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的一首《寂靜之聲》,唱出了人生的處世哲學

2020-12-13 非同反想

40年前的一首《寂靜之聲》,唱出了人生的處世哲學

文|子巖

美妙的旋律

1978年的夏天,萬物復甦,一切外來的事物都那麼新鮮,人們對港、臺、國外的事情充滿好奇。一天,筆者在朋友家偶爾聽到一首英文歌曲,但由於英文不好,不知歌曲的內容和由來,據朋友說那盤磁帶是他媽去美國出差帶回來的。雖然只聽了一遍,但歌曲清澈悠然的melody(旋律)始終迴蕩在腦子裡,再也無法抹去。

時隔十多年後,1988年一個仲夏的晚上,筆者在多倫多駕車沿著404高速公路北上回家的時候,在汽車的收音機又一次聽到了這首歌,也終於知道這首歌的名字、作者和和演唱者。這首歌曲是《寂靜之聲》(The Sound of Silence),1967年美國影帝達斯汀·霍夫曼主演的電影《畢業生》的主題曲。此電影是60、70年代美國年輕人最喜愛看的電影之一,歌曲由美國著名的民謠組合保羅·西蒙與加芬克爾(Simon and Garfunkel)負責製作的。這張專輯也使保羅·西蒙與加芬克爾成為了大牌明星。

《寂靜之聲》歌詞內容講述著一種無能為力的宿命,正如60年代的美國青年命運。歌詞中有這樣兩句話:「People talking without speaking/有的人聊天而不談心;People hearing without listening/有的人在漫不經心地聽著別人說。」這是兩句十分經典的歌詞,每次聽完這首歌,筆者總是有衝動再加上一句 「People seeing without looking」,有些人總是視而不見。這三句英文,有三對詞組,talking/speaking(說/講), hearing/listenimg(聽/聞), seeing/looking(看/見)。

按照動詞的性質,可以把它們分為被動和主動兩組詞組。talking/說、hearing/聞、 seeing/見是被動的行為,speaking/講、listening/聽、looking/看是主動行為。而被動與主動恰恰反映出了人的一種處世哲學。

信息過載的年代

人可以被動地接受眼前的一切,也可以主動地尋找著世界裡的自己,短短的幾個詞已經將人群一分為二。今天是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到處充滿著目接不暇的信息。信息以各種渠道和各種形式傳遞著給人們,如手機的朋友圈、公眾號、新媒體、電視電臺,報刊雜誌,還有就是途聽道說的傳聞,他們無時無刻的向人們推送著,即使是一個無所事事的人,處在百無聊賴的狀態下,也可以接收到無數的信息。

這是信息的時代,時代的潮流是無法逆轉的,也不可阻擋的。人們總在如饑似渴地、努力地翻動著自己的手機,看著朋友圈和公眾號文章,聽著網上學堂講座,欣賞著手機裡的各類視頻……。

人們被信息給塞滿了,每一分鐘的自由時間被信息佔領了,太滿了,滿到沒有時間思考,沒有時間熟慮。真的,人在信息面前變的如此之被動,已經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不假思索」地在說些人云亦云的東西。

其實上面講到的不是人們唯一的生活選擇,還可以有第二個選擇的,那就是主動接受信息。在茫茫的信息海洋中,尋覓、探索、追求自己想要的目標內容,在一個專題和內容上,學會篩選、過濾,提煉,在深入探討、仔細分析、潛心鑽研後得出結論,拿出想法。

主動生活

在資訊時代中,應該真正做到的是閱讀,而不是看看;是聆聽,而不是聽聽;談話,而不是說說。這樣人生將變得嚴謹而有意義!

主動生活是一個嚴肅的事兒,是一種努力,是一種功底,是一種自信,是一種鍛鍊,是一種自律,最後是一顆安靜的心。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人云亦云的被動生活,是得不到人家尊重的。看別人的信息,說別人的話,講別人的故事,走別人的路,實際上是活在別人的世界裡。

主動起來吧,活出自己,講自己的故事,走自己的路,即使艱辛,又何妨?

