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重慶廣電大廈演播廳,2019年度「感動重慶十大人物」頒獎典禮現場。首席記者 謝智強 攝
過去的一年,平凡的感動無時不在敲擊我們的心門。1月6日晚,2019年度「感動重慶十大人物」頒獎典禮在重慶廣電大廈演播廳舉行,這是對一年來發生在巴渝大地上凡人善舉的一次盤點,是向善良、美好、犧牲、奉獻、堅韌最深的致敬。
勇敢追夢的世界技能大賽冠軍梁攀、架起文化橋梁的友誼使者賽勒瑪、四十年不離不棄奉養烈士母親的善良村民袁玉蘭、懷揣科技強國夢想的好少年段皓嚴、為「解民難」倒在扶貧路上的好支書 周康雲 、衝鋒在反詐一線的最美民警康飛、用高超醫術和真心溫情護佑白血病患者的軍醫張曦、心裡裝著群眾破解基層治理難點的社區幹部謝蘭、創造中國首例無腿登珠峰紀錄的攀登者夏伯渝、把一切獻給黨和人民的老兵蒲良培等10人榮獲2019年度「感動重慶十大人物」稱號;希望田野上的農民音樂家——南岸區迎龍鎮北鬥村農民管樂隊榮獲2019年度「感動重慶十大人物」特別獎。
當晚,感動你我的人物,緩緩走上頒獎典禮的舞臺,讓現場觀眾感受到溫暖,感動到力量。
兩江新區人和街道邢家橋社區黨委書記謝蘭身患癌症仍堅持工作,在故事分享環節,謝蘭擲地有聲地說:「工作幹不完,我不會死的。」
50歲的謝蘭紮根社區17年,3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她的腳步從未停歇,4000餘戶家庭、10000多名居民情況她都了如指掌。在被查出肺癌後,她還帶病堅持工作,靠一個情字,千言萬語,千磨萬磨,一戶一策,贏得了群眾的支持與信任,找到了一把新時代城市工作基層治理的「金鑰匙」。
在昨晚的頒獎現場,主持人問謝蘭病情怎麼樣了?她樂觀地回答:「我現在感覺很好,工作幹不完我決不離開!」
為謝蘭頒獎的是她所在社區的居民。他們送給了謝蘭一份特殊的新年禮物——各自家門的鑰匙:「這是我們家的鑰匙,給你留一把,希望你經常到家裡來坐一坐。」謝蘭感動地說:「謝謝你們對我的信任。」
主持人說,這是最別致的新年禮物,3個不同家庭的鑰匙送給她,這是莫大的信任和情誼。動人的場景,深深地感動著現場每一位觀眾。
「賽媽,您來自阿拉伯國家,如果您有一盞阿拉丁神燈,會許下什麼樣的願望?」「我有很多願望,希望中國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中國的文化、智慧、語言能傳遍全世界,希望自己能學好中文,還想邀請大家到我的家鄉做客,我願意成為一座在重慶與阿拉伯國家間友誼的『橋梁』。」四川外國語大學東方語學院阿拉伯語教授賽勒瑪在臺上與主持人熱絡地聊著。
賽勒瑪來自敘利亞,在重慶任教十餘載,「賽媽」是她的同事和學生對她的暱稱。雖然自己的中文說得不太溜,但賽媽的兩個小孫子也登臺亮相,並用十分標準的重慶話跟觀眾打起了招呼,引得現場陣陣笑聲。「我們在烈士墓小學讀書,很喜歡中國文化,尤其是春節。馬上就要過年了,祝現場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新春快樂。」
「您多長時間回一次家呀?」演播廳裡,傳來了一句稚嫩的童音,市公安局刑偵總隊侵財案件偵查支隊探長康飛在臺上突然一愣,他按部就班地回答著,但是當這個童音再次響起:「您聽不出來我是誰嗎?」康飛有些懵了,頓時明白了什麼,說話有些語無倫次。原來,平日裡工作嚴謹細緻的康飛竟沒能聽出這是自己女兒的聲音。
由於康飛工作的特殊性,他的家人需要特別保護,頒獎典禮現場,康飛的女兒不能現身,只能用聲音與爸爸對話。
「我從沒聽過孩子講普通話,沒想到她能來現場。我平時工作太忙常年在外,很少與家人團聚,特別對不起她們母女倆。」說到這裡,這位錚錚鐵骨的七尺男兒忍不住流下了熱淚。此時,女兒向他回應道:「爸爸我愛你,你是最棒的,我相信沒有你抓不到的壞人。」
當晚,平凡人的平凡事,讓我們感動。這一個個感人的事跡敲擊著我們心靈最深和最柔軟的地方,發出動人的感動之聲,這些平凡的感動,雖然只是微光點點,也溫暖著我們,如沐春風。
2019年度「感動重慶十大人物」事跡簡介
勇敢追夢的世界技能大賽冠軍——梁攀,男,22歲,重慶鐵路運輸技師學院教師
梁攀
