難題我就想去挑戰,通過知識的融會貫通,不斷探索試錯,好不容易解出來了,會很有成就感。很高興我每次去徵服難題時,都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馬佑軍老師說,很少有初中生能夠參加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並拿到一等獎,熊諾亞做到了。初中階段他就學完了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初二下,做高考數學題基本沒難度,初三時,高考數學題他能做到接近滿分的成績。
高二保送清華進國家集訓隊
11月中旬,剛上高二的熊諾亞與巴蜀中學五位隊員一起,前往成都徵戰2018年中國數學奧林匹克。隊員中,三位來自高二,三位來自高三。其實,這並非熊諾亞高中階段第一次挑戰全國奧數。上高一的時候,他已經拿到了2017年中國數學奧林匹克金牌,清華大學給他最大的降分優惠,離進國家集訓隊也僅一步之遙。
闖入集訓隊是熊諾亞今年的目標。數學奧賽是一場智力和體力的大比拼,比賽分兩天進行,每天有4個半小時,各設三道題。「這些數學題都很有難度,我沒有全部都做出來,只解出了幾道題,發揮還算正常。」談起比賽熊諾亞一臉淡定。不出大家的期待,這一次熊諾亞真的闖入了最頂尖的梯隊——數學奧賽國家集訓隊,並成功保送清華大學最牛的計算機科學實驗班。
今年數學奧賽國家集訓隊全國有60名同學,還要經過兩輪選拔淘汰,最終選出6位國家隊隊員代表中國參加世界數學奧林匹克。為此,熊諾亞回校後又一頭扎進了錯綜繁雜、變化莫測的數學難題世界。學校為他準備了單獨的自習室,以便他跟高手過招,做好更充分的準備。
過兩天,巴蜀中學校園藝術節即將拉開大幕。熊諾亞說,現在他主要精力在備戰國家隊選拔考試,還準備自學一些大學的英語、物理、計算機教材,他還準備報名參加學校藝術節的唱歌比賽。「我喜歡聽李健、陳奕迅和英文歌曲,打算自彈自唱一首吧!」
數學學習心得:好題集比錯題集有用
很多同學都傾慕熊諾亞的數學成績,向他請教學習方法。
熊諾亞從小到大一直保持高水準的數學成績確實有自己與眾不同的方法。熊諾亞說,很多老師建議數學要準備一本錯題集,把自己做錯的題收集起來,便於複習,可我卻覺得好題集比錯題集更有用。我沒完全聽老師的,每學期都準備一本好題集,把自己平時做對,但覺得命題方法新穎、解題思路耐人尋味的題都收集起來,經常翻閱琢磨。因為第一次做對了,並不能完全說明你就真的會解了,有時做對題是靈機一動,有運氣在裡面,一定要通過自己反覆咀嚼,解題才變得自然而然。
「保持學習興趣,把解題變成一種樂趣。」熊諾亞說,他自己經常給自己出題,把老師的題變化一下來做,「學習不能太機械。」
家庭教育心得:尊重孩子的興趣發展
熊諾亞的爸爸熊偉是遠洋郵輪的船長,經常出差,有時7、8個月才與兒子見上一面,但即便是面對步入青春期的兒子,父子倆也是無話不談。
熊偉說,家長的陪伴有時不光是要花時間,也要講質量,「從小到大,我都喜歡擁抱兒子,每次看到他的進步、感動之時,我們都會深情相擁」。
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也很重要。小時候,熊偉讓熊諾亞放學後多讀讀課文,可兒子說:「我想過一個快樂的童年,不喜歡讀課文,更喜歡做數學題。」於是爸爸沒有勉強,讓兒子做自己喜歡的事。
媽媽羅莉也不是虎媽類型,孩子學鋼琴是一件讓很多家長頭痛的事,可有時候熊諾亞不想練習了,媽媽沒有發火動怒,卻一臉溫柔地說:「好吧,兒子今天就這樣,我們休息吧!」不僅對於學鋼琴,做作業也是如此,有時熊諾亞學習累了,不想做了,即便當天的學習任務沒完成,媽媽也會「放縱」一下。
老師眼中的他:有未來學習的能力
巴蜀中學競賽部負責人宋曉宇主任說,初中以來熊諾亞各學科綜合成績一直穩居年級前列,數學成績更是突出,這不是因為他很小就超前學習,而是在學習中培養奠定了一種未來學習的能力。
現在有的小學家長不管孩子是否感興趣,很早就把孩子送進奧數班去培養,長遠來看,其實不一定有多大的效果。對於學有餘力且對數學感興趣的孩子,在小學高年級可以接觸奧數,但小學階段的奧數跟中學奧林匹克競賽是兩個體系。家長應尊重孩子興趣發展,降低期待值,重視過程中的能力培養,習慣養成,思維提升,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應該去功利化。
巴蜀中學數學興趣班馬佑軍老師說,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實用的學習方法,老師的教學不應教條,熊諾亞的數學學習方法就很好,他學得很」聰明「,也學得也很快樂。
新聞多一點>>
近兩年,重慶學子在這些學科全國決賽中已獲得36塊金牌
重慶學子在近兩年的五大學科競賽(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全國決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
據了解,2017年的全國決賽中共獲得19枚全國金牌,金牌總數排在全國各省市的第11位。
數學:巴蜀中學5人、南開中學2人
物理:重慶一中2人、重慶八中1人
化學:巴蜀中學2人、南開中學2人、西大附中1人
生物:巴蜀中學2人、南開中學1人
信息:重慶八中1人
2018年的數學,物理,生物,信息的全國決賽已經舉行,化學尚未舉行(化學決賽將於11月28-12月4號在山東舉行),迄今為止,重慶學子已獲得17枚全國金牌。
數學:巴蜀中學3人、南開中學1人
物理:巴蜀中學2人、重慶一中2人
信息:巴蜀中學1人、南開中學1人、重慶八中2人
生物:巴蜀中學3人、南開中學1人、重慶一中1人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黃曄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