▲ 圖|電影《楚門的世界》劇照

相關焦點

  • 用歌聲解讀不會褪色的青春——電影《畢業生》主題曲 《寂靜之聲》
    藝 術 家:西蒙和加芬克爾(Simon&Garfunkel) 音樂風格:電影音樂 《寂靜之聲》唱出了和「垮掉的一代」同樣的孤獨,同樣不知道該何去何從,他們更願意做的是感悟人生,了解這個世界的秘密。
  • 經典丨安靜的時間,聽聽《寂靜之聲》
    經典丨安靜的時間,聽聽《寂靜之聲》 2020-05-14 03: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讓人難以忘懷的《寂靜之聲》
    我又來找你閒聊了因為一個幻影無聲無息地爬過在熟睡的時候留下它的種子……在無眠的夢中我獨行行走在鵝卯石鋪就的狹窄街道上……第一次聽《寂靜之聲然後,你看到街燈下那昏黃的路,還有自己躑躅街頭的背影,那些初涉社會無措、無助的日子……你會覺得這旋律是那樣的親切;她默默地接納你的悲傷,熨帖著你的靈魂,在黑暗中伴你默默前行……據說《寂靜之聲》是一個在戰爭中死去的青年他的靈魂面對世界的傾訴;也許那個年青人在他還不知道戰爭是什麼回事的時候己被派赴戰場
  • 《The Sound of Silence》 寂靜之聲,卻勾人心魄
    仍在纏繞著   Within the sound of silence   在這寂靜之聲中   In restless dreams I walk alone.
  • 音樂逆時針NO.5 – 最好聽的寂靜之聲,最喧譁的默語而談
    今天要分享的是Paul Simon(保羅·西蒙)和Art Garfunkel(阿特·加芬克爾)合作的這首曠世經典——The Sound of Silence《寂靜之聲》。直到Simon & Garfunkel第一張專輯的製作人Tom Wilson把它改成了一首民謠搖滾,才讓這首歌瞬間鑽進了大家的心底。
  • 經典就是經典,聽保羅·西蒙的《寂靜之聲》心情立刻不煩躁!
    這首The Sounds of Silence 《寂靜之聲》於1967年作為美國電影《畢業生》的主題歌而廣受歡迎。此歌曲的作者是美國著名音樂家,創作歌手保羅·西蒙(Paul Simon),今天是他的生日。在78年前的1941年10月13日,西蒙出生在美國新澤西州的一個猶太家庭,和小編我一樣為天秤座。
  • 聆聽「寂靜之聲」
    張明暘  「寂靜之聲」晚宴從傍晚開始。
  • 寂靜之聲鋼琴曲欣賞,旋律飄緩低迷似年輕的宣洩
    寂靜之聲(The Sound of Silence)在1967年作為美國電影《畢業生》的主題歌,是20世紀60年代民歌二人組Paul Simon and Garfunkel的成名作。The Sound of Silence寂靜之聲(《畢業生》主題曲)在1967年作為美國電影《畢業生》的主題歌,非常受歡迎。1964年,莎爾蒙和卡爾方灌制的曲子,迪夫-古魯吉把這首曲子巧妙地電影音樂化了。出自1968年奧斯卡特級經典電影,影帝達斯汀·霍夫曼主演的《畢業生》,是60、70年代美國年輕人最喜愛看的電影之一。
  • 用指彈吉他演奏《寂靜之聲》,聽起來超棒!
    《寂靜之聲》(The Sound of Silence)是Paul Simon和Garfunkel合作的一首歌曲,收錄在1964年10月19日錄製的專輯《Wednesday
  • SCP-1433寂靜之聲,看到了嗎?不帶耳機會被列為D級人員
    SCP-1433寂靜之聲的外表SCP-1433寂靜之聲是一個未知的作者表演由音樂家John Cage作於1952年的先鋒派音樂作品的錄音時長為四分三十三秒。唯一已知的SCP-1433寂靜之聲複製品目前被保存在一盤大規模生產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型號的音頻磁帶中。在磁帶兩面都有錄音。
  • 一生必聽的《The Sound of Silence》寂靜之聲
    The Sound of Silence   寂靜之聲   Hello darkness, my old friend
  • 重溫《甄嬛傳》:欣貴人低開高走的人生,讓我發現了4個處世哲學
