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籤署40周年,對於中日兩國來說,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重要年份。6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舉行成立儀式,同時召開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的國際研討會。來自中日兩國近100名特邀嘉賓,及200餘名各界人士參會,結合中日兩國當前的局勢和世界發展趨勢,重點圍繞「新時代背景下中日關係的新格局」、「一帶一路」倡議與中日合作、亞洲整合與人才培養、中日經濟法務交流等主題進行討論,探索解決共同面臨問題的對策,暢談兩國和平和共同繁榮的願景。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姜斯憲在成立儀式上指出,上海交大作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在中日教育交流與合作方面成果顯著,是中日兩國和平友好關係發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學校將以成立日本研究中心為契機,促進中日兩國加深相互理解、爭取合作共贏,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更大的貢獻。
中華日本學會常務副會長高洪對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賀。他表示,上海交通大學在日本研究和中日關係研究方面具有優良傳統,日本研究中心成立以後,將為這個優良傳統的繼續發揚提供新的推動力量。他堅信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將與學術同行開展密切的合作,為豐富中國的日本研究寶庫做出新的貢獻。
日本國駐上海總領事片山和之對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以及紀念研討會的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祝賀。片山和之表示,1992年他曾陪同日本天皇夫婦訪問上海,並參觀了上海交通大學,那次訪問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表達了對中日關係未來發展的美好願景,並希望以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籤署40周年為契機,推動中日兩國高校、中國與日本各界之間的交流。
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法學教授季衛東表示,在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之際,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宣告成立,這是一種機緣巧合,也是一種使命召喚。中心將加強「海派日本研究」,發揚光大南洋公學編譯《新譯日本法規大全》以及鄧小平提議定期召開「中日經濟知識交流會」的傳統,進一步加強經貿和政法的對話機制,同時促進東亞的公共外交。通過兩國高質量、高層次的對話推進前瞻性、原創性、建設性的研究,從兩國共同應對的問題切入,通過跨學科、跨國界的合作方式儘快形成一批優秀的研究成果。
隨後舉行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各位領導嘉賓為中心揭牌。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在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榮譽顧問及顧問聘任儀式上為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日本亞洲調查會會長五百旗頭真頒發榮譽顧問證書;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徐學敏代表學校與神戶大學、慶應義塾大學籤訂合作協議。據悉,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將在已有的日本研究和中日關係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東亞乃至世界巨變的現實,嘗試進行理論和方法論的創新,弘揚「海派日本研究」的特色風格。新設立的日本研究中心還將把建設中國一流的智庫型研究機構作為長期目標。
(中國日報上海分社)