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軟實力英語】的第757篇原創文章。
改革開放40年,中國大地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最大的變化,剛改革開放的時候,人們紛紛湧出走出國門,出國留學曾經是幾代中國人的夢想。而出國旅遊,也只屬於富人的娛樂。
而如今,出國留學和旅遊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了。與以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到中國留學和旅遊的外國人越來越多。曾幾何時,在街上見到一個老外,大家都會非常好奇,現在「大寶」天天見,人們已經見怪不怪了。
隨著外國遊客的不斷增加,人們使用英語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了。這不,前兩天,一位成都大姐,在景區用英語向外國遊客推銷水果,上了熱搜,一夜成名。下面苗爸從英語啟蒙的角度,分三步來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01
大膽開口
看過成都大姐的視頻的讀者,不難發現,她的英語發音並不地道,帶有濃重的四川口音,但這不影響她賣水果給外國遊客。
很多時候,我們太糾結於自己的英語發音和流利程度,以至於不敢開口,生怕「丟臉」,其實,大可不必為此糾結。正如新東方的俞敏洪所說:大膽去說,受罪的又不是你。是這樣的,你發音不標準,聽的人是外國人,又不是你。有點阿Q精神,就可以克服這個心理障礙了。
苗爸經常在網上看到有人吐槽瘋狂英語李陽,事實上,我們應該感謝他,正是因為30年來,李陽大力推廣英語口語,為我們的英語教育實用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此外,他還捐助了希望小學,其社會價值遠遠大於那些「憤青」們。
李陽為了改變中國人不敢開口的難題,提出了著名的「熱愛丟臉」的口號,這是有進步意義的。因為中國人的性格比較內向,缺乏西方人的積極主動的社交能力,歸根結底都是「面子問題」。
要想告別聾啞英語,必須放下思想包袱,丟下面子問題,像成都大姐一樣,主動吆喝,大膽地與老外說英語。
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年紀越大,越不敢開口說英語。所以說,訓練英語口語最好的時機,就是兒童階段。因為兒童對外部世界充滿了好奇,喜歡模仿父母說話,不會因為說錯而擔心面子問題。最後,幼兒的辨音能力比較強,對英語聽力的訓練極有幫助,而聽力水平是口語能力的基礎。
當然,父母和孩子進行親子互動,孩子有安全感,也就願意配合父母做親子遊戲,比如說TPR(全身反應)親子互動遊戲,苗苗在玩「苗爸英語啟蒙TPR閃卡(點讀版)」時,興致高昂,樂此不疲。需要說明的是,父母要不斷地想出一些新的玩法,否則再有趣的遊戲,也有玩膩的時候。
02
學以致用
經常聽到有人說,學了英語沒有用,大學畢業之後就不用了。其實,我們在中小學學的很多東西,在考完試之後,就沒有多少用處了。但是,我們學知識的目的,不是為了填滿大腦,而是為了激發靈感、啟迪智慧的。
任何知識都是有用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運用。改革開放使英語熱不斷升溫,移動互聯催生了大批從事跨境電商的弄潮兒,自媒體的發展,幫助越來越多的網紅走向國際,如「辦公室小野」、李子柒紛紛登陸油管,收穫數百萬海外粉絲。
明星們靠英語走向國際舞臺的例子,更是數不勝數。如今,幾乎所有的人氣明星,都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毫無疑問,會說英語的明星的人生機會,至少是不會說英語的明星的機會的兩倍。
我相信,今天的外教熱,就是明天的中教熱,學好英語,通過自媒體平臺教外國人說中文,一定是未來的趨勢。老外不用出國,坐在家中,通過手機或是pad,就可以學中文。
我們以前學的英語之所以會忘,首先,因為學的時候,是坐在桌邊,通過書本學的,不是情景式教學。其次,學過之後,也沒有在實際生活中去應用,時間長了,或者說是考完試了,就忘記了。
成都大姐學以致用,在工作中使用英語,並因此成為了網紅,生意越來越好。我們在進行家庭英語啟蒙的時候,也要在生活中和孩子一起使用英語。在基本的TPR訓練的基礎之上,進行深入地學以致用,例如:在做手工、做飯、做遊戲的時候,一邊玩耍,一邊說英語,從單句逐漸過渡到短的場景。
03
案例對比
與成都大姐用英語賣水果有類似經歷的,還有幾位英語達人。
(1)杜兆澤川。利用業餘時間,每天在甘肅嘉峪關為外國遊客免費當導遊,還上過《超級演說家》節目。
當年正是因為看了他的演講視頻,苗爸才萌發了通過「一分鐘演講」來訓練苗苗的英語口語的想法,並最終堅持了下來。
(2)馬雲。眾所周知,馬雲的英語口語基礎,也是每天在西湖與外國人聊天打下的。
正是因為對英語的喜愛,上了大學之後,馬雲選擇了英語專業,畢業後在高校當了英語老師,再然後在世界各地用英語演講。
(3)柬埔寨小男孩沙利。去年,一位遊客拍攝了一位柬埔寨小男孩沙利,手拿著一籃紀念品,用7國語言向遊客兜售的視頻,迅速成為網紅。
沙利生活在柬埔寨吳哥市,因為家境貧困,年僅7歲,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擔。每天放學之後,就去吳哥窟的景區,向外國遊客推銷旅遊紀念品。為了能夠賣出更多的商品,他就一邊賣商品,一邊向遊客學習他們國家的語言。
目前,他已經會廣東話、中文、英文、泰國話、日本話、韓國話、法國話、西班牙語、馬來西亞語等8國語言,今年5月,沙利來到了中國,並上了電視節目,向中國觀眾介紹自己的經歷。
這幾個案例的共同特點,都是在不同的旅遊景點,與外國人聊天練英語口語,並取得了令人羨慕的成就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雖然不是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每天去旅遊景點學英語,但是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在實踐生活中,在生活中不斷完善英語,這是學好一門語言的真正的正途。
沒有語言環境,就創造家庭英語環境。例如線上外教課,TPR親子互動,自言自語說英語,一分鐘英語演講,以及每天「一分鐘英語會話」等,都是可以選擇的家庭英語口語訓練環境。
總結
(一)大膽開口。要想告別聾啞英語,必須放下思想包袱,丟下面子問題。
(二)學以致用。一邊玩耍,一邊說英語,從單句逐漸過渡到短的場景。
(三)案例對比。通過不同的英語達人的對比,找到學英語口語的規律。
我是苗爸,「職業化家庭英語啟蒙訓練」推廣人。我會每天分享英語啟蒙和高考英語相關的原創文章。
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我們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