    在劇荒的當下,我又一次重溫了這部經典電視劇,無意中發現了一個人生贏家——欣貴人。欣貴人是個不太起眼的角色,雖然戲份不多,而且出身不高,但每一次出場都有非常精彩的表現。在爭鬥不休的後宮,這個沒有娘家依靠,沒有皇帝呵護的女人,卻憑藉自己的處世哲學笑到了最後,不僅成功將女兒養大,而且成為了養尊處優的欣太嬪。
  • 武俠之聲——羅文,驚豔了一代人的古典之聲
    江山笑 煙雨遙濤浪淘盡 紅塵俗世記多嬌清風笑 竟惹寂寥豪情還剩了 一襟晚照蒼生笑 不再寂寥豪情仍在痴痴笑笑這首歌,很多人都推崇黃霑霑叔的聲音:他狂放不羈、瀟灑豪情,又加之霑叔本性狂放,才華橫溢,這首歌讓他唱出了人在江湖的豪情之感
  • 寂靜之聲 | 經濟學人精讀
    標題是The sound of silence《寂靜之聲》,sound of silence這裡使用了矛盾修辭法,字面上看似互相矛盾,不合邏輯,但結合文章仔細推敲後,頗耐人尋味。類似的表達還有,an open secret(公開的秘密),sweet sorrow(甜蜜的憂傷)。再補充一點,sound of silence還有同名歌曲。
  • 聽過《寂靜之聲》嗎?昆明的彌途樂隊將重唱經典!
    在高穹、李博、潘侃的吉他和聲演奏下,一首《老鷹之歌》拉開演出帷幕,優美的和弦加上充滿寓意的歌詞,把觀眾帶到了曾經的英雄時代,想必80以後的人都對這首情有獨鍾。也許反戰歌曲讓你覺得有點嚴肅了,那一首舔狗之歌你一定不會忘懷。「you breaking my heart,you shaking my confidence daily,I am down on my knees,I am begging you please to come home」!
  • 增廣賢文:得饒人處且饒人,講的全是人生哲學,說的都是處世之道
    增廣賢文:講的全是人生哲學,說的都是處世之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下面的這3句原文與翻譯。得饒人處且饒人饒人不是痴漢,痴漢不會饒人。是親不是親,非親卻是親。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相逢不飲空歸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 輕音樂《寂靜之聲》美好的一周開始了,祝朋友們開心快樂!
    輕音樂《寂靜之聲》美好的一周開始了,祝朋友們開心快樂!:16 來源:Music音樂世界 原標題:輕音樂《寂靜之聲
  • 中國人生哲學:日常的生活哲學!
    中國傳統文化各思想體系,基本上都是關於生存和生活的人生哲學。比如:講究陰陽平衡的周易思想,追求人生積極進取的儒學,有追求個性自由的道學,追求心靈慰藉的佛學,追求知行合一的心學。作為萬物之本的「道」,其本質特徵就是「無為而無不為」的最大的和諧。處世要虛,待人接物要保持「虛」的態度,才能有博大寬廣的胸懷。體悟要虛,體悟大道要物我兩忘。「唯道集虛」,虛能去除貪慾與心機,解放心靈。修心要靜,致虛極,守靜篤;靜生百慧。靈臺清靜,靜能生定,定能智慧生 。修身要柔,處世哲學、養生妙法。
  • 鬼谷子處世哲學:謙虛使人進步,學會一招幫你達成崇高目標
    他們為人處世,總是以謙虛好學為榮,常以自己的無知或不如人而慚愧,以期能夠得到更多的學習機會。鬼谷子的處世哲學就曾經提到,人生的目標應該是豐富和完善自我。即使自己確有才智,也不要四處去出風頭,不去刻意地炫耀或展示自己。一、做人要懂得謙虛,不可太得意忘形、鋒芒畢露。
  • 《增廣賢文》經典6句,講透人生哲學,說盡處世之道
    古訓增廣,是中國幾千年智慧的結晶,中心思想說的是人生哲學與處世之道,雖來自民間,卻有很多寶貴的東西,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我在研讀之後,不由得感嘆到,這本書真的把人生哲學與處世之道給講透了,接下來,阿胖與你分享《增廣賢文》中最經典的6句話,希望幫你理解一些人生哲學與處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