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生活的常態,我們記錄了人們的英勇和頑強,也將記錄病毒的滅亡。
採訪時刻
2020年
也是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
我們轉田坎、跑車間、蹲校園
書寫新時代的榮光
這一年
一幅幅直觀生動、鮮活感人的畫面
一次次正能高揚、鏗鏘有力的聲音
一篇篇真實有力、情感真摯的報導
無數次讓人熱淚盈眶
每一個難忘時刻
我們在場
每一個關鍵節點
我們見證
在這個專屬於記者的節日裡
我們將話筒遞到
我縣融媒體中心的記者面前
聽聽他們想要說些什麼吧!
作為新聞生產流水線上的一員,我深知新聞生產的不容易,也深深佩服老一輩媒體從業人員的執著與專業。疫情防控一線、脫貧攻堅戰場、搶險救災現場……隨處可見我們媒體人的身影。我會站好自己的崗,和其他同志一起關注民生、傳遞溫暖、抑惡揚善、堅守正義、維護和諧、推動進步,著力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用行動踐行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講好「自貿時代」「動車時代」「5G時代」的河口故事。(文娟)
記者這個職業是辛苦的,但也是幸運的。我們有幸見證和記錄著河口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以及一個個令人振奮、感動的瞬間,有幸成為廣大基層群眾的「代言人」,有幸將正能量傳遞給社會公眾,讓這個社會更加溫暖。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前行,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熟練掌握各項技能,爭做融媒體時代的優秀記者。(梁斌)
用小小的筆和小小的鏡頭,記錄新聞事件,定格感動瞬間,傳播社會價值,這是記者的工作也是記者的職責,我為能從事這樣有責任擔當的職業而自豪。河口口岸的發展,邊境鄉村振興,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紅河片區建成並發展,中越邊境重大活動都鐫刻著每位記者的辛勤付出。面向未來,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奮戰在一線,繼續為講好中國故事、講好自貿區故事、講好河口故事而不斷努力奮鬥。(子昂)
我始終認為,記者是一個神聖的職業,更肩負著神聖的使命和責任。我從事記者工作幾十年來,有過艱辛、有過痛苦、有過困惑、有過收穫、有過喜悅,唯獨不敢說「有過成功」。因為,我認為記者這個工作永遠是一條學習的路、是一條探索的路、是一條發現的路、是一條進取的路,而我們做記者工作的人永遠都在這條路上奔跑著,所以不到最後甚至到了最後也不敢輕言成功。我對自己當初的選擇無怨無悔。我的奮鬥目標是:把信息做成新聞,把新聞做成好新聞,把好新聞做成受眾喜聞樂見的新聞,讓新聞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應有的作用。(戴紹能)
採訪是新聞的風景,攝像是生活的縮影,記錄是人生的象徵,話筒是社會的風鈴,用心感受,用愛聆聽,用情傳承,這就是我們記錄全部生活。今天是「11·8」,中國記者節,願一直奮戰在一線的同事們,用智慧寫下人間的美好,祝所有的記者朋友幸福如意,健康快樂!(喬升)
記者這個職業很特殊,只有親赴一線才知其中的榮耀和艱苦。真實自有萬鈞之力,到陌生的地方,用最本能的嗅覺和最無知的好奇心去發現那裡的秩序和知識,在這個不斷被各種聲音所籠罩和左右的世界,依然要依靠新聞賦予我們的新鮮感去體察生命。致敬新聞理想,記者節快樂!因為熱愛,我們一直在路上。(劉恆)
「把黨委政府的聲音傳下來,把人民群眾的聲音遞上去」。這是入職應聘時,我對這個職業的理解,四年來,我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如果想成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新聞工作者,就要樹立情懷,充滿責任心。同時,也會無時無刻不感到本領恐慌,因為要學的東西每天都不一樣。(胡濤)
記者是個平凡又特殊的職業,用文字、鏡頭記錄著城市的進步與發展。我很驕傲能夠從事這個工作,願我們心有所持,堅定前行,祝所有新聞工作者記者節快樂!(孫夕力)
上午起床就收到朋友發來的祝福,「記者節快樂」,打開微博就看到相關熱搜和央視新聞網關於記者節的微博,瞬間感覺到幸運,這世界上有很多職業甚至都沒有人知道。我很享受每一次採訪所帶來的樂趣,成功的喜悅往往來自每次艱辛地採寫編。時刻保持冷靜的辯證思維,客觀看待社會現象,傾聽他人的聲音,從不同的角度來了解自己所熱愛的這片土地。(李貴明)
記者是我的第一份職業。採訪的過程讓人感覺緊張、惆悵和疲憊,只有在完成一篇稿件並順利播發後,才是我可以稍微鬆口氣的時候,這個時候也是令人有成就感的時候。當然,會寫字的人,不一定就能成為一名好的新聞記者,因為,新聞報導不是信手拈來,也不是花前月下的抒情浪漫,而是對新聞事件的真實反映,是經過對文字的精心打磨,將思想和觀點隱藏在客觀事實中的絕妙詮釋。對於記者這行,我初來乍到,但我喜歡這份艱辛,也尊重這份使命,所以固守這份責任。(陶賽男)
在第二十一個中國記者節來臨之際
河口新聞工作者將繼續
用手中的紙筆、鍵盤、話筒、鏡頭
以多種多樣的方式和創新精神
呈現著新時代的前進步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