2019年8月27日,他在俄羅斯喀山代表中國勇奪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世賽電子技術項目冠軍,實現該項目中國獎牌零的突破。7年前,父親去世、中考失利,他在工地上乾重活、到電子廠打工,直到進入技工學校,他歷經7年奮鬥,一路追夢,從電子技術項目的門外漢,到國家集訓隊考核第一名,再到成為國家隊正選選手,並最終代表中國獲得世賽冠軍。
頒獎詞:從門外漢,到行家裡手;從中考失利,到世界冠軍。你從逆境中掙扎啟程,在順境中保持清醒,用矢志不渝的奮鬥書寫嶄新人生,夢想從沒有起跑線,只有願不願意起跑的決心——邁步從頭越。
架起文化橋梁的友誼使者——賽勒瑪,女,70歲,四川外國語大學東方語學院阿拉伯語教授
賽勒瑪
她來自敘利亞,已在重慶任教十餘載。她在課堂上注重採用啟發式教學,編寫出版多部適合中國學生的全國通用阿語教材,為學校培養出數百名阿拉伯語專業優秀學子。她積極助推重慶與阿拉伯語國家的文化、學術交流。她的四名子女也都紮根重慶,投身於教育事業。獲評2017年度「中國十大外教」。
頒獎詞:異域他鄉而來,心懷滿腔熱忱;紮根重慶大地,育得滿園芬芳。你帶著超越國界的師者之風,搭建起文化交融的橋梁——春暉遍四方。
四十年不離不棄奉養烈士母親的善良村民——袁玉蘭,女,66歲,萬州區武陵鎮居民
袁玉蘭
上世紀70年代,她和張宜華確立了戀愛關係。張宜華應徵入伍,1979年在邊境自衛反擊戰中不幸壯烈犧牲。她毅然搬到張宜華家,認張宜華的母親袁和菊為「媽媽」,代未婚夫盡孝。後來,在「媽媽」的勸說下,袁玉蘭和搬運工彭國政結婚,共同為她築起溫暖有愛的家。時至今日,她仍然一如既往地照顧著90高齡的老人。
頒獎詞:「你為國捐軀,我代你盡孝!」十字承諾,千鈞分量!你用瘦弱的雙肩,擔起英雄的遺願,溫暖孤老的暮年。四十載春秋更迭,善良如玉蘭花般播撒馨香——孝愛暖人間。
懷揣科技強國夢想的好少年——段皓嚴,男,16歲,西南大學附屬中學高二學生
段皓嚴
他七次代表重慶出徵國際國內大賽和學術交流活動,帶領團隊在第五屆國際數學建模挑戰賽中勇奪國際賽特等獎,個人科技創新成果在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金獎。他專注無人駕駛技術中的交通標誌識別技術,設計的算法識辨精度達到99.75%,超過目前最高準確度99.65%。個人入選創新後備人才培養英才計劃等多個高水平項目。
頒獎詞:你是雛鷹展翅雲霄,每一次探索,都是騰空的努力。你抵達的高度,就是希望所至的地方。看今日創新小少年,成就明日大夢想——綻放的青春。
為「解民難」倒在扶貧路上的好支書—— 周康雲 ,男,已故,開州區關面鄉泉秀村原黨支部書記
周康雲 妻子尹中翠(左)
他在村幹部崗位服務37年,帶領村民一鋤一鍬刨出15公裡致富路,大力發展以木香為主的中藥材產業,全村銷售木香收入年人均超過1萬元,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木香第一村」,2016年實現整村脫貧,2018年高質量通過國家第三方評估驗收。8月8日,他為幫助貧困戶維修水管,不慎墜入15米高的懸崖,生命定格在62歲,將滿腔熱血拋灑在了泉秀村的扶貧路上。2019年11月20日,市委追授其「重慶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頒獎詞:穿樸素的衣,卻讓木香飄向全國;住簡陋的房,卻讓道路通向遠方;吃簡單的飯,卻讓整個村莊走出了貧困;在平凡的崗位上,你演繹不凡和偉大——民心鑄豐碑。
捍衛老百姓錢袋子的最美基層民警——康飛,男,38歲,市公安局刑偵總隊侵財案件偵查支隊探長
康飛
他紮根刑偵第一線18年。2015年,牽頭籌建重慶市反詐騙中心,研發多項反制項目,其中1項為全國首創,組織開展境外打擊,破獲一批公安部督查大案。反詐騙中心成立4年來,處置警情數4萬餘起,返還群眾被騙資金6000餘萬元。2018年,重慶通訊網絡詐騙犯罪打擊成效位列全國第一。他先後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3次。2019年獲評「全國最美基層民警」。
