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陽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指揮部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四城聯創」戰略部署,以「四抓實、四提升、促攻堅」為統攬,凝聚合力、克難攻堅,全力以赴打好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攻堅戰,取得了階段性戰略實效。
一、抓實組織領導,全面提升文明創建長效機制建設
(一)組織領導再強化、工作體系再完善。為確保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各項工作持續紮實高效推進,市委、市政府專門成立「1+1+7」市創文指揮部、創文辦、7個專項指揮部的總體領導指揮體系,建立「1+4+7」市創文辦和4個職能組、7個專項督導組的組織實施體系。協同市環保局、交通局、索河辦、廣武鎮等115個委局和鄉鎮(街道辦),設置市容環境衛生治理、交通秩序治理等七個專項治理指揮部,進一步加強文明創建工作組織領導。同時,制定下發《關於建立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建立目標責任、檢查監督、考核評價及獎勵處罰等制度,進一步明確保障措施,切實形成人員到位、制度完善、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長效化工作機制。
(二)任務目標再細化、工作責任再壓實。5月4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暨「修身行善、明禮守法」全民行動工作會,對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進行再動員再部署,並由各責任單位與指揮部籤訂《滎陽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責任書》,層層壓實各單位及「一把手」責任。先後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窗口單位治理工作和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建築工地治理工作專題會議,要求對照中央文明辦印發的測評體系和操作手冊,深入了解和把握每項指標設置、推進重點和測評標準,針對突出問題和重點環節作出科學合理強力措施,有力促進文明創建向縱深推動。
(三)人員配備再到位、業務能力再提高。一是指揮部辦公室組建綜合協調、材料、宣傳和督導四個工作組,抽調全市各單位50名專職人員,增強文明創建隊伍力量。二是建立周例會學習制度,學習《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和《操作手冊》,加強業務知識培訓學習。三是先後組織創文工作人員參加省2018—2020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創建工作經驗交流會,並組織到鞏義市、新鄉市參觀考察,學習交流文明城市創建先進經驗,不斷提高我市創文隊伍業務能力。
二、抓實主題宣傳,全面提升文明創建宣傳實效
(一)拓寬新媒體宣傳載體。高度重視在全市營造濃厚的文明宣傳氛圍,制定《滎陽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宣傳方案》,著力提高廣大幹部群眾對創文工作的支持率和參與率,全民共建共享文明魅力家園。明確全市各單位主抓領導及專職創文宣傳聯絡員,組建全市創文宣傳組微信工作群,明晰新媒體宣傳組織脈絡。充分運用「滎陽政府網」「我看滎」「滎陽發布」「滎陽新聞」等微信公眾號、微博新媒體,在平臺首頁固定位置宣傳展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益廣告,引導全市各單位微信公眾號發布新聞時統一增加新聞宣傳標語口號;移動公司、電信公司等運用簡訊、彩信、炫鈴等方式傳播創建文明城市公益廣告,拓寬文明創建工作新聞宣傳及信息溝通渠道,構建具有活力的宣傳網。
(二)開設新聞宣傳專欄。制定印發《關於做好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新聞線索和創文信息報送工作的通知》,市廣播電視臺開設《創文進行時》專欄,各個電視頻道每天採取飛播字幕、滾動播出等形式持續播放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標語口號,全天不間斷播放公益廣告。滎陽手機報、滎陽網和滎陽手機臺開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益廣告宣傳、文明城市標語口號宣傳等專欄,每天刊發標語口號500餘條次。《滎陽學習》、《滎陽老年》設置「圖說我們的價值觀」「講文明 樹新風」「中國夢」「創建文明城市」專版,深入宣傳全市各單位紮實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動態及成效。同時,加強創文新聞稿件採寫,在鄭州日報、鄭州晚報、鄭州電視臺、鄭州人民廣播電臺等黨報黨刊和新聞媒體刊發《滎陽市推進「四城聯創」建設「和美城區」》《 打造「一街一景」「彩繪」扮靚城區》《民俗文化走進滎陽校園》《春季書法聯展 描繪大美滎陽》等新聞稿件8篇。
(三)全面加強社會宣傳。在社區、城區主次幹道、商業大街、公園、廣場及建築工地、集貿市場等公共場所顯著位置,設置「文明河南」「遵德守禮」「市民公約」等公益廣告和提示牌;公交車、計程車全部利用車載電視或LED屏刊播公益廣告;全市各單位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明創建內容達到100%,製作新建公益廣告、宣傳畫、噴繪版面600000㎡。
(四)高度重視文藝宣傳。依託市、鄉文化館、文化站,充分利用農村、社區現有專業演職人員和文化特長志願者等文藝人才資源,組建33人「紅色文藝輕騎兵」宣傳小分隊,到鄉鎮、社區、廠礦及工地等基層居民群眾中,開展道德模範宣講、創建文明城市知識問答和戲曲、歌曲、舞蹈、樂器等形式多樣的巡演活動17期,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文藝宣傳,提高市民群眾對創文工作的理解與支持,提升創文知識知曉率和群眾滿意度。
三、抓實督導整改,全面提升城市文明建設品質
(一)健全督導機制。實施「日調度、周點評、月排名、季觀摩」,由文明創建7個督導組每天採集並督促各責任單位目標任務完成進度,採取打分制初步統計排名。每周分別召開督導組碰頭會和責任單位座談會,對工作推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判,確保及時上報並得到有效解決。每月對各責任單位目標任務和問題整改情況進行排名,對工作表現突出及工作滯後的單位分別提出表揚和批評,並納入年終對各單位考核獎懲體系,作為單位和個人評優評先依據。
(二)加強實地督導。制定《滎陽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任務分解表》(實地考察部分),針對23項指標、52項測評內容,明確具體考察點位、標準及各單位完成時限,根據分解表加強督導。一是開展「日督導」,7個督導組每天帶隊到各自責任點位實地查看,匯總存在問題和整改進度,建立動態化督導整改臺帳。二是開展「專項督導」,結合日督導和每日打分排名情況,篩選工作力度較大、成效較明顯的單位,組織各單位進行觀摩評議,著力學習先進、激勵後進。先後組織教體局、住建局、京城辦等單位負責人,實地觀摩滎陽一中、綠城·明月江南、碧桂園龍城二期等創建效果明顯的學校和建築工地,激勵各單位爭當創建先進。
(三)強化整改治理。按照文明創建責任體系40項內容,對工作推進中的突出問題,建立整改臺帳,對表對標,逐項銷號;對存在問題較多的單位下發整改通知,要求責任單位嚴格按照任務時限整改到位。其中,政務服務中心在公益廣告設置等多項點位測評達標,服務功能發揮較好;市衛計委主動作為,組織驗收小組,對各醫院開展自查自改和對標驗收。目前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步入規範化軌道,力爭7月底完成所有點位整改,通過城市建設治理及精細化管理,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四、抓實材料收集,全面提升文明創建競爭水平
(一)突出任務分解。依據《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對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學習宣傳教育、黨風政風引領」等26項、58條標準,建立《材料審核要求及責任分解表》,細化任務臺帳,將任務逐項逐條分解至各責任單位,明確網上申報具體要求。3月份,在市委黨校召開會議,解讀省文明辦《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操作手冊》材料部分,進一步明確各單位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檔案資料收集整理工作中的任務和有關要求,確保統籌部署到位、壓實責任到位,有序有效有針對性地開展材料收集工作。
(二)突出學習培訓。始終把材料收集作為申報關鍵環節,多次召開文明創建材料組會議、責任單位主抓領導及材料收集負責人培訓會議,對各單位材料收集人員進行專門業務培訓,保證材料報送質量。召開文明創建材料收集專題研判會議,針對薄弱環節和薄弱單位明確專人對接指導。邀請鄭州市文明辦綜合協調處處長張元魁作材料收集培訓講座,結合優秀案例,就規範文件、實景圖片、說明報告、統計表格等細節問題進行詳細強調說明,確保培訓指導有力、吃透材料收集要求,材料整理上報不漏項、不缺項。
(三)突出嚴格把關。6月11日,再次召開材料收集工作專項會議,進一步強調材料報送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艱巨性,要求各責任單位認真對照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的標準要求,擬定工作計劃,補齊工作短板,確保測評材料的真實性、時效性、有力性和規範性。按照材料收集規定要求,組織材料組專人對上報材料的格式、排版、原始材料排序、目錄編制,文字字體、字號及圖片格式、大小等嚴格審核把關,切實高標準高質量收集材料,為迎檢工作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