頒獎詞:18年堅守一線,數萬起警情處置。你與邪惡鬥智,與敵人鬥勇,千裡追兇,境外打擊,為警徽增光。你用忠誠與正義,為百姓構築安全屏障——赤膽忠誠。
用高超醫術和真心溫情護佑白血病患者的軍醫——張曦,男,47歲,陸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新橋醫院)血液科主任
張曦
他率領血液科團隊開展了多項重慶首例造血幹細胞移植新技術,累計完成2000餘例,結束了重慶乃至西南地區患者奔赴外地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歷史。他所率領的血液病醫學中心對患者充滿人文關愛,為白血病患兒開設「病房學校」,為患者爭取兒童兩病救助基金等多項救助基金。2005年至今,共救助近500人次,發放救助款項1500餘萬元。
頒獎詞:妙手回春,你用精湛醫術,滅病魔於無形,讓血液與生命重獲新生;俠骨柔情,你用人文關愛,傳溫暖於有形,為幼苗帶來希冀!白衣天使,醫者仁心——不負生命之託。
心裡裝著群眾破解基層治理難點的社區幹部——謝蘭,女,50歲,兩江新區人和街道邢家橋社區黨委書記
謝蘭
她紮根社區17年。3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她的腳步從未停歇,4000餘戶家庭10000多名居民情況她都了如指掌。在被查出肺癌後,她還帶病堅持工作,靠一個情字,千言萬語,千磨萬磨,一戶一策,把黨的領導、依法治理和基層民主治理結合起來,贏得了群眾的支持與信任,找到了一把新時代城市工作基層治理的「金鑰匙」。
頒獎詞:病痛可以折磨身體,卻無法折損真心;民生疾苦,是你放不下的牽掛;民心所願,是你奔波輾轉的動力。安得廣廈千萬間,一枝一葉總關情——情為民所系。
創造中國首例無腿登珠峰紀錄的攀登者——夏伯渝,男,70歲,在重慶出生的登山家
夏伯渝
1975年,他作為中國登山隊的一員攀登珠峰,將睡袋讓給隊友,雙腳凍傷以致截肢。裝上假肢後,他仍堅持大運動量訓練,計劃再度攀登珠峰。2018年5月,他終於經過7天的艱苦攀登,依靠假肢順利登上了珠峰。這是他43年以來第五次衝頂珠峰,同時,他也成為了中國第一位無腿成功登頂珠峰的登山者。
頒獎詞:在自己和隊友之間,你選擇了隊友;在放棄與堅持之間,你選擇了堅持。攀登者的信念是永不言棄,有腳可行走天地,無腿亦登頂珠峰。無私與無畏,是你徵服世間高峰的信心——一覽眾山小。
把一切獻給黨和人民的老兵——蒲良培,男,88歲,梁平區軍休中心退休幹部
蒲良培
他參加過上甘嶺戰役,先後榮立集體三等功一次,個人三等功三次,多次獲得嘉獎。抗美援朝結束後,他成為了一名空軍飛行員,投身國家國防事業。1970年,他病退回到地方,但退休不褪色,義務從事學校、社區輔導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先後資助26名貧困學生,累計捐款17萬元,還籤署遺體捐獻志願書。他用一生踐行了「把一切獻給黨和人民」的入黨誓言。
頒獎詞:上甘嶺的炮火已經遠去,軍功章的榮耀仍然奪目。那腔英雄的熱血,已化為繞指的柔情,你用對學生的關愛,對災難的救助,對生命的悲憫,繼續書寫奮鬥一生、奉獻一生的傳奇——家國情懷。
2019年度「感動重慶十大人物」特別獎
希望田野上的農民音樂家——南岸區迎龍鎮北鬥村農民管樂隊
南岸區迎龍鎮北鬥村農民管樂隊獲得特別獎
樂隊於2012年在國家交響樂團的支持下組建。30餘名隊員全是農民,年齡最大的63歲,最小的28歲。他們一邊幹農活,一邊利用業餘時間,從零開始學習樂器。7年來,樂隊利用農閒時間走遍田間地頭,村居學校,開展文化活動230餘場,觀眾近10萬人次。2014年,在北京音樂廳參加公益音樂會,成為第一個與國家交響樂團同臺演出的農民管樂隊,此後多次應邀參加高水平演出。
頒獎詞:耕作時,你們播種糧食,迎接豐收;閒暇時,你們奏起交響樂章,謳歌生活。風吹麥浪,藝術飄香,誰說面朝黃土背朝天就不能走進高雅的殿堂,你們讓音符在希望的田野上迴蕩,你們是真正的——大地藝術家。
記者:楊鈮紫
攝影:謝智強
編輯:崇雲豐
校對:陳韞宇
審核:劉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